古“丝绸之路”“马踏飞燕”出土地——武威
武威市,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得名,甘肃省下辖市,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图为武威市
图为武威市
图为武威市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座城市图为武威市
白塔寺,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白塔寺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
凉州佛城”,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
萨班在白塔寺圆寂后,阔端在白塔寺内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层40多米,周边60多米的白塔,将萨班灵骨葬于塔内。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帝师萨班居,师后化于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余尺。其后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顶礼膜拜。白塔寺及萨班灵骨大塔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700多年过去了,白塔寺及大塔塔基和《重修凉州白塔寺》(明)、《建塔记》(明)、《重修白塔碑记》(清)碑刻尚存。
图为白塔寺
图为白塔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