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
1、微博含义
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
第二,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2、微博流行的理由
微博客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其开辟了一个资讯高速流动时代。当今社会运转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碎片化的内容不仅比长篇表达更适合阅读, 而且更能充分满足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社会下人们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与倾诉沟通的需求。微博客的出现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更加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微博客通过个性
化定制信息源以及对于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 又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 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首先, 人人都可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源。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 海量的信息确实会增加每个人寻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成本, 微博客的关注功能帮助人们制定自己个性化的信息源。虽然信息的总量增大了, 对个体来说已经自主完成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重新组织。
其次, 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增值。微博客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微博客信息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是转发次数, 转发的次数决定了信息传播链路的长度, 微博客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并在转发的过程中达到了信息的增值效果。
转发功能成为一种验证或认同其他用户观点的方式, 只有当用户认可某条信息时, 即与用户的价值观相符合时才会进行转发, 转发的过程已经实现了信息的过滤过程, 而用户还可以加上评论进行转发, 则该用户的跟随者们所接收到已经是实现了信息增值的新信息。碎片化信息可汇聚成新型的话语权。虽然微博客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 存在很多无用信息, 容易导致信息泛滥, 但是, 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 信息制造者就成为
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 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 思想流, 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强调复原事实真相。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满足了网民对于获取即时新闻的强烈需求。微博客能够发挥了广大网民的力量, 每一个微博客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 利用便捷的发布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3、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
传统媒体与微博客的媒介融合亦趋势不可阻挡, 传统媒体已在寻求与之融合的发展之道。
第一, 传统媒体看到了微博的力量, 纷纷将微博作为自身推广和沟通的平台, 在微博客上提供内容链接, 发布新闻摘要, 促进发行量和销售, 提升影响力, 微博客成为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一条通路。而微博客用户也给予了这些传统媒体积极地回应, 在微博客上即扩大了传播效果, 又实现了与读者互动, 帮助传统媒体了解读者、倾听读者。
第二, 传统媒体从微博客这一新闻源上捕捉、挖掘有价值的新闻新浪微博评论不了, 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后续的
深度报道,使一条新闻的价值扩大化。虽然人们对即时新闻有需求, 但是后续的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的跟进才会使一条新闻更具有生命力。
第三, 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微博客可以丰富传统媒体采访的手段。记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 就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微博客140个字符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和回答。微博客可能改变编辑部的环境。编辑记者的选题会或者谈版会可以利用微博客随时随地召开, 参与讨论的记者可以一边做别的工作, 一边通过微博客参与讨论, 实现信息共享, 改变了传统的编辑部工作环境。
4、微博预测
我在此对微博未来的走向做一下预测,因为腾讯微薄和新浪微博之间无法相互连接,也就是说腾讯微薄的用户只能共享腾讯微薄的用户的资源,新浪微博的用户也是如此,它们无法做到互相加为粉丝、相互分享状态,在使用腾讯微薄的用户永远不会认识使用新浪微薄的用户。所以以后微博的走向无非三种:第一腾讯微薄的用户全部去使用了新浪微博,腾讯微薄垮台;第二新浪微薄的用户全部去使用了腾讯微博,新浪微薄垮台;第三出现一种能将腾讯微薄和新浪微博连接起来的软件,使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资源都能共享,这样腾讯微博和
新浪微博的用户都可以互粉与分享自己的状态。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就像你很讨厌腾讯但不得不使用QQ一样,谁能占领用户的桌面谁就是王者。在这个方面腾讯微博占了很大的优势,但新浪微博的使用人数在目前还是大多数。
当让出现第三方来整合腾讯微薄和新浪微博的几率我认为是很小的。因为它们都不可能会轻易的让出自己的那部分用户,腾讯肯定会仗着自己用户多来玩持久战,如果这样下去腾讯肯定会笑到最后。但如果新浪能够完善现在的单一体系,多添加点应用、美化界面、不断创新,还是有机会取得胜利的。
5、我看微博
我本身就是个新浪微博的用户,因为我们是传播学,所以要对这些软件有所了解,还要知道它们的运作流程,所以才申请的微博。但上了微博才知道,其实你要加到几个粉丝是很难的,因为我又不喜欢更新微博,所以不到让别人加你粉丝的理由。如果不是熟人互粉基本上就演变成了僵尸账号。但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大多数人的粉丝都是以加对方粉丝为代价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加你的粉丝并不是因为你的文笔有多好、长的多漂亮或我和你很聊
得来。而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毫无理由的加位粉丝和被人毫无理由的加为关注。既然有了需求,市场就诞生了,各种刷粉、买粉、多张号就出现了。既然你想要很多粉丝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我完全可以养很多僵尸账号来满足你的虚荣心。
就在我为怎么增加粉丝而烦恼的时候,我接触了微游戏,玩着玩着,就发现了想要在游戏中强大起来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粉丝数量。新浪就这样很好的把微游戏和微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随着我在游戏里等级不断的增长,粉丝数量每日暴增,但单方面他关注你,你就不能利用他作为资源,所以你也必须加他为关注。就这样你的粉丝越来越多,你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你微游戏也越来越强大,又导致更多的粉丝,循环往复。
我认为微博把我从传统的QQ应用带到了一种新的通过与粉丝数共同成长的新浪应用中了,我觉得粉丝数并不能反映什么,微博只不过是一种以简短的语言或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反映心情与分享乐趣的新媒介,它满足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信息流动需求,个性化的信息来源过多就可能导致信息泛滥。微博用来抒发自己的心情、结交朋友、增长见识固然是好。若用来沉迷、发泄不满,那就不好了。是我们使用媒介,别被媒介迷了心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