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媒体框架研究
摘要: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下微博的发展现状,对@人民日报进行媒体框架研究,考察其内容特点和传播策略,揭示出其媒体框架,并指出其在微博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媒体框架《人民日报》微博运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媒体框架起作用的过程,就是媒体通过选择新闻事实形成媒介议题,使某些事实凸显出来,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媒体微博可以看作是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延伸,微博生产者在媒体的特定框架下选择、强调或重组新闻事件和其他信息,利用微博的方式对材料进行组合,使之在微博上体现媒体赋予的意义,并影响微博“粉丝”对该事件或信息的诠释。因此,对媒体微博的框架分析有助于解读其运营策略和传播效果。
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在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发布的4954条微博作为分析样本(所有数据选取时间截至2014年5月9日15:00),对微博的主题、
类型、发布时段和发布形式等13个方面进行量化研究,并对微博的语言表达进行文本分析,以期揭示其媒体框架。
一、《人民日报》的传播策略
1.多样化主题呈现主流媒体风格,温情类内容塑造亲民形象。@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呈现出主题多样化的特征(见表1)。同时,在主题分布上又有所侧重,社会民生、国际新闻和时事政治主题微博占据了其发布总数的一半以上,符合主流大报的角定位。为了转变严肃、刻板的形象,@人民日报还增加了百科知识和人生哲理主题的比重,关注了微博年轻“粉丝”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2.通过设置微栏目整合信息,依据受众习惯平衡发布节奏。微博平台海量、即时的信息传播带来了便捷性,同时也引起了信息泛滥和传播低效的问题。为此,@人民日报设置微栏目来有效地整合信息。统计发现,新闻报道类的数量占样本总数的一半以上(58.0%),其次为观点评论类(25.2%)、生活服务类(1
3.0%)、网友互动类(3.6%)以及其他(0.2%)。由此可见,@人民日报发布的内容与报纸的内容框架基本一致。
@人民日报深谙微博用户的上网习惯,在内容发布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据统计,@人民日报日均发布博文50条,间隔平均为半小时,早晨和夜晚是微博发布的相对高峰时段(如图1)。@人民日报每天早上7点和深夜0点左右以
问安帖关怀“粉丝”,契合受众的心理需要。新闻报道类微博在白天时段的发布数量较为均匀,对突发事件会进行密集式报道,以弥补纸媒在时效性上的不足。观点评论类微博分为常规类和策划类,前者在早晨和深夜发布较多,后者在关键时刻发声。生活服务类微博满足用户在工作之余调整放松的需求,网友互动类微博在用户闲暇的晚上11点集中发布。晚上9点左右,新闻报道类和生活服务类的内容减少,观点评论类和网友互动类增加,表明@人民日报将不同类型的微博与发布时间进行了良好的互补与配合(如图2)。
3.坚持原创内容,精选发布形式。首先,对网络环境信息混杂和同质化严重的局面,@人民日报坚持发布原创内容,其比例达到71.4%,另有28.5%是对自身微博的转发,包括新闻的跟进报道和评论,以及对热门微博的二次转发,以进一步提高微博的曝光率。
其次,@人民日报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恰当选用微博发布方式,深化传播效果。其采用的四种发布形式为“文字+图片”(74.8%)、“文字+图片+链接”(20.8%)、“文字+图片+视频”(4.2%)和“文字+视频”(0.2%)。经分析,其配图类型主要有信息制图、新闻摄影、转发美图和美图配文(如图3)。在问安帖中常用美图配文和风景图片,生动美观,意境深远,便于受众思考和感悟。
最后,@人民日报积极探索微博功能的使用,但在这一
方面仍需加强运营(见表2)。@人民日报对标题和表情的使用逐渐成熟,博文添加标题后形成特定栏
目,产生规模效应;在表情使用上日益丰富,偶尔“卖萌”,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用话题功能的微博数量不多,话题的信息聚合效应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
4.转变语言风格,改进表达方式。140字的字符限制要求微博语言凝练而精彩,微博用户的整体年龄偏年轻化,“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用户主力,年轻人对语言的表达更为在意。为此,@人民日报逐渐转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感性、动情的语言报道好人好事,倡议公益活动,传递主流媒体正能量;卸下主流媒体高高在上的威严,以直接对话的形式与网民进行平等交流,亲切友好;突破了纸媒传统的话语体系禁锢,巧妙运用网络流行语,表达灵活,风格清新。
二、《人民日报》高转评量微博的内容特点
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3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人民日报博文的转发量和评论量均位于同类媒体微博前列。笔者对转发量和评论量前100位的微博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有以下特点。
1.语言活泼,图文结合,参与性强。博文末尾常添加互动性的提示语,如“你怎么看?”“同意的转起!”等。
2.理性发声,有力点评,回应关切。面对公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和重大事件,@人民日报及时报道,正确引领了
舆论导向。
3.关注用户,满足需求,给予关怀。面对正在奋斗的微博年轻受众,用哲理格言等情感类微博给他们以精神慰藉,提高微博“粉丝”的黏性。
4.巧用微博,服务贴心,内容实用。@人民日报会对热门服务类微博的各个信息点分别进行二次转发,以进一步提升微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浪微博评论不了三、《人民日报》在“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上的得与失
@人民日报发布的新闻报道受制于其背后隐含的微博
框架,因此,对某个事件报道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其微博框架的基本形态。以“马航失联”的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发布了近600条相关微博,其平均转发量超过8000,平均评论量近1000,总体上受到了较多用户的关注,同时也招致了不少批评之声。 1.利用多媒体方式,实时报道相关消息。第一,@人民日报密切关注各方消息源,对重要的报道进行转发并跟进最新消息。第二,多采用以天空、飞机为背景的附有文字的九宫格图片,与微博内容的整体基调相符。大约五分之一的微博使用了“蜡烛”和“话筒”等表情,起到了烘托气氛和提示消息的作用。
2.独立报道数量较少,评论类微博过于感性化。在@人民日报报道“马航失联”事件的博文中,明确说明
内容来自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