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的对外汉语教学新探
基于平台的对外汉语教学新探
作者:刘爽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以平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作用,提出相关的方法和途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手机功能的多样,对传统的交流方式进行了升级,使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化。近几年来,慢慢走近生活,得到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当然,在外国留学生中,的使用频率也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伴随着汉语热,在汉语学习者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的特点
        (一)即时性
        具有即时性,表现在其内容最新、最贴近生活实际,不管是个人经历的分享,还是国家乃至世界形势的变化,都可以即时反映在上。其次,的即时性也表现在它所具有的即时聊天功能,以及独特的语音对讲功能,这一点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的使用,既可以通过朋友圈的分享了解好友的近况,又可以通过相关链接以及的新闻推送,迅速对当前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随时随地与好友聊天,不拘时间地点。
        (二)互动性
        在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同时使用并互为好友的条件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文字和语音进行聊天,也可以通过查看朋友圈了解对方的近期动态。对于教师来讲,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感情;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或文字错误,经系统分析总结后可以应用于课堂,避免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对于学生来说,平台为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交流平台,也是一个不知不觉学习汉语的平台。与教师互动,问题和难点可以及时反映,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与中国学生互动,认识更多的中国朋友,减少文化不适应性。同时,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就同一话题的互动讨论,既能练习汉语,又能交流了解彼此。
        (三)长效性
        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即使身处不同国家,存在时差,也可以在平台上互动。课堂中的热点问题可以延伸到课下进行讨论,关注的新闻焦点可以随时分享查看。学习阶段熟识的老师和同学,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依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继续交流。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的长效性更为明显。
        (四)相对免费性
        与传统的聊天形式相比,的资费具有相对免费性。传统的电话要按分钟收费,长途以及国际漫游费用更显得较为高额,而,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与语音通话费用相比,网络资费价格较低,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在很多场合,如教室、图书馆、商场以及咖啡厅等等,都有免费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在上可以文字聊天、语音聊天或者视频聊天,都不需收取费用。对于学生来说,的相对免费性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推崇。
        二、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从教师的角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常常不可避免的与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我们常说亦师亦友,但是真要达到这种高度并非易事。对于身处异域他乡的留学生来说,与教师接触较多。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如果能在课下通过等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增加师生感情。借助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学生的内心情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氛围,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的角度,一方面,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面窗口,包罗各种及时信息,具有时代特征,能够提高汉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了交流的机会,既可以和中国人,也可以和其他国家的同学;即使学习阶段结束,回国之后依旧可以通过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此外,所具有的快速输入法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更多汉字。对于很多母语为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的书写具有一定的难度,快速输入法可以使用拼音拼写,然后选择恰当的汉字,频繁地输入选择可以加深印象,不知不觉地掌握更多的汉字。
        (三)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学以致用。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456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
标就是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互动中加以应用,比方说,可以将生词俗语等融入聊天中,也可以通过新闻话题的讨论进一步扩展文化教学的内容;同时,对平台信息的有效提取,在课上加以讲解,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保持师者风范,一言一行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典范。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言行举止,不仅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也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与学生交流要尽量注意用词准确,拼写语法正确,表情达意恰当;分享和评论要尽量避免个人强烈主观彩,不发表偏激言论;与学生保持较为融洽和谐的关系,避免拉帮结派,不偏不倚。
        (二)区分辨别新词新语,有选择地使用和教学
        新词新语,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具有比较强烈的时代特征,常常具有超常的表达效果,因此也更容易引起汉语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方说白富美、高富帅、也
是醉了、给力、肿么了、女汉子等。初中级阶段的学生常常对这样的词语有极大的好奇心,但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以上词汇有一定难度,而且新词新语常常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理解不当甚至会对汉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对出现的新词新语要加以区分辨别,并向学生说明。初中级,特别是初级阶段,不建议引入过多新词新语。在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能够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在课后的交流和讨论中,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可以加以使用,但是要进行正确的点拨,以免产生理解偏差。
        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课程要点及时发布,复习预习巩固提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恰当利用高科技产品,可以使教学更加灵活便捷。比方说,利用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如授课时间地点的通知、教学例会等信息的发布。又如,在上课之前,可以将本课的学习要点,重点语言点放到中,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提前了解做好预习工作,而在课程之后,也可
以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将链接发布到中,加深印象进行巩固。例如,在学习《俺爹俺娘》这篇课文之前,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师可将短视频等进行分享,作为课文学习之前的心理铺垫,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重点热点分析讨论,锻炼提高相互了解
        所具有的讨论功能,不拘泥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汉字的印象。由于讨论的文字效用,不同于语言的口头表达,需要相对的合乎规范,因此在文字发布之前,学生会有意识地斟酌,确保内容的正确,这就提高了汉语水平。通过分析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了解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增进互动。比方说,对于代沟问题的讨论,存在的原因,表现以及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之间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都可以在里各抒己见。
        (三)文章链接推荐共享,拓宽眼界提升层次
        中有一些媒体平台的,可以每日推送消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部分适合他
们的,学生关注后可以随时接收消息进行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现了好的文章等也可以通过链接互相推荐,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于新闻信息,文章资料的阅读,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也可以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同时,文字的大量阅读可以无形中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水平。
        (四)朋友圈信息分享,评论点赞增进交流
        的朋友圈可以发布图片,也可以发表文字,好友之间可以互相评论。通过朋友圈的交流,可以增进感情,通过点赞以及评论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把集体活动的照片发布到朋友圈,配上合适的文字,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增强凝聚力,潜移默化中也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照片,或者心理状态发布到朋友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点赞评论。与课堂上的发言相比,这种交流方式的压力较小,学生不必太过于担心出错被人笑话,焦虑情绪大大降低,能够较为轻松自在的进行交流,不失为一种语言实践活动。
        总之,作为新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果能将其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使之辅助于课堂教学,作用于师生交流,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教
学和研究中,希望我们能够应用这种新型交流平台,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邹小青.基于的对外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5.
        [2]范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媒介功能分析[J].新闻世界,2014,(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