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
好莱坞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这片依山傍水,景宜人的地方,最先是由摄影师们在寻外景地时所发现的。大约在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的拍摄者,而后一些为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艺术大师们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又由于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的迅速兴起,这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则进一步纳入了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企业共有5个大公司和3个小公司,面五大公司的确割据称雄,各有特:派拉蒙公司,在阿尔道夫·楚克曲领导下,于本世纪10年代就建立了“一揽子租片”的方法,并在20年代控制了全国1000多家影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导演和作家的公司,它拥有象思斯特·刘别谦、冯·斯登堡、比莱。怀尔德、西席·地密尔和里奥·哈莱等众多著名的电
影制作者。由于该公司雇用了大量的欧洲导演,因此影片也稍具一定的欧洲味道。米高梅公司,在路易斯·梅育和欧文。萨尔堡的控制下,虽然它的年产量和首轮影院等相对低于派拉蒙公司,但它却以明星公司而著称;格列塔·嘉宝、袭蒂·嘉伦、克拉克。盖博、李昂耐尔·巴里摩和米奇·尼龙等等大明星都在这家公司。米高梅公司的影片讲究浪漫、热闹和表面的光彩,耗资巨大、气派豪华,《飘》便是这家公司的突出标志。华纳兄弟公司,比较前两个公司显得有些财力不足,但却不自觉地获得了“真实”的好名声(时常在户外拍摄)。还有那个有声电影的“发明”,也为他们赢得了声誉。这家公司最拿手的是强盗片和音乐片。20世纪福斯公司,由于有著名的导演约翰·福特、亨利·金等;有著 名的明星亨利·方达、约翰。
韦思,以及小童星秀兰·邓波尔等,因此,他们最具特的是西部片、喜剧片和音乐歌舞片。雷电华公司,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霍华德·霍克斯和威廉,惠勒等在这个公司,而他们最重要和最令人难忘的影片则是由奥逊。威尔斯拍摄的《公民凯恩》。以上是五大公司。而环球公司、哥伦比亚公司和联艺公司3个小公司,虽然年产量并不算少,也有一些成功的影片,但是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具有风格化了。大、小公司之间的区别还在于大公司各自拥有自己发行权和放映网络,是一个垂直系统,而小公司则不同于他们,完全需要依附于大公司。8个公司每年要生产五百部左右的影片,所谓来自好莱坞这个小村庄的电影帝国,就是由这
八个电影公司所组成和控制的电影帝国。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标准化操作和为一个确立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要”。托马斯·哈伯·英斯,这个独立制片人兼导演,曾于1913年就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的生产管理上,并建立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后来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制片厂体系的原型。在好莱坞的鼎盛时期,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
在英斯的方法中,制片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期制作)首先由编剧部门按照制片人所选择的故事写出文学剧本,导演们写分镜头本,井送英斯审查后盖上“按写下来的拍”。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拍摄阶段,在制片人的监督下由导演执行制作。第三个段,组合阶段(后期制作)由剪辑师去完成,这种集成体系在三、四十年代的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制片厂设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洗印、录音和剪辑等,各类部门和各种专业人员,他们相互制约,各司其职。甚至,在各部门的分工中还有具体地划分,比如:编剧,有分管情节的、分管嚎头的、分管对话的等等。精细分工的目的就是要使‘个完美的故事在摄影机前面竖立起来。
二、制片人制度
如此之细的分工,就需要有一个人来管理,而制片人就充当了这个总管家,他把制作影片的所有权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从题材的选择、摄制人员的确定,以至于拍摄的角度和剪辑的取舍等,整个生产程序全部控制起来。好莱坞的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执行人员,是组织和监督影片生产的管理人员,他对上向公司负责,对下控制着一切,他决定着影片的摄制人员的命运,如若哪一个人工作不合他的意,便随时有可能遭到解雇,《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制片人塞兹尼克曾在这一部影片中先后撤换了三、四名导演。
演员也一样,制片人可以发现和占有明星,可以为自己的明星大作广告宣传,使之成为一种社会崇拜的偶象,但他同时也可以毁掉明星,使明星一夜之间坠落下来。吹捧明星其实是制片人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使公司赚得票房、获得盈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制片人制度。
三、明星制度
最早是由环球公司的老板卡尔·莱默尔发明的,他在默片时曾发现一位名叫范兰·梯的演员在
死后却有很多的人前去为他送葬。此后,莱默尔便以高薪聘请演员,并让他们改变过去使用艺名的作法,在影片上开始用自己的真名。各公司发现其中的奥妙,即观众对某一明星的喜爱可以创造更高的票房价值,便相互挖墙角,争夺明星,明星的身价越来越高。明星制度也由此产生。影片的制作也开始一切围绕着明星转,编剧为明星写剧本;导演以类型化人物树立明星。摄影、灯光服从和塑造明星;制片人以各种宣传手段捧红明星、制造明星。最终,观众到影院为的是去看明星。在明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影迷,明星决定了影片的价值,决定了票房价值。然而,对于明星本身类型则意味着艺术的僵化,在好莱坞只有极少数的才华横溢的大明星才能够冲破类型模式,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
导演在好莱坞是没有地位的,他夹在制片人和明星中间,不过是制片厂的一个雇员。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结果成为高效率的,但却是缺乏想象力的技师。他们严格地、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节和台词去拍摄影片,之后把胶片交给剪辑去完成最后的制作。据说也只有几个导演有幸证实了自己的独特才能,才可以在开拍前修改剧本和在后期参与剪辑工作。
当制片人在幕后指挥,明星们出头露面地统治着好莱坞的时候,一些宗教团体对明星们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出于特有的责任心而感到不安,并加以攻击。为了维护好莱坞的声誉,一个名叫“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的立法和执法机构被组织起来。
这个机构由共和党的领袖和虏诚的清教徒威廉·海斯来领导。
1931年’,海斯与耶酥会神父埃尔·劳、’德草拟了《伦理法典》,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海斯法典”。“法典”严格地规定了电影不准表现床上镜头、残废等十二大类的内容。。表面看上去,所谓“伦理法典”起着限制低级、情影片的作用,面实际上“对于海斯来说,与其说是一种目的倒不如说是一种手段,用来把电影变成一种颂扬美国生活方式及其主要工业产品的工具”,成为为美国政治服务的工具。而海斯则也被人们看成是好莱坞“电影界沙皇”。“法典”与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以及与我们下面将要分析的类型电影观念结合起来,所生产出的标准化商品,就形成了人们所给予好莱坞的那个绰号“梦幻工厂”。
好莱坞在政策方面另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在大量地向外输出影片的同时而向内输人人才。刘别谦第一个到达了好莱坞,各制片厂纷纷注意扩大他们对新的有才能的人的寻求。德国的弗立茨·朗格,茂瑙和保罗·兰尼等,瑞典的史蒂勒和斯约斯特洛姆都先后移民美国。从欧洲来的还有雷内·克莱尔、冯·斯登堡和希区柯克等。这些导演们还带来了一些演员,后来这些人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像玛琳·黛德丽、英格丽,褒曼、嘉宝和费雯丽等等。这种政策本身并没有错,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在默片时代曾为电影艺术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电影制
作者们,来到好莱坞之后却很少有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风格继续发展下去,他们几乎患上了水土不服的不治之症,完全被纳入到了好莱坞的商业化的类型电影的模式中去。好莱坞虽然拥有了众多优秀的人才,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然而,却没有形成美学上有影响的电影流派或学派。甚至,当电影史学家和理论家们在对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影片进行分析的时候,针对它那受制于标准化生产的商业化的类型电影,而不得不称好莱坞影片为“零“度风格。尽管在好莱坞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作品,然而,正如雷内·克莱尔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傻瓜才会相信这样的偶然现象”。
附: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
所谓的“类型电影”,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在20年代末,美国类型电影:西部片、喜剧片、强盗片、恐怖片、歌舞片和战争片等,已经初具规模。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在稳固的制片厂制度下,为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迎合观众的欣赏趣味,为攫取票房的高额利润,愈加强化了类型电影观念。类型规范了影片的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凡是不适应类型要求的题材和处理手法,均被视为有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类型和票房也变为衡量创作者能力的尺度,创作者必须抑制个性的发挥,就范于一定的类型模
式。对于类型电影观念,在电影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和分歧,60年代前,电影史学家和艺术家们把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看作是在电影工厂里按照固定的模式,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的相互雷同的娱乐品而不是艺术品。60年代以后,“作者理论”则认为,在一部好的作品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作者”,并声称如果你没有看过某位导演的全部作品,你便不可能真正地看懂他的某部影片。这种极端的观点不过是对前一种理论的否定,是要显示美国电影类型观念的重要性。因为,在他们看来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得益于某种类型的传统,而不是导演的独特贡献。这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不是去追求艺术流派,而是为确立类型电 影的观念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在好莱坞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类型电影: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和音乐歌舞片。
喜剧片:我们这里所要谈到的喜剧片亦被称作为“疯颠喜剧”或“爱情喜剧”。由弗兰克·卡普拉拍摄的《一夜风流》(1934年),是这一时期这类影片的最初范本。影片描写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工业大亨的女儿(克劳迪·考尔伯饰)一个是玩世不恭的新闻记者(克拉克·盖宝饰)。两个人在经济萧条时期,一起经历了一次横跨大陆的长途旅行。由于他们之间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使得他们在不得已同宿于一间农舍时,在两床之间桂起了一张具有象征意义
的毛毯。然而,当他们的差别在不断发生着的矛盾中逐渐崩溃的时候,那张毛毯也最终瘫塌了。两个不同经济、文化环境的代表,在影片最后的高潮中大团圆。这种喜剧往往具有一个不确定的虚构的空间,作为叙事空间在起作用。其中突出表现的是那种特有的美国人的求爱方式,剧情和人物开始以对抗性的叙事布局出现,将滑稽戏和社会讽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主题的效果的目的。
这类作品更多关心的是人物性格的完整性。萨杜尔曾注意到‘dd((一夜风流》确立了一种新的风格,它的主题已成为30年代的上百部爱情喜剧片的样板”。的确,在《一夜风流》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这类影片,如:乔治。库克的《假日》(1938年)、《费城的故事》(1940年);霍华德.霍克斯的《抚养婴儿》(1938年)、《他的姑娘星期五》(1940年)等等。托马斯·沙兹在《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曾指出:虽然他们的喜剧各有不同“卡普拉的是疯疯颠颠的喜剧,库克的是爱情喜剧,而霍克斯的是疯狂的喜剧——但是所有这些影片对人物性格、社会态度和叙事格局的处理都是公式化的描写,这成为一种明显的类型”。这种类型虽然缺少相类似的图像符号——场景、服装和确定的空间,但他们仍旧有自己“最基本的成规化要素:在任何社会情境中的那对喜剧人物。”
美国著名电影公司
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树干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的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任何一种神化都是通过特定的戏剧性程式表现出来的。在西部片的神化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勇的牛仔以及执法者除暴安良,结果几乎总是敌尽歼。而那个牛仔大多是外省人,他见义勇为,并在做完好事之后就走掉,常常是使人感到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面来,也不知道他将到什么地方面去,像游牧民一样。在此之中,影片还要用一定的长度去表现,牛仔的邂逅,对纯洁的姑娘或女人一见钟情等等。而在暴力的冲突中去尽可能地表现牛仔的风度。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年),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这部影片既表现了个人的风度、道德规范,又充分地表现了一种社团的价值。影片的全部冲突在动作中表现出来。而开阔的荒野、封闭的驿车和黑暗的小镇,都为冲突提供了不同的环境。西部片的神化,也是关于马的神化。可以说没有马就没有西部片,马为西部片带来了强烈的运动形式和
节奏效果。西部片有着极易辨认的图像符号,情节和人物的处理也是完全模式化、公式化的,托马斯·沙兹曾这样描述到:“一个孤独的西部人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