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莱坞宗教电影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建构_芈岚
论好莱坞宗教电影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建构
芈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00024)
内容摘要:作为美国历史文化的支架,宗教一直都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元素也广泛地存在于好莱坞各类型影片之中。随着宗教电影数量的增多、表现形式的日益多样,以及宗教元素在各类型影片中巨大而又广泛的渗透力、对于社会文化和主导性社会观点的塑造力,其学术研究价值日益凸显。 “9.11”之后,宗教的敏感与极端成为左右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及对外安全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宗教题材影片因其被赋予的文化标向及文化形象建构等职能而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将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时期好莱坞拍摄的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影片的分析,来阐述美国宗教电影的特性及其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建构。 关键词:宗教电影 美国社会文化 文化建构
Abstract: As the framework of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ligion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merican social culture, and religious factors are widely embodied in almost all Hollywood film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greater variety, the deeper penetration in other genre fil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dominating values, religious film’s academic importanc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thus became the focus of scholars in the U.S.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Since 9/11, the sensitivity and extremity has enabled religion to be th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with ref
美国著名电影公司
erence to the U.S. security strategy and foreign policy. Religious film, because of its bestowe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its capability of constructing American social image, its significance has been once again highlight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n religious film and its construction towards the social culture from the cultural study perspective by interpreting the most iconic religious films of different periods.
Key Words: Religious Film  American Social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映像。好莱坞之所以能在世界电影行业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同美国自身“文化熔炉”的特性是不无关系的。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内容丰富多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艺术、历史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跻身于电影的故事与形式之中”(聂欣如,2010:116),几乎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据电影的剧情、题材、艺术表现形式等多种标准对电影类型①的划分也是极尽细致。电影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解读美国文化的上佳文本。然而电影对美国社会生活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呈现并没有得到目前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那就是宗教。不单是很多影片中都有关于宗教的内容,更有一些影片可被划归为“宗教电影”(religious film)的类型范畴。
一、 美国社会的宗教现状及特征
美国是整个西方社会中宗教性最强的国家。在当今的美国,90%以上的人口信仰上帝,没有哪部畅销书的印数和销量能够超过《圣经》;美国人去教堂、会
①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
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
出来的影片,包括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和生活情感片等。参考杨洪海、张兆利著:《电影类型划分方法新论》,《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路春艳:《对类型电影的认识》,《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季丽:《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电影》,《电影文学》,2008年第1期。
堂(synagogue,犹太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的次数远比欧洲人多。即便是那些不参加有组织的宗教活动或是不向教堂捐赠的人们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们“信仰上帝,会做祷告,希望死后能去天堂而不是地狱”。美国人会积极地去买像《达芬奇密码》之类诠释耶稣生平的书籍,会要求他们的总统能在电视上谈论其宗教信仰。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价值观行事,并非受经济和心理因素驱动”(Bane, Coffin and Thiemann:2000:136),美国有别于其他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民众对组织性宗教团体(organized religious communities)的承诺(Bane, Coffin and Thiemann:2000:136)。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绝大多数是在英国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属公理宗①的基督新教徒(The 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宗教避难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劳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纪末,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开始传入北美,对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把人的财产权、生存权和自由权均视为上帝所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人民的这种权利,如果政府要夺走它,那么人民就必须起来推翻政府,这是上帝的意旨。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首先打响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基督新教②(Protestantism)也由此确立了其作为美国本土主义宗教牢固的基础性地位。
19世纪的两次大移民潮给美国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的局面。这些随移民而来的“外来宗教”中对美国社会及其民众影响较大的是天主教(Catholicism)和犹太教(Judaism)。
19世纪中叶之后,大量的爱尔兰及中欧各国天主教徒移民到美国,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数量和势力都得到了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天主教徒开始涉足政坛。二战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然而基于美国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事实,天主教徒在美国可谓是命运多舛。早期新教
移民中的很多人对于欧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和宗教迫害都无比痛恨。因此,他们反抗教会专制、要摈弃天主教繁琐宗教仪式并寻求一种能和上帝直接对话的新教模式的愿望和主张写进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政教分离从来都是美国社会不容置疑的根基。最初的反抗教会专制和压迫
①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是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该宗主张各个教堂的会众组成独立的教会,并由其教徒公众管理。李雅娟、王德才:《基督教常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② 所谓“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实际上是基督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总称。在西方社会,基督教主要涵盖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地区,基督教专指“新教”,也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按照基督新教的说法,基督教自耶稣降世便存在,天主教是使徒时代以后基督教日趋腐化的产物。“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以后,天主教得到很大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会。16世纪上半叶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由其创立的路德会、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立的圣公会(英国国教)和法国人让·加尔文创立的长老会是直接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其他新教各派均从三者演变而来,如公理宗、浸信宗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都以《圣经》为经典,但天主教敬拜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甚至高举玛利亚过于基督;敬奉偶像;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基督新教只信仰耶稣基督,拒绝偶像;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在宗教经文、仪式、罪的评判与救赎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本文中使用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称
谓来区分其异同。
的自由独立精神延续至今,铸刻了美国的宗教文化现状:那就是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以及美国的民众有着“与生俱来”的宗教歧视,对基督新教之外的宗教的排挤和贬斥,其中尤以对天主教的憎恶为甚。历来以“宗教自由、平等”自居的美国在这方面也难脱偏袒之名。对天主教和天主教徒的排斥源于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作为天主教徒,唯一效忠和听命的只有梵蒂冈①和天主教会。
对本土主义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国家政治生态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在美国自建国以来的44任总统之中,除1960当选的第35届总统约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挤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无从谈起。美国民众认为如果天主教徒当选总统,那么他只会对罗马教廷忠诚,代表罗马教廷而不是美国的利益。无怪乎肯尼迪的父亲在其儿子参加竞选之前20年就曾表示“我们这个家庭究竟要在美国住多少年、住多少代,才能被视作真正的美国人?”② 1960年9月,肯尼迪在休斯顿对基督新教牧师发表的著名演讲颇耐人寻味。他表示“我是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来竞选总统,而不是作为天主教的候选人来竞选总统。美国人民对我的评价应当基于过去的14年我作为美国国会议员的所作所为,而不应到基于我的宗教归属。”他还专门提到:“我发誓将效忠美国而不是罗马教廷,我不会做教廷的代言人,教廷也不能代表我。”在美国民众看来,天主教有一种原罪,作为天主教徒,只会听命和效忠于罗马教廷,而不是捍卫和代表美国的利益。肯尼迪之后,天主教徒的政治生活才稍微有点好转。或许是历史的重演,2004年,民主党候选人科里在同小布什的竞选辩论
中重复了40多年以前肯尼迪说过的话“我是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而不是天主教的候选人”,足可见美国政坛对天主教的排斥40年未变。
当然,随着近年来不断涌入美国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数量的增加,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数量也逐渐超过基督新教徒,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也得到改善。2008年奥巴马总统的当选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在种族观点问题上的大转变,传统宗教观念也向前迈了一大步:现任副总统乔·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与电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会堂并不是美国人接触宗教、获取宗教知识的唯一途径,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不管他们是不是教徒,无论他们信仰哪种宗教,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电影”(Dannell,2008:8)。
宗教电影的历史可以说同电影本身同样悠久。1897年,拍摄于纽约市的“The Passion Play”可谓是宗教电影的开篇之作。相比于同期大多数只有20分钟左右的影片(motion picture),此部描写耶稣生前最后时光的长达55分钟的制作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电影”(movie)。
许多无声影片制作人以及基督教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都认为,基于《圣经》内容的影片能够将“娱乐”同“宗教信仰”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方面相融合。一部拍摄正规、内容严肃的宗教题材影片,既能起
到教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们以启迪。人们对电影这种“移动图片”其技术本身的新鲜劲儿或许会逐渐消退,可人们对于电影这种戏剧化的、鲜动的叙事方式还会趋之若鹜。通过电影来“影
①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是天主教的灵魂及核心所在。
②凤凰网: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杜平:《美国总统是否有宗教信仰自由》,2010年8月21日,v.ifeng/opinion/world/201008/4da9d87b-4cea-4ebd-9cca-0260666e7b73.shtml
响人们的人生态度、信仰和行为方式”①行之有效。
由此,以《圣经》故事为蓝本的历史片、爱情片以及探险片大量涌现。大导演塞西尔·B·戴米勒(Cecil B DeMille)于1923年拍摄影片《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1927年拍摄影片《万王之王》(King of Kings),1932年拍摄影片《十字印记》(The Sign of Cross)。此后,在影业巨头派拉蒙公司的资助下,他于1956年重拍了被誉为“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的《十诫》,成为宗教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1965年执导的影片《耶稣传》(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被认为是“最准确描写耶稣生平事迹的电影史上此类投资最大之作…场景颇为壮观”②。影片中的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成为后来许多人心目中认定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史实再现;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和对白取代《圣经》中的文字而成为人们通用的“宗教语言”。
鉴于宗教电影的兴盛,基督教神学家们逐渐开始以宗教题材影片作为解读《圣经》的文本。他们相信,基督教关于救赎的说法具有普世性,自然可以在各类型宗教题材影片之中发掘出以救世主形象出现的耶稣的化身。由此,宗教电影成为一种新的传讲基督教价值观的大众媒介,引发影片的受众对上帝、罪恶以及救赎等问题的思考。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影片本身是非物质的,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表达现代人的文化忧虑及愿望的真实故事。相比于去教堂,人们更愿意到电影院里去谈论他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电影向人们展示当前的社会价值所在,并告诉人们如何去改变。学者们宣称,若想知道美国人信仰什么,就去电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Grace,2009:81)。
宗教电影的内容呈现同相关的宗教文本叙述是不能等同的,每当宗教题材影片的内容同某些宗教团体所秉持的信仰相佐时,就会引发相当程度的文化意识冲突。拍摄于1988年的《耶稣最后的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以及拍摄于2004年的《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都因其各自在片中刻画的备受争议的耶稣形象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被认为是对基督教历史的曲解、误读,受到部分宗教人士及团体的抵制。
然而,这些恰是这些影片中的争议和分歧体现了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认识。2006年,影片《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在全球超过3700家影院同步上映,仅第一周的国内票房收入就超过7700万美元,海外票房收入更是多达1亿4千万。尽管备受诟病,但是其上映初期海外的票房收入要多于当时为止其他任何一部美国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丹·布朗的同名畅销小说,影片中关于基督教
起源等内容的描述都是源自其作者声称的“真实的史实”。像《达芬奇密码》和《耶稣受难记》之类的影片之所以能成为票房冠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能够促使、引发人们去探讨有关宗教信仰、教义及历史的问题。
三、宗教电影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建构
应该说拍摄影片的摄像机记录下了几乎美国所有的宗教传统,然而制片人对这些传统感兴趣的程度大有不同,他们会选取其中的某些方面来进行拍摄和艺术加工。学者们很快就发现了影片中有着对于某些宗教传统的偏重,对于某些宗教历史及教义的曲解乃至误读。
①康拉德·奥茨认为,有证据表明,数以亿计的电影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被电影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改变,电影还能对人们的人生态度、信仰、行为方式产生影响。Joel W. Martin, Conrad Ostwalt: Screening The Sacred: Religion, Myth, And Ideology In Popular American Film,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5, P38
②百度百科:《耶稣传》,一译《万世流芳》,baike.baidu/view/1338763.htm
纵观美国宗教电影的历史,电影制作者们以不同的方式拍摄过大量关于各种宗教的影片,然而他们对于天主教的关注和表现却是最为持久、最为普遍的,以天主教为依托的,表现天主教“普世性”和巨大宗教
影响力及号召力、描写天主教徒、探究天主教义对人性塑造的影片占据宗教影片的绝对多数。并且,对于天主教相关内容的呈现不仅仅局限于宗教电影,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影片之中。
资深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就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人对于天主教的热情源于其对有组织宗教的崇敬,而天主教教会是存于世上的最古老的,最具沿承性的组织”(Ebert,2003:112)。自无声电影时代以来,天主教的人物、仪式等就是主流影片中的固有因素。天主教有着人人可见的完备繁复的宗教仪式,等级严密的权力体系,这些特点在电影中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天主教的法师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拯救人类于恶魔侵袭中;天主教牧师在其教区处理各样问题,是教区教众的主心骨;天主教改革派为争取社会公正为民而战;甚至还有掌管天主教教堂的主教们为名利而追逐争斗。
如前所述,天主教是美国国内许多外来移民的宗教。对这些人而言,“天主教徒”既是他们“外来人”身份的表征,也代表着他们所拥有的“美国生活方式”。与天主教徒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及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电影,特别是主流电影中,美国的宗教是天主教,不是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之所以能雄踞美国电影工业的核心位置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天主教徒”是外来移民的身份表征,以区别于本土主义的基督新教徒。表现在电影制作中,就是爱尔兰移民(以及以后的意大利移民)在“老社区”(old neighborhood)里聆听
天主教牧师布道,吟唱天主教赞美诗,去天主教学校上学。这些移民生活中的天主教标识既展现了他们的外来性、异质性,也是他们极为“本地化”(localized)和“美国化”(Americanized)的体现。那些老社区里简单划一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因共同的宗教信仰而凝聚在一起。因而电影制作者们要在影片中表现对友谊的忠诚、家庭的聚合力、民族传统的魅力等主题时,会将角选定为天主教徒,老社区也自然而然地被视作是天主教教区。因为作为一个团体,老社区和天主教区都会对其中的个体赋加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在电影里,天主教区就是一个爱尔兰裔美国人社团(Irish American Institution)。天主教牧师被塑造成为连通“旧世界传统”(Old World Traditions)和“新世界理念”(New World Innovations)的桥梁。
电影制作者们愿意拍摄关于老社区的影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部分电影观众都来自那里。1930年的时候,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人数已达总人口的20%,并密集地聚居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城市里。这些天主教徒希望电影能体现出他们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生存状态的。美国的城市文化受到天主教徒、犹太人以及非裔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三者复杂融合的衍生体。这种融合奠定了娱乐业的大部分基础。犹太人和天主教徒搭建起并经营着最初的戏台,发展到后来就是点唱机,再后来就发展成了今天的剧院。非裔美国人的娱乐被纳入其中,并按照白人的口味进行了调整、改换。于是,来自美国南部的人口,欧洲的移民及其子孙成了美国这个工业国家流行文化的创造者和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居住在以基督新教徒为主的城市中的不法之徒(urban gang)在影片中也被赋予
了天主教徒的身份。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的城市中杂居着拼命想攀登社会权力阶梯的欧洲移民体、源自南部的非裔美国人、分散在城市各处的亚裔移民和生活在社区中已经“安身立命”的美国人。这些生活在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