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知识答题及答案
1.党的十八大于(B)在北京隆重开幕,于(B)在北京胜利闭幕,会期7天。
A、 11月7日,11月13日
B、 11月8日,11月14日
C、 11月9日,11月15日
2.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A)前进,为(A)而奋斗》的报告。
A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3.截至2012年6月,全国党员总数为(C),比2007年党的十七大增加(C)名。
A、 7336.3万,642.2万
B、 8060.2万,669.9万
C、 8260.2万,869.9万
4.截至2012年6月,全国现有党的基层组织(A)个,比2007年党的十七大增加(A)个。
A、 402.7万,42万
B、 422.7万,62万
C、 360.7万,14.2万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A)。
A、 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B、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C、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A、 以人为本
B、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B)。
A、 坚持科学发展观
B、 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改革开放
8.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五位一体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理论特、民族特、(C)。
A、 科学特
B、 先进特C、时代特
10.(C)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走共同富裕道路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11.(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 解放思想
B、 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
12.(C)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 实事求是
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 公平正义
13.(C)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 执政为民
B、 共同富裕C、依法治国
14.(C)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以人为本
B、 与时俱进C、社会和谐
15.(C)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构建和谐社会C、和平发展
16.(C)是中国特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中国共产党
17.(A)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快速发展和民生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
18.(A)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A、 党的基本路线
B、 人民众的利益
C、 领土和主权完整
19.确保到(A)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2020 B、2025 C、2015
20.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B)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 混合所有制经济
B、 多种所有制经济
C、 私有制经济
-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21.国家要加大对(B)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A、 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
B、 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C、 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
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C)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改革开放C、发展
2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B)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4.(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 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
C、 坚持改革开放
25.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B)。
A、 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6.(C)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A、 与时俱进B、开拓创新
C、 科技创新
2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B)。
A、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 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28.(A)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B、 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
C、 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
29.(B)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加快城镇化建设
7本布局B、 城乡发展一体化
C、 缩小城乡差距
30.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B)。
A、 经济政策B、开放战略
C、 发展模式
31.(C)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 共同富裕
B、 人民当家做主
C、 人民民主
32.必须坚持(C)、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A、 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
C、 党的领导
33.(A)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4.围绕(C)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A、 团结和发展
B、 协商和民主C、团结和民主
35.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众(A)、(A)、(A)、(A),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A、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B、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监督
C、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监督
36.(A)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法治B、依法行政
C、 依法治国
37.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B)。
A、 行为B、特权C、言行
38.(A)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 行政体制改革
B、 政治制度改革
C、 改革开放
39.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A),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A、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B、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管理权
C、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
40.(A)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A、 统一战线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民主
41.社会主义的是(C)。
A、 团结民主互助和谐
B、 团结协作互助和谐
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众在促进(B)中的积极作用。
A、 社会和谐稳定
B、 经济社会发展
C、 科学和谐发展
43.(A)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 文化B、民主政治
C、 民主精神
4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B)的方针。
A、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众
4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A)。
A、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6.(A)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7.(C)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 以德治国
B、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C、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8.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A)。
A、 重要内容B、重要条件
C、 重要基础
49.要坚持(C)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A、贴近人民生活实际
B、 深入人民众
C、 以人民为中心
50.(A)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A、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B、 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C、 军事实力和竞争力
51.要坚持把(A)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A、 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
C、 文化效益
52.(A)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A、 加强社会建设
B、 加强民生建设
C、 加强文化建设
5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A)为重点。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B、 加强和改善民生
C、 维护和实现人民众利益
54.(A)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A、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共同富裕
55.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B)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A、 效果好B、可持续
C、 范围广
56.(A)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 教育B、文化C、发展
57.(A)是民生之本。
A、 就业B、收入
C、 社会福利
58.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B)。
A、 实行按劳分配
B、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C、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59.(A)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
A、 社会保障B、生活保障
C、 物质保障
60.(A)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A、 健康B、社会进步
C、 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