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现状及开发
摘要:福建土楼以其奇特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在发展土楼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福建土楼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福建的土楼资源相当丰富,现存的土楼数以万计,大小、风格、形制各有不同,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土楼的规模效应与博大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80年代至今,永定县的土楼文化旅游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地政府重视对土楼的保护和开发,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来扶持和发展。成立了土楼保护管理专门机构,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的环境、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制订规划,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实施,并且记录建档。对濒临倒塌的拨出专款进行抢救性的维护。1加强景区规划与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进行适当的开发与建设,加大路线设计及推广力度,旅游者人数不断攀升,旅游创汇收入增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土楼内居民旅游意识增强,一定程度上能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永定土楼文化旅游产品在市场上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福建旅游区1 影响土楼文化旅游开发的因素及其现状分析
其一,市场准入性差。旅游者的普遍出游心理是旅途要快,游览要慢。永定与南靖土楼大多位于山地丘陵的偏僻山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滞后,游客在旅途中耗费的时间太多,难以快捷、顺畅地抵达目的地。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者对土楼旅游产品的消费。
其二,土楼旅游线路设计单调,旅游节目不够丰富。旅游者在土楼停留的时间短,大多仍属于传统的土楼观光旅游,下车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听导游对土楼建筑作零星的讲解和介绍,最多再在客家饭庄吃顿团体餐,就打道回府了。也就是说,游览内容单调,土楼难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笔者曾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住过几晚,深有体会。乡村的夜特别早,一入夜,路上行人就很少了。对于游客来说,没有什么娱乐去处,真正是“白天看楼,晚上睡觉”。在当今旅游业向体验旅游、参与式旅游发展的新趋向下,土楼文化旅游仍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上,单纯看的多,游客参与、体验的少,不利于游客对客家民俗风情的体悟。
其三,全局性整体协调管理不够,一些关系有待理顺。土楼旅游资源区别于其它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是,土楼是楼主的私人住宅,因此,做好楼主与旅游管理机构的协调工作,显得迫切与重要。这些关系理不顺,影响到土楼文化旅游的整盘棋,也给规划、开发、管理带来了难度。比如,家
庭旅馆式的土楼,其价格、安全、卫生如何管理和协调,这是摆在旅游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再如,从环境卫生来看,旅游者出行都有求卫生和舒适的需要。但作为私人住宅的土楼,有些环境卫生是不尽人意的,必然影响旅游者对土楼游览活动的心理感受。
其四,配套设施不完善。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来看,均处在小打小闹的阶段,未能形成大气候,这势必影响到服务水平和质量。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客家饭庄,一次最多能接待不超过百人;永定当地土特产品,大多是属于家庭手工作坊式的,产品质量及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穿梭于各土楼之间的是农家的家用摩托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化娱乐设施更是不见踪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土楼文化旅游开发还需要加大力度。如何发挥客家建筑、客家饮食、客家特产的优势,配套产业开发,形成相应的规模优势,这是在土楼文化旅游开发时必须考虑的。
2 如何进行土楼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
首先,对土楼进行主题线路设计。这里可考虑两种思路: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将不同期的土楼文化,按历史顺序编排,把宋、元、明、清、民国、现代的土楼以合理的路线串起来,让人从“历史”逐步走进“现代”,了解土楼的风雨沧桑。这样可以把土楼的历史形象展示出来,并让人明白
所考察的土楼文化旅游是具有历史承传性的产品,加强对土楼文化的认知,也可以把土楼文化在一个平面上把历史诉说给参观者。一是以空间顺序排序,按照土楼所在的地理位置,合理设计行程,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旅游者游览,从空间上把握旅游产品的品味。应该看到,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只采一种方式,而应相互结合,这样有利于把土楼的精华多层面、多角度的展现,以便游览者深入地了解与把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