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墙观后感
据资料记载:大名城墙建于公元1401年,即明建文三年,漳、卫两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有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埋于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挥吴宓“具奏朝廷”,于艾家口镇(今大名镇)徙筑新城。后明朝三次,清朝九次对城墙进行修葺,近六百年而不衰。
城墙基本呈正方形,外长4232.9米,里长4135米,城高连垛口13米,下宽8.33米,上宽4.12米。炮台36座。高大挺拔,“山卒如垒山献”城门上建有层楼,“三楼鼎峙”,“尤壮观瞻”,城墙的规模式样完备。
城垣外围挖有护城河,护城河深15米,宽30米。瓮城头道门外,护城河上各筑石桥。相传1757年,即乾隆22年,漳、卫漫溢,洪水浸城丈许,而城内众却安然无虑。整个城墙下石上砖,庄重高大,雄浑古朴,犹如一道铜墙铁壁保护着大名人民。
一九九二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府在哪
“大名府”文化是大名文化的特质和核心,是大名文化的根与魂,而“大名府”文化直接体现于明
代“大名府”古城。
它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充分感受到了大名古朴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了穿越时空的冲击感,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到此一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