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与防护要点笔记3
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第三医院 影像中心主任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 客座教授 杨庆生 2016、/10
1、 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管理 :1.辐射3 攻略辐射工作单位应建立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2.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的复制件。
2、 个人剂量档案应当包括:常规监测方法与结果等相关资料;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3、 使用密封源,一般不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皮肤污染监测,但密封源发生或疑发生泄漏,则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皮肤污染监测。
4、 有效探测污染:应控制好监测探头离被测表面的距离:测量α污染时应不大于0.5cm;测量β污染时以2.5cm至5cm为宜。
5、 放射卫生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 :
6、 2001年 国务院令60号;职业病防治法
7、 国务院第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8、 卫生部第17号令《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
9、 卫生部第18号令《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10、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1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
13、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5-2005;
14、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
15、 卫生部、公安部第16号令《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16、 卫生部第5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17、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8、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
19、 《用于X、γ线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因子》(GB11712-89);
20、 《不同年龄公众成员的放射性核素的ALI值》(GB/T16142-1995);
21、 (二)职业照射的防护标准
22、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 2002);
23、 《工业Y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2- 2002);
24、 《油(汽)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142-2002);《油(汽)田测井非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118-2002)
25、 (三)放射病诊断标准
26、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96-2002)
27、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104-2002 )
28、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 GBZ105-2002 )
29、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GBZ106-2002 )
30、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 GBZ101-2002 )
31、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 GBZ67-2002)
3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
33、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52号)1997.9.1
34、 43条: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
a. 必须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及法规培训,合格者发给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方可上岗。
b.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每年复核一次,每5年焕发一次;
c. 必须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
d. 就业前的健康检查100%(必须)
e. 就业后健康检查每1--2年必须进行 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
35、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
●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从事放射工作:
● 血红蛋白: 低于120g/L 或高于160g/L(男)
⏹ 低于110g/L 或高于150g/L(女)
● 红细胞数: 低于4×1012/L 或高于5.5×1012/L (男) 低于3.5×1012/L 或高于5.0×1012/L (女)
● 白细胞数: 准备参加放射工作人员,低于4.5×109/L 或 高于 10×109/L
● 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持续(指6个月)低于4×109/L 或 高于1.1×1010/L
● 血小板: 准备参加放射工作人员, 低于110×109/L
● 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持续(指6个月)低于100×109/L
● 另:患有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病、皮肤疾 病和严重的眼晶体混浊或高度近视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