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压岁钱”
大话“压岁钱”
“拜年拜年,给个压岁钱!”这是不少孩子拜年时的一句口头禅。对孩子们来说,春节不仅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狂欢节,同时还是“含金量”最高的“财政大节”。在短短的几天里,压岁钱常会让许多孩子从“穷小鬼”一跃成为“小富翁”。
然而,面对这沿袭上千年的习俗,许多家长有很多困惑:究竟该不该给压岁钱?如何给压岁钱?如何使用压岁钱?……
“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长辈用红纸把钱包起来给孩子,俗称“红包”。
压岁钱,古时候称“押岁钱”,是用来驱邪的,得“压岁钱”者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摸睡熟小孩的脑门。被摸过的小孩就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变成“祟”。
嘉兴府有一户管姓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
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小妖正要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因“岁”、“祟”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给“压岁钱”变身
“压岁钱”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传递着亲情和温馨。但是,每年用钱压岁,形式单一,也容易让小孩形成“钱本位”观念。所以,家长不妨考虑换换花样,给“压岁钱”变变身,通过不同形式的“压岁礼”,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在过年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其实,这在古今都不乏实例。
宋代文豪苏轼给儿子苏迈的“压岁钱”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砚台。老革命家林伯渠新年时告诫儿子要“三用”,即“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实地”。
“压岁奖”:陈先生的女儿特别想要一把吉他。于是,他告诉女儿,如果这一年里她表现好,春节时就给她买一把。在吉他的吸引下,女儿那一年表现非常出,成绩大幅度提高,许多小毛病也自觉改掉了。后来,她如愿以偿得到吉他。
“压岁礼”:李先生每年给孙子和外孙的“压岁礼”是邮票册。从他们上小学开始,年年都送。他说,孩子们
欣赏着精美的邮票,长了知识,还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到以后急用钱时,孩子们还可
以拿邮票兑现甚至增值。家长还可买一套孩子喜欢的丛书或玩具等。
“压岁派对”:在节日期间,家长可以选上一个好日子,约上亲朋好友一起来个郊外游,把给孩子们买礼物的钱用作聚会费用。这样孩子们既得到了礼物,也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增进亲情和友谊,真是一举三得。
“压岁言”:“真诚是信任的前提,要交到朋友,就得对别人真诚。”
“人生很简单,只要脚踏实地就行了。”
“妈妈希望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的!”
压岁钱给多少……
这是一些家长送给子女的“精神红包”,他们摒弃了“物质红包”的形式,而是送上一句句祝福和提醒。
“压岁言”可以是警句格言,也可是家常闲话。主要表达父母对儿女在为人处世和生活学习上的建议,以及对他们的新年祝福。话语要实在,重在激励子女“从小事做起”,能在新年里取得新的进步。
如何使用压岁钱
近年来,“压岁钱”“一路飙升”,由几十、几百到几千甚至几万元。面对这大笔收入,家长不敢再放手不管,但这毕竟是孩子的“私房钱”,又不能管得过分。那么,究竟应如何管呢?下面的一
些建议,家长不妨参考一下:
合理花费:
如果孩子已经上学,家长可以“放权”,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打理,同时引导其制定具体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小账本。
在花费时,家长应适时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如,鼓励孩子给长辈赠送小礼物,培养孩子爱老敬老的美德;订购书报、学习资料,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购买益智玩具,有助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也可购买邮票、纪念币、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培养孩子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培养孩子助人为乐、扶贫济贫的精神等等。
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明白“钱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您就会惊喜地发现他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没有了,俨然一个会科学消费的“小大人”。
建立基金会:
胡同学收到压岁钱后,爸爸提出建议,父子俩投入相同数量的钱,成立了一个“上学基金”,以后上中学的学杂费、书本费等一律从这里开支。
以此类推,家长可和孩子协商,利用压岁钱建立其它基金,将来用来购买大件物品或补贴家用。这样,以后花每一笔钱,全家都共同协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促进家庭和睦。
储蓄:
家长和孩子一起,拿着户口簿,到银行以孩子的名义开立账户。如果孩子经常存取款,还可办理一张与存折配套使用的银行卡。这时,家长可借机教孩子一些理财小常识,比如,定期储蓄比活期储蓄利率高,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取款方便等。还可教孩子明白利率、本息等概念,让他知道,如果连续存储,压岁钱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能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从而有益于其成年后的家庭理财。
也可以孩子的名义参加储蓄或购买国库券,支持国家建设。
购买保险也是一种储蓄形式,通过购买如少年儿童终身幸福保险、医疗保险等,解除孩子健康成长和升学成才的后顾之忧。
不管采取以上哪种管理方式,家长们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协商,征得孩子的同意,并让其自始至终参与其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