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七篇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一
故宫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是文明的象征。一百五十万件文物,每一件都是打开逝去记忆的一把钥匙。历经六百年岁月的积淀,她不仅是人们寻逝去记忆的博物馆,更是深藏于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艺术品。
故宫于明永乐18年建成,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后汉书》记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所以故宫最早的名字,就叫紫禁城。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房间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后三宫,御花园等都位于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 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为前三殿之第一殿,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木结构宫殿。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屋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装饰着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太和殿四角上列队站着琉璃仙人和神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角楼是中国皇宫的“墙头首饰”,各动用31000多件,单名称就有100多种的琉璃瓦件。钻石之所
以璀灿,就是切面耀眼。同样角楼60个不同方向的坡面,一直在反射着任何角度的日光,月光和目光。角楼时而像大鹏金翅轻轻翻起闪烁的翼尖,让午门优雅地下降到凡间,又好像随时要振翅而起,带着整座皇宫直上云霄。
1925年,故宫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珍宝馆、钟表馆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50多万件,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故宫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宫殿,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二
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北京故宫吧!
夕阳西下,最后的一抹余辉斜射在故宫金的琉璃瓦上,虽已黯淡,却丝毫掩饰不住从那里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气度.不时有几只乌鸦,悠然的从空中飞过,与身后那片被落日染红了的云霞一道,构成了故宫苍凉的华丽.此时的故宫,犹如湮没的辉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还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周有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正门,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宣统溥仪。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北京故宫的交泰店和坤宁宫。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坤宁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
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每年有七八百万游客来此驻足欣赏。但故宫不是一般的古建筑,它是皇宫,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而且承袭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形式、典制规范。
看了这些资料后,你一定也迫不及待想去了解它吧?相信我,你搜集到的资料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世界遗产中国第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三
说起北京故宫,想必大家小时候都读过《故宫里的大怪兽》这本书吧!书中爱吹泡泡的铁环兽“椒图”,趴在桥上的避水兽“趴蝮”,捧着书守候在龙椅旁的神兽“角端”……是不是都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兽守护的北京故宫,一探究竟吧!
北京故宫是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曾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至今
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是一座庄严的皇家宫殿,但是在我这个从小自皇城根儿长大的孩子眼里,它是一座巨大的神秘乐园。每每从午门进入紫禁城,看到大门两侧高大厚实的红漆大门,都会让我注意到门上紧咬铁环的“椒图”和那整齐排列的九九八一颗金黄的门钉。椒图,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它形像螺蚌。遇到外敌侵犯总是将壳口闭紧,人们将它用在门上,取“紧闭”之意,可保平安,另外椒图“性好僻静”,忠于职守,被民间称作“性情温顺”的龙子。
进入午门,便看到位于太和门前的广场, 5座单孔拱券式金水桥。其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桥的两侧有镇水兽“趴蝮”的守护,以此灵兽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河水,有永避水害,长存永安之意。因其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也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三大殿玉石栏杆的排水口就可见“趴蝮”的身影。
再往前行,便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的外庭,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
也称为“前朝”。这里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角端”就住在故宫太和殿的龙椅旁,据说它通四方语言,而且只伴左右,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每个宫殿的房顶上都有“脊兽”,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屋脊的连接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太和殿上的脊兽是最多的(10个),也是唯一能见到“行什”的地方,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其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
穿过御花园,出神武门,便结束了故宫探秘之旅。大怪兽是真是实存在故宫各处的,它们都是祥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故宫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有古代皇帝的宫殿、价值深远的博物馆或者是一间间的大房子,更是一个能让人用心去发现的有趣地方,那里仍然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等待我们去发掘,更多的大怪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北京故宫期待着我们再次光临。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满分作文四
故宫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宫殿,更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
故宫以三大殿为主,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占15万平方米。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和东南西北四大门:午门为正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前四角各有一角楼,风姿卓越的角楼,仿佛有哨兵站在上面严肃地放哨。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四座角楼便是如此。
来到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门——午门。雄伟的城门,大体为红,三个拱形门边是灰漆镀成的,整体给我们一种宽宏大度的感觉。午门有三个洞,但走进仔细一看,实则有五个洞,这就是“明三暗五”。中间的大门是皇帝走的,不过每年殿试成绩发布的时候,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也可以从中间的大门走,其他人只能从其余的四个门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