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第一课时 《谈读书》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
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怡( )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咀嚼( ) 好( )读书 味同嚼( )蜡
2.解释下列的词语。
⑴狡黠 ⑵伦理
⑶诘难 ⑷文采藻饰 ⑸傅彩 ⑹矫
⑺学究 ⑻寻章摘句
⑼滞碍 ⑽味同嚼蜡
⑾要诀 ⑿吹毛求疵
3.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朗读指导: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⑵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⑶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⑷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课后巩固】
4.文本探究: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说理以及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原文各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5.语言品析: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学生在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语言的特。)
【拓展延伸】
①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②凡有报学,皆成性格。③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④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⑤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⑥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⑦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⑧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6.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7.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论据:
9.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告诉我们
论点:
论据:
10.做一下自我分析,说说自己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