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六)快乐读书吧 部编版(江苏专版...
期末专项复习(六)
快乐读书吧
一、文学积累。(24
1.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    。这些寓言故事题材    形式活泼。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    可以是    也可以是植物。故事多借用    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但仍需要自己去理解、思考。(10) 
2.伊索寓言包含很多     的民间故事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       刻画出来的形象       每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     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8) 
3.读克雷洛夫寓言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却被赋予了      。老故事新道理这也是很多古老的寓言能够            的原因。(6) 
二、根据课外阅读收获选出正确的答案。(10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告诉我们
1.南郭先生是(  )中的主人公。(2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
2.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的成语故事是(  )(2
A.东施效颦(pín)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掩耳盗铃
3.“买椟还珠”中的“椟”是指(  )(2
A.珍珠                B.柜子                C.包                D.匣子
4.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成语故事是 (  )(2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5.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成语故事是(  )(2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
1.鹬蚌(yùbànɡ)相争的结果是渔翁得到了好处。    (  )
2.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  )
3.《万字难写》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zhé)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    (  )
四、读故事写道理。(15
1.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攘(rǎnɡ)鸡》)(5
 
 
2.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够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松鼠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松鼠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兔子兔子也没有摘兔子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吃得非常畅快。《狐狸和葡萄》)(5
 
 
3.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碴儿“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
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狼和小羊》)(5
 
 
五、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36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以写龙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头于牖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字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字。衣服上的带钩。通“爵(jué)古代饮酒的器具。
(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yǒu):窗户。(yì):延伸。
(xuán)转身就跑。还通“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
叶公(      )    弃而还(      )
好夫(      )龙而(      )龙者也
2.“五无主”描写的是叶公      的样子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4) 
3.这个故事写的是叶公表面上      实际上      。故事告诉我们 (6) 
画蛇添足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先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但是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又喝不完。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有人建议说“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谁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大家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他回头看看别人他们都还没有画好呢。他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便扬扬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1.先画好蛇的那个人给蛇画上脚是为了 (3) 
2.给蛇画脚的人没有喝到酒的原因是 (3) 
3.这个故事说明了(  )(3
A.要有高超的画技才能喝到那一壶酒。
B.要谦让有礼懂得与他人分享好的东西。
C.要实事求是蛇是没有脚的就不能给它画上脚。
D.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这样只会把事情办糟。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儿地运回家。
  蚂蚁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仍然四处寻食物汗水顺着它的脸直往下流它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副神情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看我多么自在你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儿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转眼间冬天到了蚂蚁推开门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时蝉飞了过来它有气无力地说“好兄弟给我点一些吃的吧不然我会饿死的。”蚂蚁说“那你夏天为什么不些过冬的粮食”“夏天我正忙着唱歌呢。”“那秋天呢”“秋天我正忙着跳舞呢。”蚂蚁拿出粮食给蝉吃。看着蝉那狼吐虎咽的样子蚂蚁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只顾着夏天唱歌秋天跳舞那冬天就只能饿肚子了。”
1.用“  ”画出描写秋雨过后蚂蚁的表现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秋雨过后蝉的表现的句子。(4) 
2.文中蚂蚁的特点是             蝉的特点是               (6)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下列哪一个俗语相似?(3)(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答案
一、1.智慧 广泛  动物 比喻
2.古希腊 简短精练 鲜明生动 哲理
3.新的意义 代代相传 历久弥新
二、1.C 2.B 3.D 4.C 5.D
三、1. 2. 3. 4.× 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