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易错题集锦
单选题
1、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细胞繁殖的观点来看,细胞周期间期中最重要事件是DNA复制
B.着丝点分裂和核仁重现通常发生于细胞周期中的同一时期
C.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重要区别仅在于没有染体的变化
D.高等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体积大小而不是数量多少
答案:A
分析: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常常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会略微的增大,而分裂期则是对核中的染体和DNA进行均等分配,实现核遗传
物质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A、间期最重要的过程是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
B、着丝点分裂发生于后期,而核仁重现通常发生于末期,B错误;
C、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重要区别还在于有无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
D、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长大,因此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D错误;
故选A。
2、某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细胞中断裂的染体片段由于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成为细胞核外的团块,他把这样的团块称为微核。已知微核与染体形态变化同步,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核
B.微核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体片段缺少着丝点
C.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体,最好选择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
D.微核可用碱性染料进行染,其主要成分与核糖体相同
答案:B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体;
(3)中期:染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妹染单体分开成为染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体消失。
A、有丝分裂末期通过核膜、核仁重建形成两个子细胞核,A错误;
B、可能是断裂的染体片段缺少着丝点,失去纺锤丝或星射丝的牵引,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形成微核,B正确;
C、若用显微镜观察染体最好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此时的细胞中染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错误;
D、微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D错误。
故选B。
3、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
B.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增加,代谢降低
D.④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C
分析: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分化过程中增加细胞的种类。
A. ①过程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正确;B. ②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增加细胞的种类,B正确;C. ③过程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减少,代谢降低,C错误;D. ④过程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正常死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D正确。故选C。
小提示:本题的易错点:细胞衰老的特点: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
4、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异染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异染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答案:C
分析:1 .异染质是指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固缩特性的染体。
2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如动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降解自身组分以达到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细胞代谢过程。
A、由“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可知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
B、蛋白APOE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所以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B正确;
C、自噬是在溶酶体(如动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中进行,不在细胞核内,C错误;
D、异染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全国有哪些好的高中
故选C。
5、用带放射性标记的胸苷培养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将细胞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并定期检测,得到如图所示结果。若加入过量胸苷,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预计最快约2 .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B.M期出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计时到其占M期比例最大时,用时约7 .9h
C.M期被标记的细胞比例达到最大时开始计时,6 .1h后其比例开始下降
D.若加入过量胸苷,则大约在7 .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
答案:B
分析:1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体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即2N→4N→2N。2 .分
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变化,间期分为G1期、S、G2期,M表示分裂期。
A、加入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细胞被标记,S期的细胞经G2期变化后变为M期细胞,故最短经历的时间为G2期的时间,即2 .2h,A正确;
B、M期出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计时到其占M期比例最大时,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M期)的时间,为1 .8小时,B错误;
C、当最早进入S期的细胞刚结束M期时,M期被标记的细胞比例达到最大,此时开始计时,当最晚进入S期的细胞进入M期时,M期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开始下降,经历的时间为7 .9-1 .8=6 .1h,C正确;
D、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经过G2 .M、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时间为2 .2+1 .8+3 .4=7 .4h,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过量胸苷,7 .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D正确。
故选B。
6、图1为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