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里的重点内容_百度文 ...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理论的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P22
2、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持、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  P21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P4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的是它的精神实质
6、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P2
7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14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P17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  P21
10、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方法论 P3
12、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体现在它有完整的世界观
1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15
1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P4
15、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P10
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识形态性表现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说明事件,更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1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P9
20、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要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P2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特征是时代性、整体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在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的发现  P15
6、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做到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实践  P22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明的是自然、社会、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性
8、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P3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P16
1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认识的工具,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
11、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P3
1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的关系是不等同关系;除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外,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和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 P3
13、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P10
14、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显示问题的能力;增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本领
15、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体现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立;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P7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观点说明观念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的能动反映
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客观实在性  P30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P28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P32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P43
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个观点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1、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P47
13、矛盾的含义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P43
14、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的表现出来  p47
15、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P45
16、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7、事物的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
18、“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其余一切都是鬼话”的说法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9、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自然规律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  P55 
20、实践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  P35
 
1、所有是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一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指对立统一关系;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3、人的活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是人可以认识规律;人可以利用规律为人服务
4、恩格斯说时间和空间即“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时空的客观的;时空观念的客观时空存在的反映
5、“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唯心论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
6、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主张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的
7、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表现在肯定包含否定;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肯定和否定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
8、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庸俗进化论,激变论
9、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相互贯通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
10、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有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外表矛盾;矛盾的既统一又斗争;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理在事先”;人的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12、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
13、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应该是满腔热情地支持;为她的成长鸣锣开道;促使其日臻完善
14、人们头脑中有鬼神观念,这说明人的意识刻意歪曲的反映世界;人脑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构建出外部世界中没有的东西;外部世界存在鬼神的“客观”原型
15工人炼钢,渔民捕鱼,技术革新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内的客观事物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5、辩证唯物主义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6、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7、认识之所以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8、“学而不思则罔”是指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对本质的认识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1、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中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12、相对真理是一定限度和条件下的真理
1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