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的特殊需求分析
一、出行需求链的顶端
出行从来都不是目的。所以,出行都是另有目的的。这些目的可以是去上班,可以是去某个景点玩,可以是去某个饭馆吃饭,可以是去某个地方出差,可以是过年回家等等。
但不管出行目的如何,终究是要有个目的地的。这个目的地可以是个国家,可以是个城市,可以是个建筑,可以是个景区等等。所以,我们不如把出行的目的定义为对目的地的欲望。
有了对目的地的欲望,出行方式、住宿、餐饮、玩乐等消费也就成了必须。也就是说,机票、火车票、酒店、景点门票等需求的源头需求是对目的地的欲望。或者说,正是有了对目的地的欲望才有了机票、酒店等需求。对目的地的欲望是整个出行的需求链的顶端。
二、对目的地的欲望的解析
对目的地的欲望可以分三类:风景(旅游)、工作(商务)和亲友相聚。
风景(旅游)
探索欲和逃离的本能产生了旅游。在此基础上,强化人际关系也成为旅游的一个起因。也就是说,旅游的需求其实就是就是三个:探索欲、逃离和强化人际关系。
(1)探索欲
探索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所以,很多人去旅游,一个地方一般只去一次。
(2)逃离
逃离的本能是旅游的另一个源动力。逃离,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压力和束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于是,人自然地就有了逃离的欲望。
远方目的地的风景就成了最好的理由和选择。生活和工作无法回避,只好暂时逃开。暂时远离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修养、释放和恢复。
(3)强化人际关系
好的环境,优美的风景、新鲜的体验、愉悦的心情等,旅游带来的这种氛围天生就适合强化
人际社交关系。
工作(商务)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一个“利”字,道尽商务出行的本质。
亲友相聚
必须去的景点这种目的的出行主要是在节假日。比如过年回家的春运。
三、激发对目的地的欲望(只分析旅游)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个是利用内容,一个是利用社交。利用内容激发用户对目的地的欲望
对旅游网站来说,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内容来激发用户的对目的地的欲望,然后顺势将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卖出去。但,现在的问题是,利用内容来激发用户对目的地的欲望而产生的转化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即使某个内容成功地激发了用户对某个景点的兴趣,最终这个用户购买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几率也是很低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三个决策。
第一个决策:决定去。
从被激发出对目的地的欲望到决定去,这个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目的地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认知)。这其中包括对目的地附近的景点、风土人情、社会情况、吃住购等情况。这个过程中,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认知成本和行为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最终导致很大几率让用户决定不去。
第二个决策:时间安排和同行人安排。
什么时间去?一个人去还是和某些人一起去?近期没有合适的时间,那么即使很想去,也会暂时搁置。
如果要和某人或某些人一起去,那么同行人的时间安排是否能调整到合适的时间?如果不能,那么旅游计划就很可能被搁置。
第三个决策:购买决策。买哪家的,买什么旅游产品(包括酒店、机票等)。
同类产品,如何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如何选择?最初激发用户对目的地欲望的内容拥有方,用户最终也不一定购买它的产品。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现在,很多旅游网站都面临一个问题:从内容到转化到消费的通道是不畅通的。利用社交激发用户对目的地的欲望因为出去旅游,大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也可以说,旅游是一种社交行为。旅游的社交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相同或相似的探索欲多出现在组团出游的情况中。
第二、共同逃离现在的状态,体验别样人生。主要是关系比较亲密的人,生活或工作在同一个环境中。
第三、单纯为加强关系。主要是商务性质的旅游。如,某些会议包含的旅游项目。
如何将以上这些情形中的社交因素重构,形成激发用户对目的地欲望并最终转化的产品是值得思考的。我觉得,社交旅游未来会有很大机会。
四、对出行需求的解析
出行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速度:快
一般,没有人希望在路上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快,是用户选择交通工具或者说出行方式的第一原则。
当然,也有刻意追求慢的,那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慢而是出行体验,比如路上的风景。
价格:低
这是影响用户选择出行方式的第二大因素。在达到出行目的的前提下,最低价格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