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简介]晋朝历史
晋朝历史篇(一):出自晋代的历史典故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出自晋代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出自晋代的历史典故
草木皆兵
这个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晋纪》。东晋时代,北方氐族建立了秦国(今陕西一带),而后把势力不断向中原扩张,公元383年,国王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向东晋国都(今安徽合肥)杀来。晋孝武帝命令晋朝大将谢石、谢玄等带兵八万人前去抵抗。苻坚自认兵力强大,想一下子把晋军打败。但是出师不利,洛涧(今安徽淮河流域)一仗,被晋军部将刘牢之出奇制胜,杀死了一万多士兵,前锋大将梁成和弋阳(今河南光山县)郡太守王咏都被斩首,还俘虏了扬州刺史王显。秦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其弟)站在寿阳(今安徽寿阳县)城上远望晋军进攻的阵势摆得严肃整齐,武器也很精锐,忽然有些胆怯起来,再往远看,只见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上长着许多野
草和树木,就好像晋军一样。苻坚露出了害怕的神,对苻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不堪一击呢”后来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晋军打败了前来进犯的秦国军队。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动静,就产生错觉得害怕。
城狐社鼠
这个典故见于《晋书.谢鲲传》。东晋时代,朝廷的左将军王敦和长史官谢鲲经常在一起议论朝廷上的事情。一天,王敦对谢鲲说:“刘隗是个奸臣,他无恶不作,危害国家,我打算把这个人从国君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如何”谢鲲琢磨了会儿,说:“不行啊!虽然刘隗是个坏人,但他是城狐社鼠。要挖掘狐狸,难免把城墙毁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害怕损坏了神社庙宇。刘隗现在是国君的近臣,势力很大。又有国君作后台,恐怕很难除掉他。”王敦听了这一席话,尽管心里不太高兴,但也只好作罢。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那些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鹿死谁手
晋时,北方有五个少数民族纷纷独立,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五胡十六国‛之中,以氏族的前秦和羯族的后赵势力最大。后赵的都城就建在今日邯郸市境内的古邺城。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动静,就产生错觉得害怕。
城狐社鼠
这个典故见于《晋书.谢鲲传》。东晋时代,朝廷的左将军王敦和长史官谢鲲经常在一起议论朝廷上的事情。一天,王敦对谢鲲说:“刘隗是个奸臣,他无恶不作,危害国家,我打算把这个人从国君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如何”谢鲲琢磨了会儿,说:“不行啊!虽然刘隗是个坏人,但他是城狐社鼠。要挖掘狐狸,难免把城墙毁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害怕损坏了神社庙宇。刘隗现在是国君的近臣,势力很大。又有国君作后台,恐怕很难除掉他。”王敦听了这一席话,尽管心里不太高兴,但也只好作罢。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那些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鹿死谁手
晋时,北方有五个少数民族纷纷独立,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五胡十六国‛之中,以氏族的前秦和羯族的后赵势力最大。后赵的都城就建在今日邯郸市境内的古邺城。
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石勒健壮有胆量,喜好骑马射箭。他在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奴隶,后来,与汲桑等人聚众赵兵。汲桑死后,石勒率众投奔前赵国君刘渊,刘渊拜他为大将。石勒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让他为谋士,发展成一种割据势力。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即为后赵。
建国为王,石勒自然十分高兴。有一次,在欢迎外国使臣规模很大的宴会上,石勒乘着酒兴问他的大臣徐光:“我的功绩可以和历史上哪个君王相比”
徐光想趁机恭维他的主人,便奉承地说道:“陛下的智谋和武勇,都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和魏太祖曹操。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一个能比过您的。‛”
但石勒却笑着说:“说得太过分了。我岂能不了解自己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甘心做他的部下,服从他的指挥,和韩信、彭越一样争先效力。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就要跟他在中原争个高下较量较量。那可就不知鹿死谁手,天下落到谁的手中去了。”
石勒的这一番话,叫徐光很汗颜,可臣们却很称赞。
狗尾续貂
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27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督邺城(在今临漳县西)守事。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
建国为王,石勒自然十分高兴。有一次,在欢迎外国使臣规模很大的宴会上,石勒乘着酒兴问他的大臣徐光:“我的功绩可以和历史上哪个君王相比”
徐光想趁机恭维他的主人,便奉承地说道:“陛下的智谋和武勇,都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和魏太祖曹操。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一个能比过您的。‛”
但石勒却笑着说:“说得太过分了。我岂能不了解自己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甘心做他的部下,服从他的指挥,和韩信、彭越一样争先效力。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就要跟他在中原争个高下较量较量。那可就不知鹿死谁手,天下落到谁的手中去了。”
石勒的这一番话,叫徐光很汗颜,可臣们却很称赞。
狗尾续貂
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27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督邺城(在今临漳县西)守事。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
属,即便是‚奴卒役厮,亦加爵位‛。因此,‚每朝会,貂蝉盈座‛,殿上挤得满满的尽是‚大官‛(古时大官的官帽上,有蝉形图案的金铛为装饰,并插上貂尾,称为‚貂蝉冠‛)。当时老百姓看不惯这股腐败之风,编歌谣讽刺道:‚貂不足,狗尾续。‛貂尾是珍贵的皮毛,大官太多,貂尾不够用了,就用狗尾巴代替吧。
此后,人们形容官爵太滥,于是叫做“狗尾续貂”。前美后丑,两者极不相称,也叫做“狗尾续貂”。例如,在别人的好文章后面胡乱添写一段,或是给别人未完成的佳作代为续成,而续得并不高明,便可用这句成语作比喻。
晋朝历史篇(二):中元节与鬼神的历史典故
中元节与鬼神的历史典故
历七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祭祀地官的节日。古人以正月十五为天官生日,故定为上元节(即元宵),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故定为中元节,以十月十五为水官生日,故定为下元节。到后来,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比如广东),于是中元节渐渐具有了“鬼节”的意味。又适逢佛教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中国有着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传统,“鬼”在中国文化中也意味着逝者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此后,人们形容官爵太滥,于是叫做“狗尾续貂”。前美后丑,两者极不相称,也叫做“狗尾续貂”。例如,在别人的好文章后面胡乱添写一段,或是给别人未完成的佳作代为续成,而续得并不高明,便可用这句成语作比喻。
晋朝历史篇(二):中元节与鬼神的历史典故
中元节与鬼神的历史典故
历七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祭祀地官的节日。古人以正月十五为天官生日,故定为上元节(即元宵),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故定为中元节,以十月十五为水官生日,故定为下元节。到后来,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比如广东),于是中元节渐渐具有了“鬼节”的意味。又适逢佛教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在这一天,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
中国有着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传统,“鬼”在中国文化中也意味着逝者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并影响着我们。《韩诗外传》说“鬼者,归也”, 《礼记祭义》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其实,我们习惯的说法“阴魂不散”是不正确的,因为古人认为,人的肉身才是阴气的聚集,人的精神却恰恰是阳气的律动,肉身叫“魄”(比如“体魄”一词),精神叫“魂”,魂属阳,魄属阴。灵魂脱离了阴森重浊的臭皮囊(魄),自然变得阳光灿烂,虎虎生风。“阴魂”其实恰恰是“阳魂”。或许,对死亡的恐惧,常常影响了我们对灵魂的看法。但假如我们能正确地认识灵魂的性质,我们也就能正确地认识死亡。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道理:《左传》里记载,春秋时郑国一度闹鬼,不少人夜间都见到刚去世不久的上卿良霄的鬼混出现。郑国国君于是请教子产,问世间是否真的有鬼。子产说:“有。灵魂属阳,魄属阴。属阳的灵魂寄居于属阴的魄中。如果一个人生存条件良好而又有所作为,魂魄就变得强大。所以,即便是布衣蔬食的平民百姓,他们仍然可以变为厉鬼,何况良霄三世公卿,取精用弘(成语“取精用弘”就出自这个故事),他的灵魂显然更加有力量也更加持久。我们看到他的灵魂,又有什么奇怪呢”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古希腊柏拉图的《斐多》篇也提出了,并且成为了基督教灵魂论的先驱,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在临刑前慷慨陈词:“我,你们去生。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也正因为如此,古罗马大政治家加
图读着柏拉图的《斐多》篇,安详地结束了生命。子产和柏拉图的讲述其实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灵魂(鬼)的阴森可怖,我们还应该看到灵魂(鬼)的强大,看到生命的生生不息,一阳来复。笔者认为,古人“天人合一”的内涵,除了汤一介老先生“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身心之间的和谐”之外,还应该加上人鬼之间的和谐,人鬼和谐的本质就是人与历史的和谐,是过去与现在的和谐。虽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但孔子并不是认为鬼和死亡就不重要,而是认为在安顿好生命,把握好当下的情况下,讨论死亡和鬼神才有根基。人是基础,而鬼是超越,生是前提,而死是净化。这就是生死人鬼的辩证关系。
虽然鬼和灵魂是一个庄严的话题,但由于它的神秘性和虚幻性,它也是各种民间故事取之不尽的宝库。可以说,每个中国孩子都是听着老人讲的各种鬼故事长大的。千百年来,鬼是文学艺术家的“宠儿”,在他们笔下诞生了无数人鬼情未了的旖旎缠绵、夜访吸血鬼的悬疑惊悚,宋定伯捉鬼的壮伟,有钱能使鬼的世故。不管是和谐还是敌意,是喜感还是悲情,这种沟通两界的奇妙景观,不能不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蔚为壮观的民间范式。这些鬼故事中,鬼的形象各种各样,有的善良,有的搞怪,有的猥琐,有的凶残,而人鬼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敌对关系、和谐关系和喜剧关系,其实喜剧关系也可以归入和谐关系,而敌对关系也常
虽然鬼和灵魂是一个庄严的话题,但由于它的神秘性和虚幻性,它也是各种民间故事取之不尽的宝库。可以说,每个中国孩子都是听着老人讲的各种鬼故事长大的。千百年来,鬼是文学艺术家的“宠儿”,在他们笔下诞生了无数人鬼情未了的旖旎缠绵、夜访吸血鬼的悬疑惊悚,宋定伯捉鬼的壮伟,有钱能使鬼的世故。不管是和谐还是敌意,是喜感还是悲情,这种沟通两界的奇妙景观,不能不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蔚为壮观的民间范式。这些鬼故事中,鬼的形象各种各样,有的善良,有的搞怪,有的猥琐,有的凶残,而人鬼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敌对关系、和谐关系和喜剧关系,其实喜剧关系也可以归入和谐关系,而敌对关系也常
常以喜剧收场。下面就分享几个有趣的鬼故事。
晋朝时有个阮瞻的人不相信有鬼,他有一个著名的推论:“假如人会变成鬼,那人穿的衣服也会变成鬼吗”后来有一天晚上,一个“人”上门来对阮瞻说:“你认为世上没有鬼吗我就是鬼。”阮瞻吓了一大跳,这一跳可吓得不轻,没过多久阮瞻就被吓死了。这个故事里,人与鬼当然不算和谐,但也不算对立,因为鬼只是想吓一吓阮瞻,没想到阮瞻自己不争气,哏儿屁了(北方话“死了”),死得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和生前言之凿凿的气概形成鲜明对比。与阮瞻类似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年轻的大学问家王弼身上。王弼有一次注解《周易》,参考前人郑玄的著作,他说了句“郑玄这个老东西,水平也不过如此吧。”有一天,郑玄的鬼魂上门来,说:“你小子胆挺肥哈,敢说我的不是”王弼也吓尿了,没过多久就结束了二十郎当岁的生命。估计王弼是晚上讲的那句“老东西”,忘了“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的古训,结果应验了。所以“晚上不说鬼”的禁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当然,讲这个故事的人一定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者,知道郑玄王弼学术之间的对立,竟至于需要鬼现身来解决。
虽然儒家主流思想中鬼是严肃的,是需要“敬而远之”的,但民间文学的鬼却不仅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有人的贪婪、猥琐、懒惰等缺点。最典型的要数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是对《幽明录》里一个故事的概括:有一个新死的鬼十分瘦小,遇到地狱里
晋朝时有个阮瞻的人不相信有鬼,他有一个著名的推论:“假如人会变成鬼,那人穿的衣服也会变成鬼吗”后来有一天晚上,一个“人”上门来对阮瞻说:“你认为世上没有鬼吗我就是鬼。”阮瞻吓了一大跳,这一跳可吓得不轻,没过多久阮瞻就被吓死了。这个故事里,人与鬼当然不算和谐,但也不算对立,因为鬼只是想吓一吓阮瞻,没想到阮瞻自己不争气,哏儿屁了(北方话“死了”),死得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和生前言之凿凿的气概形成鲜明对比。与阮瞻类似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年轻的大学问家王弼身上。王弼有一次注解《周易》,参考前人郑玄的著作,他说了句“郑玄这个老东西,水平也不过如此吧。”有一天,郑玄的鬼魂上门来,说:“你小子胆挺肥哈,敢说我的不是”王弼也吓尿了,没过多久就结束了二十郎当岁的生命。估计王弼是晚上讲的那句“老东西”,忘了“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的古训,结果应验了。所以“晚上不说鬼”的禁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当然,讲这个故事的人一定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者,知道郑玄王弼学术之间的对立,竟至于需要鬼现身来解决。
虽然儒家主流思想中鬼是严肃的,是需要“敬而远之”的,但民间文学的鬼却不仅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有人的贪婪、猥琐、懒惰等缺点。最典型的要数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是对《幽明录》里一个故事的概括:有一个新死的鬼十分瘦小,遇到地狱里
肥肥胖胖的鬼同伴,很是羡慕,问他如何增肥。胖鬼告诉他:如果到人间吓一吓人,人们就会害怕,就会供奉祭品。你把这些祭品都吃了,就可以像我一样肥了。于是瘦鬼照着办,他到了一户人家,见家里有一口磨,于是就小跑着推了起来。他想以自己那看不见的身体推磨来显示灵力,逼主人献祭。但恰好这户人家是穷人,没钱买祭品,于是这个可怜的瘦鬼不仅没吃到便宜,还因为推磨而累得更瘦。在这个故事之前晋朝人鲁褒写过一篇《钱神论》,文章里有一句话叫“有钱能使鬼”,后来跟这个推磨的故事一合成,就变成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俗话了。
鬼虽然常常未能免俗,但也常常被人间道德所约束甚至感化。其实鬼也是人变的,鬼与人之间并没有“心灵”的鸿沟。《幽明录》里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鬼向一个人他的更牛,威胁说如果不给,老婆就会死,那人偏偏不给,于是老婆死了。鬼又要挟道如果不给,儿子就会死,那人仍然不给,于是儿子死了。鬼再次要挟:如果不给,你本人就会死。那人还是不给。鬼被这个人的倔强和骨气折服,于是坦白说:其实你的妻子和儿子都是阳寿已尽,不管给不给牛他们都会死。但你坚决不给还是很有种!你是个有福的人,能活到80岁。后来这个人果然天年善终。其实这个故事很像《左传》里太史四兄弟的故事:齐国崔杼弑君后威逼史官篡改历史,隐匿自己恶行,但史官四兄弟都拒不执行,老大老二老三都被崔杼杀死,老四
鬼虽然常常未能免俗,但也常常被人间道德所约束甚至感化。其实鬼也是人变的,鬼与人之间并没有“心灵”的鸿沟。《幽明录》里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鬼向一个人他的更牛,威胁说如果不给,老婆就会死,那人偏偏不给,于是老婆死了。鬼又要挟道如果不给,儿子就会死,那人仍然不给,于是儿子死了。鬼再次要挟:如果不给,你本人就会死。那人还是不给。鬼被这个人的倔强和骨气折服,于是坦白说:其实你的妻子和儿子都是阳寿已尽,不管给不给牛他们都会死。但你坚决不给还是很有种!你是个有福的人,能活到80岁。后来这个人果然天年善终。其实这个故事很像《左传》里太史四兄弟的故事:齐国崔杼弑君后威逼史官篡改历史,隐匿自己恶行,但史官四兄弟都拒不执行,老大老二老三都被崔杼杀死,老四
同样不执行,崔杼无奈,只好放了老四。鬼和恶人在人的德性面前都不得不收敛和心折,这说明道德的力量正如《诗经》大序里说的一样,是可以“惊天地,动鬼神”的。
也正因为鬼与人的这种异质而同构的特性,所以人们对鬼神也渐渐从害怕到不怕甚至斗争。毛在建国后曾让何其芳等人编写《不怕鬼的故事》,而干宝《搜神记》中著名的《宋定伯捉鬼》更是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里讲一个大诗人阮籍的故事。阮籍有一次晚上点灯读书,见到了鬼,他连忙一口气把灯吹灭,但他灭灯的原因并不是怕鬼,而是“耻与鬼争光。”在阮籍看来,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除了吓人就没有别的本事。因此,对鬼的态度便从战略上蔑视发展为耻与为伍,进而连秉烛西窗都成了此生的污点,竟至于灭之犹恐不及,这恐怕只有魏晋名士才有这种气概。20世纪诗人聂绀弩,在经历了人生和国家的浩劫后,写下了“哀莫大于心不死,名曾羞与鬼争光”的诗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当然,人鬼同构的思想,演绎得最多的还是人鬼之间的爱情,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霍小玉、聂小倩的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在新时期被搬上电视电影屏幕,更是留下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以至于大作家宁财神这个笔名都要和《聊斋聂小倩》的男主角宁采臣谐音。这些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里再讲述就难免陈言务去之讥了。其实这些人鬼恋的故事,体现的与其说是民间对神秘界的猎奇,不如说是对人伦关系的扩充,对天人关系的
也正因为鬼与人的这种异质而同构的特性,所以人们对鬼神也渐渐从害怕到不怕甚至斗争。毛在建国后曾让何其芳等人编写《不怕鬼的故事》,而干宝《搜神记》中著名的《宋定伯捉鬼》更是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里讲一个大诗人阮籍的故事。阮籍有一次晚上点灯读书,见到了鬼,他连忙一口气把灯吹灭,但他灭灯的原因并不是怕鬼,而是“耻与鬼争光。”在阮籍看来,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除了吓人就没有别的本事。因此,对鬼的态度便从战略上蔑视发展为耻与为伍,进而连秉烛西窗都成了此生的污点,竟至于灭之犹恐不及,这恐怕只有魏晋名士才有这种气概。20世纪诗人聂绀弩,在经历了人生和国家的浩劫后,写下了“哀莫大于心不死,名曾羞与鬼争光”的诗句,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当然,人鬼同构的思想,演绎得最多的还是人鬼之间的爱情,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霍小玉、聂小倩的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在新时期被搬上电视电影屏幕,更是留下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以至于大作家宁财神这个笔名都要和《聊斋聂小倩》的男主角宁采臣谐音。这些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里再讲述就难免陈言务去之讥了。其实这些人鬼恋的故事,体现的与其说是民间对神秘界的猎奇,不如说是对人伦关系的扩充,对天人关系的
理解,对自然秩序的合理想象。毛说《聊斋》一书是“借鬼狐说教”,这一评价可谓吃透了古人,因为古人向来有“圣人神道设教”的传统。其实记录了《董永卖身葬父》故事的《搜神记》同样也是“借神鬼说教”。须知编《搜神记》的干宝并不是蒲松龄式的失意文人,他是东晋史学家和思想家,著有记录晋朝历史的《晋纪》和政治哲学论《晋武革命论》。《搜神记》里记录的许多孝子孝女感动鬼神然后人鬼(神)相恋的故事,还有被录入《二十四孝》的《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的故事,其实也是对晋朝“以孝治天下”政策的一种图解。这些民间鬼故事经历了精英的整理和升华,它的神秘意味便升华为道德意味,它的鬼神彩便具备了人的彩,这也就是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说的“儒学使宗教变成了诗。”这个“诗”当然不是诗词歌赋的诗,这个“诗”更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表达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这种“可能发生”也即是一种理性的必然,宗教变成“诗”其实就是德国大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评价中国先秦思想时所说的“理性化”。如果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敬鬼神而远之是一种消极的理性化,那么东晋时期把民间鬼神传说改造和吸纳进儒家道德谱系和文化谱系,则是一种积极的理性化,而且这种理性化不露痕迹,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对儒学的包容性叹为观止。
那么,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鬼神呢孔子的“敬而远之”,毛的“不怕鬼”,其实都各有道理。两千年前的荀子,对于祭祀和鬼神这一类看起来可有可无,
那么,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鬼神呢孔子的“敬而远之”,毛的“不怕鬼”,其实都各有道理。两千年前的荀子,对于祭祀和鬼神这一类看起来可有可无,
若有若无的事物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对于那些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存在,君子将它们理解成一种必要的文化,理解为一种教化民众维护秩序的政治智慧,也理解为人区别于禽兽的高贵性所在,而无知民众则将它理解为真实存在的灵异来迷信,却不懂得真心敬畏、努力修德。所以笔者以为,对于鬼神的正确态度,敬是必须的,不怕也是必须的,在“敬而远之”的基础上还应该“畏而不怕”,鬼神固然不可怕,甚至不存在,但我们仍然必须心存敬畏。须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倘无敬畏,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难免无恶不作。鬼神的意义,一是给我们历史感,让我们不忘先人的遗泽,在追思中自勉、自强,不堕家声,不忝所生,传承高贵,恩泽后世;鬼神的另一种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敬畏感,让我们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这种“人鬼和谐”中开出人与历史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或许是新时代“鬼节”的意义所在。
中元节不能做的事禁忌
中元节不能做的事禁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