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习俗
祭灶的习俗
到了阴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各地便陆续过小年了,即所谓祭灶。这是春节前最重要的节日,从这天开始,就算开始“过年”了,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浓浓的年味。所以古往今来,民间都很重视祭灶节。
祭灶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存在,《礼记·祭法》称,“王为姓立七祀”,其中就有祭灶,说明在先秦时代,祭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祭祀项目和活动之一,马虎不得,万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告黑状,那就麻烦了。正因为怕灶神,所以过去家家都很重视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其实就是讨好灶神,取悦灶神,让他心情愉快地上西天“汇报工作”,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贿赂现象在民俗学上的反映。
图:祭灶
祭灶的日期各地并不一致,但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为主,即所谓“金三银四”;也有少
数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这便是“官三民四旦家五”一说。据明代《北京岁华记》,北京人多在二十三日“祀灶”,这与皇城根儿多官宦之家有关。而像我老家苏北泗阳这类小地方,祭灶日则不集中,据民国《泗阳县志》,当地既有二十三祭灶,也有二十四行祀,但如果说谁家二十五祭灶,就是骂人了,因为“官三民四二十五”。
但是,不论选在哪一天过小年,有一个“潜规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让女人主祭,各家都会心照不宣地执行,即所谓“女不祭灶”。
“女不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宋诗人范成大《祭灶词》中写道——
古傅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北方小年有啥风俗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词将南宋时期民间祭灶的情形交代得十分清楚,其中就提到“女儿避”。这证明,至少在南宋,祭灶时便要求女人回避了。为什么不能让女人祭灶?一般认为,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个很有范儿的小白脸,用今天的话来说,灶神是位美男子、帅哥。
试想,一个女人拜到在如此对异性有绝对杀伤力的男人脚下,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女人出轨的兆头么?
图:灶神
我认为这是过去民间“性禁忌”的一种外延,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礼俗在祭祀活动中的应用。同样,与“女不祭灶”相对应的——“男不拜月”,也是这个原因,月神嫦娥是个绝美女,一个纯爷们儿向漂亮女子献殷勤,怀的是什么念头,便不言而喻了。
“女不祭灶”到底实行于何时?说法不一,反正很有历史了。但到宋代被进一步强化,则是事实。这又是什么原因?我对比、分析了相关史料,发现这很可能与避“扒灰”之嫌有关系。
“扒灰”是过去公公与儿媳妇通奸、搞家庭的俗称,据说此词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弄出来的:他的傻儿子病死后,他与年轻守寡的儿媳妇勾搭成奸。王安石勾搭儿媳妇很有一手,传他当时写了一首情诗,埋在儿媳妇经常上香的香炉灰下面,儿媳妇从灰中扒出后和诗一首,也埋于其中。王安石扒出后知道儿媳妇心已有意,夜里偷偷地摸进了儿媳妇的闺房。
有关王安石“扒灰”的版本很多,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其政治对手抹黑,实际上王安石作为高官是很怕弄出绯闻来,不只如此还担心门风被弄坏,为防止儿媳妇年轻守不住,红可出墙,在儿子死后,他专门在后院给儿媳妇盖房另居,翁媳分开以避嫌。时常还悄悄监视儿媳妇的行
为,这让儿媳妇产生了误会,遂在墙上题写“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觉得不妥,便将诗句擦掉,因为是灰墙,时人笑称是“扒灰”。
图:民间结婚闹喜,还会以“扒灰”拿公公开玩笑(图源网络)
但据清在王有光《吴下谚联》一书中考证,将王安石与“扒灰”联系起来,实是一个误会:“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虽然王安石扒灰一说真伪不辨,但却让后世女人多了顾忌,女人此后更不方便祭灶了。范成大《吴郡志》说“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预”说的就是这种风俗现象。到了明代,对祭灶的要求更严,《帝京景物略》称“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