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永嘉四灵绝句全集
【收藏】永嘉四灵绝句全集
南宋末年的诗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种倾向。⼜称“永嘉四灵”,指南宋4位浙江永嘉籍诗⼈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因四⼈家号中都有⼀“灵”字,故名。该派写诗专攻近体,尤其是五律,并以晚唐姚合和贾岛的创作为依据来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做法,在⼀定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专在书本上材料的习⽓。
“四灵”地位不⾼,⽣平经历曲折坎坷。与这种经历相关,他们的诗作多写琐细的⽇常⽣活,注重抒发主观情感体验,描写⼭⽔⼩景及其闲情野趣,尚⽩描、忌⽤典,诗风清瘦野逸,以平和冲淡见长。四灵诗歌主张归宗晚唐,其中⼜主要是崇尚贾岛与姚合的诗体及艺术追求,其旨趣在于对苦吟审美情趣的追求。贾岛,姚合是有名的“苦吟派”诗⼈。两⼈都有着⾮常认真的创作态度,他们所要追求达到的审美效果即是苦吟的⼿段达到平淡⾃然的境界。其中,甚⾄有刻意追求险急幽僻的意象的⽬的。⽽作为贾姚⼆⼈的后学,四灵并没有像他们那样执迷于幽僻的⽣字与怪奇的意象,⽽是以此为⼿段达到他们所要追求的平淡⾃然的诗意境界。
徐玑25⾸
徐玑也是⼀位雕章琢句的苦吟诗⼈。他曾说:“昔⼈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精也。近世乃连篇累牍、汗漫⽆禁,岂能名家哉!”(见叶适《徐⽂渊墓志铭》)这,似乎也可以看成是四灵的⼀个苦吟的理论纲领。徐玑的这⾸《新凉》写江南夏末新凉。⾸句主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表现新凉——⽔满秧齐、⽔清叶绿,⽽凉意便⾃然⽽⽣。次句⼀“穿”字、⼀“低”字,颇见雕琢之⼯。⽽后两句则突出了⼈与黄莺都因爱新凉⽽形成的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过九岭(宋·徐玑)
断崖横路⽔潺潺,⾏到⼭根⼜上⼭。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也在云间。
题陈西⽼画蜀⼭图(宋·徐玑)
壁⽴青⼭带峡溪,閒云尽⽇⾃⾼低。知他春树深多少,应有清猿在⾥啼。
夜凉(宋·徐玑)
夜凉扶杖出⼭斋,⾝似孤云倚⽯崖。吟就不知⼭⽉晓,清风满⾯落松钗。
春⾬其⼀(宋·徐玑)
断桥横落浅沙边,沙岸疏梅卧晓烟。新⾬涨溪三尺⽔,渔翁来觅渡船钱。
  其⼆(宋·徐玑)
柳著轻黄欲染⾐,汀沙漠漠草菲菲。晓风吹断寒烟碧,⽆数鸳鸯溪上飞。
夏⽇閒坐(宋·徐玑)
⽆数⼭蝉噪⼣阳,⾼峰影⾥坐阴凉。⽯边偶看清泉滴,风过微闻松叶⾹。
丹青阁(宋·徐玑)
翠霭空霏忽有⽆,笔端谁著此⼯夫。溪⼭本被⼈图画,却道溪⼭是画图。
移官南浦作(宋·徐玑)
簿领初为建⽔栖,移官南浦⼜沈迷。溪⼭转处⼈烟隔,惟有黄鹂⼀样啼。
秋⾏⼆⾸其⼀(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閒傍柳边⾏。⼩溪清⽔平如镜,⼀叶飞来细浪⽣。
  其⼆(宋·徐玑)
红叶枯梨⼀两株,翛然秋思满⼭居。诗怀⾃叹多尘⼟,不似秋来⽊叶疏。
建剑道中(宋·徐玑)
云麓烟峦知⼏层,⼀湾溪转⼀湾清。⾏⼈只在清湾⾥,尽⽇松声杂⽔声。
⾈过⽔⼝作(宋·徐玑)
⾈⾏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百⾥溪平似掌,⼀帆风⾊到怀安。
新凉(宋·徐玑)
⽔满⽥畴稻叶齐,⽇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影⾥啼。
新春喜⾬(宋·徐玑)
农家不厌⼀冬晴,岁事春来渐有形。昨夜新雷催好⾬,蔬畦麦垄最先青。
春晚(宋·徐玑)
午风庭院绿成⾐,春⾊⽅浓⼜欲归。蝌蚪散边荷叶出,酴醾⾹⾥柳绵飞。
漳州圆⼭(宋·徐玑)
轻烟漠漠雾绵绵,野⾊笼青傍屋前。尽说漳南风⽔好,众⼭围绕⼀⼭圆。
古陵桥(宋·徐玑)
西桥西岸柳成丝,春去春来岁岁同。偶被东风吹落絮,⼜随流⽔过桥东。
新秋(宋·徐玑)
新秋⼀⾬洗林关,晚⾊清澄满望间。风静⽩云横不断,⼭前⼜叠⼀重⼭。
五⾥牌边(宋·徐玑)
路绕⼭根⽯磴斜,⼩桥流⽔树交加。柴门半掩⽆⼈到,五⾥牌边三四家。
书同安旧酒家壁(宋·徐玑)
榕阴绿满驿程边,驻马难寻旧圣贤。只有好⼭横迥野,不论朝暮带轻烟。
赵师秀16⾸
赵师秀被推为四灵之冠,在四灵中声望地位最⾼。赵师秀与其他三个⼈⼀样,在炼句炼字上是很下⼯夫的。他⾃称:“⼀篇幸⽌有四⼗字,更增⼀字,吾未如之何!”可见其苦吟之状。七绝不是赵师秀的专攻,但却常有惊⼈之作。第⼀⾸《数⽇》可见⼀斑。“独、寒、苦、孤、冷、病”是四灵
诗歌中最常⽤的字,赵师秀在《数⽇》中以病夫⾃况,也是常理。此诗虽写景,却“⼀切景语皆情语”,主体形象极为突出。前两句⾃诉凄凉处境,后两句却笔锋⼀转,豁然开阔。全诗颇可
见“野逸清瘦”之风。“林疏放得遥⼭出”,⼀“放”⼀“出”,神采飞扬,虽是刻意为之,却也⽆痕⽆迹,是苦吟中难得的佳作。
《约客》是赵师秀得意之作,各种宋诗选本⼀般都会选⼊此篇。钱钟书先⽣的《宋诗选注》选此篇,并有注⽈:“陈与义《夜⾬》:‘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就见得拉扯做作,没有这样⼲净完整。”此诗⼊句便佳,梅⾬时节,蛙鸣处处。这样寂寥的晚上,约⼀位朋友来下棋,是很有诗意的。⽽事实⼜是友⼈应约⽽未⾄,此时,窗外⾬声、蛙声响成⼀⽚,⽽房内主⼈则棋⼦闲敲灯花落——这⼀切更为这百⽆聊赖的夜晚增添了⽆穷的惆怅之感。全诗意境优美,琢语轻灵,是诗中的七绝佳作。⽽最为⼈所称道的是末句“闲敲棋⼦落灯花”,⼲净隽永,
⽽“敲”字与“落”字更是极为⼯整、有韵味,传神。
四灵中类似上述的佳作委实不多,⼤都平淡⽆奇,然⽽诗中的警句却有不少,这也正是所谓
的“有句⽆篇”。许多⼈把它作为四灵的“通病”,通病也是⼀种“病”。这正是四灵所共同追求的苦吟审美情趣所造成的。
数⽇(宋·赵师秀)
数⽇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出,⼜被云遮⼀半⽆。
⽟清夜归(宋·赵师秀)
岩有未有桂花开,观⾥闲寻道⼠来。微⾬过时松路⿊,野萤飞出照青苔。
池上(宋·赵师秀)
朝来⾏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树⽊犀供夜⾬,清⾹移在菊花枝。
题四圣观□道⼠诗卷(宋·赵师秀)
⼀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游⼈只是游晴昼,烟⾬朝昏尽属君。
⽩⽯岩(宋·赵师秀)
谁炷清⾹礼少君,数声⾦磬梦中闻。起来闲把青⾐袖,裹得栏⼲⼀⽚云。
再过吴松(宋·赵师秀)
江边⽆处觅天随,⼜趁斜阳过渺瀰。远爱柳林霜后⾊,⼀如春⾄欲黄时。
⼭路怀翁卷(宋·赵师秀)
困尝苦茗不论杯,天⽓才晴⼜有雷。寂寞⼩亭看草坐,晚风时复堕青梅。
采药径(宋·赵师秀)
⼗载仙家采药⼼,春风过了得幽寻。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阴。
午困(宋·赵师秀)
午困因书⼜见寻,⾃添茶⿍候微吟。病⾝未觉春风暖,柳⾊⽆端⽇⽇深。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中⼦⼭作(宋·赵师秀)
城郭经寒近佛⽣,偶来⾼顶作⼭⾏。⽵房冷落⽆僧在,独倚阑⼲听晚莺。
宿国清(宋·赵师秀)
残灯吹了闭禅关,风约孤萤落砌间。本为饮茶妨睡早,强寻诗句拟寒⼭。
德安道中(宋·赵师秀)
峰头不住起云烟,野⽔纵横尽⼊⽥。定是⼈家蚕事末,道傍桑叶⼩如钱。
杜鹃(宋·赵师秀)
三⽉江头花正开,啼教花⽚委青苔。若嫌此地⾮君⼟,今度归时莫要来。
楼上(宋·赵师秀)
晓⾬微微洒物华,牵⽜初发傍墙花。数声野鹤⽆寻处,只在楼西有⽵家。
北户(宋·赵师秀)
晓开北户得新晴,⽊末犹横⼀两星。满地绿苔看不见,细花如雪落冬青。
永春路(宋·徐玑)
路⾏僻处⼭⼭好,春到晴时物物佳。秀⾊连云原上麦,清⾹夹道刺桐花。
秀峰寺(宋·徐玑)
篮舆晚泊近岩隈,精舍门临古道开。僧⼦相逢便相识,⼗年三过秀峰来。
连江官湖(宋·徐玑)
众⼭围绕渌团圆,官⽊参差古道边。⾏尽浓阴全不了,⼀湖飞⾬带轻烟。
九⽇上怀古堂(宋·徐玑)
⼭前事迹古来多,风⾬尘埃竟若何。惟有⽩⾐秦处⼠,数篇佳句不曾磨。
湖(宋·徐玑)
拾得柔条弄浅波,清风吹断采莲歌。⼜移⼩艇前汀去,莲叶稠时柳叶多。
翁卷18⾸
翁卷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之⼀,他曾有“病多怜⾻瘦,吟苦笑⾝穷”(《秋⽇闲居呈赵端⾏》)之句⾃况。此诗写秋⽇出游望中之景,闲淡灵动,野趣盎然。起⾸两句平淡⽆奇,⽽后两句却有突如其来的美感,令⼈拍案叫绝。“闲上⼭来看野⽔”,可见前些时⽇已有秋⾬来访,但诗⼈不直接写所看到的野⽔情态,⽽是笔锋⼀转,道“忽于⽔底见青⼭”,使⾬后⼭塘野⽔溢满,波光粼粼的情趣不⾔⽽喻。构思妙绝,颇见⽴意炼句之⼯。
西风(宋·翁卷)
⼀处西风⼀处愁,⼜逢鸣雁在沧洲。芙蓉不分秋萧索,⽃拆繁红满树头。
雁池作(宋·翁卷)
包家门外柳垂垂,摇荡春风满雁池。为是城中最佳处,每经过此⽴多时。
舍外早梅(宋·翁卷)
⾏遍江村未有梅,⼀花忽向暖枝开。黄蜂何处知消息,便解寻⾹隔舍来。
冯公岭(宋·翁卷)
乱峰千叠拂云霓,辐合坑崖⽴似梯。曾向括州州⾥望,众⼭却是此⼭低。
东阳路傍蚕妇(宋·翁卷)
两鬓樵风⼀⾯尘,采桑桑上露沾⾝。相逢却道空⾟苦,抽得丝来还别⼈。
⼭⾬(宋·翁卷)
⼀夜满林星⽉⽩,且⽆云⽓亦⽆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落⾬来。
寄⼭⼈徐灵晖(宋·翁卷)
只隔烟霞数⾥间,本期还往共幽闲。宁知逸⽻飞相背,我⼊⼭来君出⼭。
还家夜同赵端⾏分韵赋(宋·翁卷)
莫怪繁霜满鬓侵,半年长路⼏关⼼。还家点检家中物,依旧清风在⽵林。
东湖⾏(宋·翁卷)
湖⽔添时宿⾬晴,野禽⽆处不春声。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观落花(宋·翁卷)
才看艳蕾破春晴,⼜见飞花点点轻。纵是闲花⾃开落,东风毕竟亦⽆情。
寄张季思(宋·翁卷)
荆吴中隔万⼭遥,那得相逢话寂寥。长忆梅花好时节,访君船泊古枫桥。
题东池(宋·翁卷)
⼀池寒⽔绿粼粼,池上初梅⽩未匀。谁念酒旗飞动处,唐朝曾住作诗⼈。
秋怀(宋·翁卷)
不管秋天阴复晴,秋怀何处不凄清。江城⼏夜⽆佳⽉,亦有新诗对⾬成。
野望(宋·翁卷)
⼀天秋⾊冷晴湾,⽆数峰峦远近间。闲上⼭来看野⽔,忽于⽔底见青⼭。
南塘即事(宋·翁卷)
半川寒⽇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渔⼦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落拗罾船。
春登南昌城(宋·翁卷)
独⽴⾼城四望低,望中⽆物不堪题。欲知春事⼏深浅,芳草青青犹未齐。
悼旧呈赵紫芝(宋·翁卷)
忆向城南共说诗,⼭民与我定相随。如今独来还独往,此恨除君⼈不知。
乡村四⽉(⼀作范成⼤诗)(宋·翁卷)
绿遍⼭原⽩满川,⼦规声⾥⾬如烟。乡村四⽉閒⼈少,才了蚕桑⼜插⽥。
徐照23⾸
(? —1211年)字道晖,⼜字灵晖,号⼭民,永嘉⼈,终⽣布⾐,未尝仕进,家境清寒,贫困潦倒,⼀
⽣有三好:嗜苦茗,有“⼿烹⼝啜⽆时”之说;游⼭⽔,有“穿幽透深,弃⽇留夜”之名;喜吟咏,有“天教残息在,安敢废清吟”之作。他的诗作“清瘦不俗,故亦能⾃成丘壑”,“数鳞新柳串,⼀笛⼩⼉吹”,“梅迟思闰⽉,枫远误春花”等。仍为后⼈传诵。⽐之其他三⼈,徐照诗中多⼀些切近现实,反映民⽣疾苦的诗章。如《促促词》:“丈夫⼒耕长忍饥,⽼妇勤织长⽆⾐。东家铺兵不出户,⽂为节级⼉抄簿。⼀年两度清官⾐,每⽉清⽶⼀⽯五”。反映东西两家的歌哭,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当是他⼀⽣贫穷,较接近下层社会⽣活所致。徐照死后,赖朋友聚钱为营葬,叶适为其作《徐道晖墓志铭》。遗有《芳兰轩诗集》。
渔者(宋·徐照)
瑟瑟风吹鬓发飞,⾃将莎草补蓑⾐。⼩船撑⼊芦花去,家在溪边多不归。
观所养鸂鶒(宋·徐照)
⼀⾝⽂采异常流,却使闲⾝不⾃由。永⽇翠笼相并睡,岂⽆魂梦到沧洲。
柳下闻蝉(宋·徐照)
晚凉多处听蝉声,齐⼥当年变化成。不合著⾝杨柳上,也令千古动离情。
题赵运管吟篷(宋·徐照)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半在船篷。
和翁常之(宋·徐照)
⼋尺蕲州桃⽵簟,坐来疑是⽔侵裳。垂杨叶下闲吟久,⼜与鸣蝉共晚凉。
桃花岭(宋·徐照)
诸岭桃花岭最⾼,冰枯泉脉草⾝⾼。四⼭相并疑⽆⽇,若是南⼭雪不消。
⾈上(宋·徐照)
⼩船停桨逐潮还,四五⼈家住⼀湾。贪看晓光侵⽉⾊,不知云⽓失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