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特定人膳食指南
特定人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根据这些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特制定了相应的膳食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导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膳食,婴幼儿合理喂养和辅助食品的科学添加,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在身体快速增长时期的饮食,以及适应老年人生理和营养需要变化的膳食安排,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目的。
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为 14.3%、7.8%和 2.5%,以 6个月以内婴儿最低,l 岁~2 岁组幼儿最高,并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0 岁~6 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 3.4%和 2.0%,并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国 0岁~6 岁儿童是一个重要的体,关系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才储备。我国 4 个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 71.6%,6个月时仍在吃母乳儿童的比例为 84.3%,一岁以后 42.6%,两岁时19.2%。在我国过早添加辅食与添加不及时两种不合理情况同时存在。5岁以内儿童贫血仍是一个突出的营养问题,患病率高达 l8.8%;3 岁~7 岁儿童维生素 A缺乏率明显高于学龄组儿童。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关系到成人慢性病的发生发
展。因此,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喂养和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的指导,将有助于顺利成功地过渡到进食成人食物阶段。
0 月~6 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出生后 6个月内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只要能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就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对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婴儿配方(奶)粉喂养,不宜用非婴儿配方(奶)粉或液态奶直接喂养婴儿。
一、纯母乳喂养
【提要】母乳是 6 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 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 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能悉心护理婴儿,并可促进母体的复原。同时,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应首选用纯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 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 6 次~8 次以上。最少坚持完全纯母乳喂养 6 个月,从 6 个月龄
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最好能到 2 岁。在4 个月
~6 个月龄以前,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说明】
1.0 月~6 月龄婴儿的生长特点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一般为3.0kg(2.5kg~4.0kg)。出生后头几天因尚未适应宫外环境。通过喂养进入体内的水分不足以补偿丢失的水分。因而引起体重生理性下降。体重下降值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并于生后 7 天~10 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保持高速增长。前 6 个月的要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 0.6kg,在头 4 月~6月龄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 2 倍。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 50cm,在 1 岁时增长约 50%,达75cm。身长是反映骨髓系统生长的指标。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为 34cm。
2.0 月~6 月龄婴儿的消化和排泄功能发育
新生儿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尚未健全。唾液腺发育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口腔内黏
膜干燥易受损。同时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4月龄后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增强。从 6 个月龄起,婴儿逐渐可以吃些软质的食物。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胃贲门的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因此在吸饱奶后受振动易溢奶。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 正常足月儿胃容量约为 25mL~50mL,到出生后第 10 天时可增加到约 100mL,6 个月约为200mL。胃液和胃酸的分泌量也较少,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低,胃排空延迟。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胰淀粉酶在 4月龄后才达一定的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但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较好。新生儿期的肾脏结构不成熟。肾小球的滤过率仅为成人的1/4~1/2,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及酸碱调节功能也较弱。尿的浓缩能力、尿素及钠的排除能力有限。因此,人工喂养时如果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钠)摄入过多,易发生水肿及血中尿素升高。
3.0 月~6月龄要儿的脑和智力发育
人的智力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龄越小,脑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出生时脑重约 370g,
出生后到 6 月龄时脑重增加一倍, 达 600g~700g, 2岁时达 900g~1200g, 7 岁时已接近成年人的脑重。脑神经细胞的主要分化增殖在 3 岁时已基本完成,即 3 岁之前是脑细胞数量的增长期,3岁后脑细胞数量一般不再明显增多,主要是脑细胞的重量和体积增大或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在 3岁前的婴幼儿期,脑细胞处于快速分化增殖期,合理的营养供给对脑和日后智力的发育特别重要。
4.什么叫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指在生后 6 个月内完全以母乳满足婴儿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需要的喂养方式。在母乳喂养中,可能例外的是使用少量的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 D和维生素 K。除母乳之外,仅给予水或其他非营养液体(不含能量和营养素)的喂养方式为基本纯母乳喂养。
5.为什么喂养 0月~6 月龄婴儿要首选母乳
人类的乳汁含有人类生命发展早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这是人类生命延续所必需,是其他任何哺乳类动物的乳汁无法比拟的。母乳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母乳中的蛋白质最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所含蛋白质低于牛奶,约 1.1g/dL,仅为
牛奶的1/3,但母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 60:40,而牛乳中为 18:82。在乳清蛋白中,母乳中以a‐乳清蛋白为主,易于消化吸收,且氨基酸组成平衡。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多,为婴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
(2)母乳中的脂肪丰富, 且含有丰富的脂肪酶, 可帮助消化脂肪, 比牛乳脂肪更易于消化与吸收。母乳不仅含有短链、 中链及长链脂肪酸,而且还含有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3)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牛乳高, 不仅提供婴儿能量,而且它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母乳中的矿物质含量比牛乳更适合婴儿的需要。由于婴儿肾脏的排泄和浓缩能力较弱,食物中的矿物质过多或过少都不适于婴儿的肾脏及肠道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会导致腹泻或增加肾脏的溶质负荷。母乳的渗透压比牛乳低,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要。
母乳中的钙含量比牛乳低,但钙磷比例适当,为 2:1,有利于钙的吸收,而牛乳中过高的磷会干扰钙的吸收。铁的含量母乳与牛乳接近,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高达50%,远高于牛乳。母乳中的锌、铜含量也高于牛乳,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买什么奶粉比较好(5)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营养状况的影响,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的维生素 A。母乳的维生素 A、维生素 E 及维生素 C一般都高于牛乳,而且维生素 E 往往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出现。在对牛乳加热过程中,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可遭到破坏,而在人乳中则无此弊病。母乳中的维生素 K 低于牛乳, 故孕期母体摄入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有一定意义, 例如摄食深绿的蔬菜。乳母如果日光照射少而食物中维生素 D 摄入量又不足时, 母乳的维生素 D不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需额外补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