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论“物相杂成文”
钱钟书论“物相杂成文”
钱钟书《管锥编-周易正义》第二十七则
钱钟书论“物相杂成文”
文/周敏
《管锥编-周易正义》第二十四则,正标题是《系辞(八)》,副标题是《物相杂成文》。
“物相杂成文”是什么意思呢?
看一下钱钟书引述的刘熙载《艺概》,或可知晓:
“《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国语》:‘物一无文’。徐锴《说文通论》:‘强弱相成,刚柔相形,故于文:人、乂为文’。朱子《语录》:‘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为文者盍思文之所生乎?”又曰:
“为文者盍思文之所生乎?”这句“为文者”系指写文章的人。
由此推理,“物相杂成文”的“文”指文章,“物”指文章的内容,即构成文章的材料,“相杂”应该是指文章若干材料的交织、组合。
【物一无文】
《国语》:“物一无文”。我们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以有血有肉、血肉丰满为文章上乘。
对文艺作品来说,材料就是题材。进入作者视野并被其采撷的全部生活现象,谓之素材,经过作者加工写进作品的内容就是题材。
对论说文来说,材料就是论据。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论文,材料都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刘勰以人的感官打比方,眼之所见,由红、黄、蓝、白、黑五构成彩;耳之所闻,由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乐曲;心之所感,由喜、怒、哀、乐、怨五性构成情志。五杂糅才构成彩花纹,五音谐调才形成动听的音乐,五性抒发才成为美好的辞章。刘勰强调文章材料应象人的感觉和心灵一样丰富多彩。
本则中,钱钟书援引《系辞》、《国语》和徐锴、朱熹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材料单一是不能支撑一篇文章的。
独木不能成林,其理皎然。
既然“物一无文”,那么,怎样才能构成一篇文章呢?
回答一:【两物相对待,故有文】
朱熹说:“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徐锴说:“强弱相成,刚柔相形”。合起来理解,构成一篇文章需“两物相对待”,即至少要有两项内容,且“强弱相成,刚柔相形”,即有主有次,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刚有柔,有强有弱,缺一不可。
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
此文的目的是赞美故都的秋。作者是如何写的呢?
郁达夫不是单纯地描写故都秋天的风景,说故都的天、地、山、水如何明净、如何高远、如何清丽,而是从头到尾将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相比较,用南方的秋来陪衬、烘托古都的秋,把故都的秋、秋味、秋的意境和姿态充分、饱满地表现了出来。大家如果将《故都的秋》寻来读一下,便可知道,剔除关于南方的秋的描写,单一地写故都的秋,是难以成文的。看过郁达夫将南方的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会对“两物相对待”产生会心的领悟。
回答二:【以“一”为真宰,用夫“不一”,则杂而不乱,一而能多】
朱熹认为文章材料有“两物相对待”,便可相辅成文。刘熙载指出,文章材料不限于“两物相对待”,可以更多:“曰‘杂’曰‘不一’,即所谓‘品繁殊,目悦心娱’”。
但文章材料一多,就有叙述的先后顺序、详略疏密等材料安排问题,就会牵涉到文章的结构和层次。作家法捷耶夫认为:结构是一件“最大的复杂任务”。托尔斯泰也说过:“组织材料是最困难的任务:有时细节会使作家离开主题,有时相反,主要的东西没有体现到必要的形式中。”
对此,刘熙载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后人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盖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
这句话的“无一”不能理解成空洞无物,一点材料也没有。空洞无物不能成文,是不言而喻的,不值得特别强调。
“后人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紧接着的一句话是:“盖一乃文之真宰。”这里的“无一”是特指没有“真宰”。“物无一则无文”是说没有“真宰”不能成文。
那么,真宰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需要结合下文做出判断。
刘熙载说:“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古希腊人谈艺有言:“一贯寓于万殊”。在这里,“真宰”应该是文章的主旨,古人称主脑、立意,如今叫主题、中心思想,是作者写文的目的,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这样的“真宰”是无形的,它是作者头脑中的指导思想,它有可能不会作为文字段落凸显在文中,但它有可能隐含在所有文字材料中。
文章有“真宰”,所有材料都能为其所用;再多的材料由“真宰”来统帅、安排,就能够“杂而不乱,一而能多”。
刘熙载又说:“一与不一相辅成文”。在这里,“真宰”是有形的,它是写在文中的段落,是“一”,是体现文章主旨的核心材料。相对于作为真宰的“一”,其他材料就是“不一”,就是辅助材料。核心材料和辅助材料应相互补充,相互照应,相辅成文。
可见,刘熙载把文章的主旨和体现文章主旨的核心材料均视为文章的“真宰”。
文章的“真宰”可以作为有形的文字段落呈现为核心材料,也可以作为作者的主旨隐含在所有的文字材料中。
我以为,文章的主旨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主旨所有材料均是乌合之众,文章会杂乱无章。而文章没有核心材料是可能的,文章中的若干材料可能是同等重要的,分不出主次。
概括起来,本则强调文章的材料要丰富,不能单一。如果是两项材料,则要相辅成文,或相互映衬,或相反相成;如果多项材料并存,需立主脑,以“真宰”作统帅,方能布置得当,指挥若定;如果能在多项材料中确立核心材料,则其他辅助材料应服从核心,甘当陪衬和烘托。这是结构文章安排材料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是我学习本则的一点体会。
二〇一八年十月十二日
附录:《管锥编-周易正义》第二十四则。
二四 系辞(八)· 物相杂成文
《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按刘熙载《艺概》卷一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国语》:物一无文。徐锴《说文通论》:强弱相成,刚柔相形,故于文:人、乂为文。朱子《语录》: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为文者盍思文之所生乎?又曰:《国语》言物一无文,后人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盖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史伯对郑桓公曰: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见《国语·郑语》。曰不一,即所谓品繁殊,目悦心娱。刘氏标一与不一相辅成文,其理殊精:一则杂而不乱,杂则一而能多。古希腊人谈艺,举一贯寓于万殊Unity in variety)为第一义谛(the fundamental theory),后之论者至定为金科玉律,正刘氏之言一在其中,用夫不一也。枯立治论诗家才力愈高,则多多而益一,亦资印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