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字居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在通行本《论语》的二十篇中,共有十六篇出现了“仁”,计其出现次数,共有一百余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十几个字中就会出现“仁”,由此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仁陈淳在《北溪字义》中说:“仁是此心生理全体,常生生不息。故其端绪方从心中萌动发出来,自是恻然有隐,由恻隐而充及到那物上,遂成爱。故仁乃是爱之根,而恻隐則根之萌芽而爱又萌芽之长茂已成者也。观此,则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自可见得脉络相关处矣。”
《易•乾卦》中说“君子悌仁,足以长人。”
《礼•礼运》中说:“仁者,义之本也,順之体也。得之者尊。”
那么“仁”的本源究竟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仁”的内涵是什么,这里笔者试对“仁”的字形本源,以及“仁”字的发展与演变做个简单梳理,以期望能对“仁”的内涵有所把握。
“仁”字的字形本源
考察“仁”字的初始意义,最常见的是引用许慎《说文解字•人部》的说法:“仁,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从许慎《说文解字•人部》的说法入手,我们大致可以对“仁”的字形本源得出以下三种观点。
1、从会意字的角度,“仁”的字形本源可以理解为“相人偶” 这一道德观念上的意义。“仁”字是会意字,理解其意义的关键是其构形的右半边的“二”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这个“二”字的解释是:“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白奚认为,这一解释是建立在郑玄“相人偶”一说的基础上的。郑玄在《中庸》中的“仁者人也”一句之下注曰:“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郑玄以“相人偶”注“仁者人也”,则“以人意相存问”一句就不仅是在解释“仁者人也”之“人”是什么意思,而且也表明了“相人偶”的意义,即“相人偶”就是“以人意相存问”。“仁”字从人从二的构形,简单明了而又准确地表达和涵盖了“仁”这一道德观念的以上意义。我认为,“仁”字右边的“二”字表示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但并不是指数量上的两个人或人两个,而是指由此而发生的人际关系,即合耦或耦合的关系和意义。
2、从形声字的角度,通过分析“仁”字在郭店楚简的四种字形,“仁”的字形本源可以理解为早期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抽象。针对郭店楚简中的“仁”字字形,刘宝俊提出,“仁”字四形都应当是
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为“人”、“千”、“身”,它的形符则都是“心”。其中“仁”字中的“二”可能来源为“心”,是“心”的省文,“人、二”之“仁与“人、心”之“仁”或为同构异体字。刘宝俊认为,“心”符先简省为“=”,后变化为“=”,后人不明其来历,遂依讹体而认作表数的“二”,并曲解为“相人偶”和“兼爱”、“众爱”、“博爱”的思想道德意义。强调“仁”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表现为社会性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仁”字早期的形义遂湮没在儒家的道德光环之中。
3、“仁”字,古文或从尸,而“尸”在古代是祭祀活动的标志,所以“仁”的字形本源可以理解为古人“敬天法祖”思想的表达。谢阳举认为,“仁”起源于夏商周三代极重视的丧祭礼的活动。“仁”之古文从“尸”,其本源体现设尸是为了对神灵“尽心”的这种心性自发的表达.“仁”的意识产生于尸祭,源于“事死如事生”这种对祖灵尽哀尽敬的礼仪,“尸”与“人”在甲骨文中绝不是同一个字,从而否定“仁”字本源上与“人”相关的看法,肯定“仁”之本源与。尸”字有绝对关系,得出“从人二”的人相耦爱之内涵并非“仁”字本源,而是后起的衍生义的结论。
综上所述,“仁”的字形本源反映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基本样态,这里面包括了:人与人生活,以及人类的精神思想。
张萍认为:“仁”在字形本源上为“人”字分化而产生,右边部分为分化字区别符号,不再具有实际的意义,“仁”的内涵与“人”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联,由“人”而蕴含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进而上升为哲学意义上的概念。
“仁”字的发展与演变
郭沫若曾经说过:“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 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不出这个字, 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不出这个字。”(《孔墨的批判》,载《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阮元也认为:“仁”字不见于虞夏商周《书》及《诗》三《颂》、《易》卦交辞之内,似周初有此言而尚无此字……盖周初但写“人”字,《周官》礼后始造“仁”字也。郭沫若这一说法是提出的时间很早,在当时来说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后来的考古成果却在金文中发现了“仁”字。1974年,河北平山县发掘了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其中M1号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降休命于联邦,有厥忠臣碉,克顺克卑,无不率仁,敬顺天德,以左右寡人。”(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这是金文中迄今所见唯一的一个“ 仁”字,其时已是战国中期。
有人列举说甲骨文中已有了“仁”字(《殷墟书契前编》2卷19页的第1片卜辞中收有一个很像“
仁”的字),然而,许多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这片卜辞上下文字皆有残缺,其中这个很像“仁”的字也有残缺,而且构成这个字的左右两半边隔得比较开。有专家指出,这个字右边的“二”,实际上是一个“兆序”数字,并不是该字构形的一部分,因而这个字不可能是“仁”字。同时,甲骨文中的卜辞和记事辞所记的内容都很具体,都是说明一件件具体事,“目前还没有看出哪些字或词是属于概念性的,尤其是反映道德、伦理方面的。”(孟世凯《甲骨文中“礼”、“德”、“仁”字的问题》,《齐普学刊》1987年第1期)。
白奚认为:根据战国中山国墓葬的“发掘简报”公布,出土“中山王鼎”的古墓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310年左右据考古学家们的推定,郭店楚墓竹简的入葬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年上下,与中山王鼎的年代正相吻合。因此,“仁”字在先秦时期并不是只有一条单一的演变线索, 而是有着南北两条线索。南方的“仁”字以郭店楚简为代表, 北方的“仁”字则以中山鼎铭文的“仁”为代表,并出现了《说文》古文的变形。战国时代有南北两种构形的“仁”字在不同地域并行流传,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交叉的演变关系。秦统一之后通行的小篆“仁”字,以及相同写法的大篆“ 仁”字(高明编《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页),显然是北方一系,一直沿用至今,而南方一系则于秦统一文字后被废弃。
综上,“仁”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简单说来,仁反映了人与人和谐且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同时,仁本于心,是自我实在用力之实践;仁的实践体现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爱,而凭借这种爱的力量,人类得以为生命构建良好的生命环境,从而使得生命得以在理想的生命状态中存在成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