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家】儒家之「仁」
【儒道释家】
儒家之「仁」
仁者,亲也,亲切之谓也。亦即人与人相处,要有亲切和顺之心意。有了亲切和顺之心意,发于外则有爱人,敬人之行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亲,尊尊,长长,无不相偶之对待。君之于臣,臣之于君,父之于子,子之于父,夫之于妇,妇之于夫,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于我,我之于朋友,推而广之,之于众生,无不以亲切和顺相待。人皆有亲切和气之心,自然生出同情心。故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此恻隐之心,即仁之发端。仁者,天性之心德,居五伦之首,生生不息,无处不存,无微不至,流赋宇宙万物,上赋于天则清,下赋于地则灵,中赋于人则杰。天有恻隐之心,万物生焉,地有恻隐之心,万物育焉,人有恻隐之心,万物成焉。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仁为天赋之心德,生来既有,表现于外为勇。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坚固,有如如不动
之本性,人有如山之本性,即可见本来面目,易曰:「艮为山。」心如山之坚固而不动,方得见其本性矣。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为行仁之发端,为个人之修养,是为「内圣」之功夫。欲修「内圣」务得绝「三心」,去「四相」,扫「七情」,除「六欲」。何谓「三心」?曰:过去之心不可存,现在之心不可有,未来之心不可想。「三心」不绝,何以能关心猿,锁意马乎?心猿动,意马放,则心不专,心不专而「四相」生。何谓「四相」?曰我相,曰人相,曰众生相,曰寿者相。有了「四相」,则产生二心,有了二心,则有你我之分,有你我之分,则生出妒恨争斗之心,诽谤虚伪之言,藐视狂妄之形,自私自利,不仁不义,不尊师,不重道。
故曰:修身而后方能教人,自尊而后尊人,爱己而后爱人。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之道理也。何谓「六欲」?「六欲」者,,声,香,味,触,法也。「六欲」不除,六根不能清净,「七情」自生。何谓「七情」?「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七情」乱心田,心田乱,地狱近矣。
仁者,成人之谓也。仁人之心,常存成人成己之美德。君子学道,志在成人成己,爱人则爱
己,人忧吾亦忧,人喜吾亦喜,尔吾一体,同存仁心,谓之仁人博爱慈悲之德也。天赋之性,纯然无欲,在人曰良心。是故人之初也,性本至善,纯天理自然之道。心朗活泼。或随物应物,随声相和,随映,去则消,来则应,无挂无虑,无阻无碍,湛然无欲,及其长也,其心随欲而感,动之为情,触之为欲,此皆习性而道远矣。欲明己性之本然,则必先求此心,察此心之未发,无思无欲,而见仁人之心,而成仁人者乎。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此之谓也。践仁之方法,由内而外,层层实行,修己而达于待人接物,方见奇功。仁在修己为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勿视则邪见不生,勿听则淫心不起,勿动则妄行不作。邪,淫,妄之心不生,气则清,气清则神明,神明则心正,心正则身修矣。仁对人为爱人,爱人须有其顺序先后,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推己而后及人。由内而外,由亲而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达亲亲,仁民爱物,万物一体之心境也。仁在接物为居敬,人之心惟敬,敬则正,而天心常存,本性常明,是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事。心思无邪,常存专诚之心,以待人接物而穷其理,则万事成矣!
总而言之,欲臻仁之地步,必须完成五大美德,曰宽,恕,孝,慈,惠也。
仁仁:仁者,人之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之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而独存,则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已,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儒家仁之心德八德之谓也,「仁」,不仅是儒家所谓之「仁德心」,道家所谓之「善良心」,佛家所谓之「慈悲心」,耶家所谓之「博爱心」,回家所谓之「恻隐心」而已。
「仁」实有无上崇高,包罗万象之品格与道德。是故,仁者乐山,如山之清高,耸立于云端,青翠而不染尘,无欲念,不狂妄,胸怀豁达,虚心若谷,无所不容也。
所以,有仁德之君曰「仁王」,有仁德之人曰「仁人君子」。世之履仁者,必须有此心德,始能修到「仁」之极点,亦能表现「仁心」于无遗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