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孔孟之道虽博大精深,但其精髓均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发展。自古以来,中国历代贤达人才辈出,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也是其中的代表。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代表人物的事迹。孔子是如何“仁义礼智信”并以天下为己任的呢?
一、温良恭俭让
孔子的家族有五代五侯,在孔子时代,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孔子一生在齐国、卫国、宋国等国任过官或任过职,还曾做过司空、宰。孔子在这些地方都能尽职尽责、谦恭有礼;对待政敌则能宽容忍让,遇到困难时能迎难而上。正是由于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才使孔子能不断受到后人赞叹。“温良”是孔子给自己最好的评价。孔子认为应该“仁义礼智信”即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相对自由地位的人。孔子认为君子在其位、谋其政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孔子非常看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论语·里仁》)中所谓君子,就是指那些品德高尚、举止有礼且能为别人所称道而不居功的人。因为孔子这样宽厚而谦逊而又低调做人的品行和修养使得他深得儒家各阶层人们好评。
1、不争功。
孔子的父亲为他起名为子贡,孔子小时候经常帮助父亲做一些家务事,所以母亲给他取名为“孔丘”,意思是希望让子贡将来成为一个圣人。“子之道”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君子之道,孔子认为君子是指能为民造福而不居功的人。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有的国家遭受内乱、有的国家因为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略而战败或被迫战死。由于战争、灾害的频繁发生,需要军队去平息战争、重建国家。在战争和灾害的冲击下,孔子的父亲想让子贡成为一个圣人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功劳来为他争光。
2、恭俭。
在对人处世方面,孔子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温良恭俭让之人。比如在《学而》中对“勤”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颜渊》),大意是:一天晚上洗衣服时不要随便用手去擦去衣服上的灰尘;上班时不要随便穿那些很华丽的衣服。又如“君子之泽十世而斩”(《论语·颜渊》),大意就是说君子做事从不吝啬自己的行为方式;君子不吃眼前的富贵,只要能守住自己正直无私、不徇私情的品格就可以长久流传。由此可见孔子对勤俭也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的。对于勤俭而言我们并不一定要把它作为生活的全部或者唯一准则。
3、仁。
孔子在自己的国家,常常“仁”是首要素质。《论语·述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者爱人。”(《论语·里仁》)所以说“仁”是孔子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孔子认为做仁者当以“仁人”为先,做了仁的事情就应成为君子。这样才能以仁义来要求自己和周围的人。
二、仁义礼智信
孔子“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该思想不仅从古代思想中继承了,而且从实践中继承而发展来。它与现代政治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在他所处之社会中,强调“仁者爱人”“礼义廉耻”等传统伦理道德所蕴含的治国智慧。孔子把它融入到政治活动中以实现自身利益高于一切的目标。
1、仁与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仁是人之美德,但要让其生活在一个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中。只有把仁爱之心体现到生活中去,使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孔子在晚
年说:“我想做一位老师。我想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和如何与人相处。我想教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这便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多次倡导仁爱之教。
2、仁与法,如有度量,如临深渊,如受天命。
仁,即“仁爱”,是孔子针对春秋末期统治者而言的。其政治主张推行仁政,不能一味的专断独行,要做到“仁与法如如有度量,如临深渊,如受天命”。这既是仁的思想,也是法律的原则。在仁政方面,仁者应当对民众负责,让民众安居乐业、乐善好施。在法律方面,应该严以律己,维护社会秩序。
3、仁与义,如人之行,必有我师焉——周公旦“仁”与“义”的故事便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孔子就像是周公旦一样,一直以“仁”“义”为核心,辅佐周公完成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记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对弟子们说:“仁与义是一对孪生兄弟,有它相同的地方,但又有不同的地方。“仁”主要是仁爱人民以自己的行为来感化人民;“义”则与人民息息相关(仁义之事),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传统的精髓之一。“仁”“义”与其他道德规范有什么不同?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有着不同于其他道德规范之意义?
4、仁与义,如有恒心,无大欲,不妄为;
仁与义,如有恒心,无大欲,不妄取;仁者爱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喜欢做某件事,因为仁者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仁者能够不去做某件事,因为仁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有责任感才能做到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这种社会就能真正地实现。
三、忠孝廉耻勇
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关于忠孝廉耻勇等美德以及为人处世的教诲和实践办法。《论语》记载:“子曰:‘忠孝廉耻勇’。”子曰:“子谓夫子曰:‘君之视子兮如不见父母之心其如土鳖矣!’”孔子认为,忠诚、孝悌、廉耻是做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忠于职守,忠孝诚信,那么就能获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遵守社会规则,那么就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个不讲信用、毫无原则可言的印象和评价机制。因此,孔子对自己来说,他在修身上强调“忠孝廉耻”三个字。他以孝为先,以忠为国;以孝为先;“廉”是人格最根本的表现。因此他要求他要像孔鲤一样为国家尽忠职守;像自己一样忠于父母;以孝为先;像自己一样有勇气去承担责任……这正是孔子所追求和践行的一种做人准则。
1、孔鲤
孔鲤,孔子称之为“鲤”,是中国最早使用的一种活鱼,后来在孔子编撰《论语》时改称“孔鲤”。孔鲤不仅是一种游鱼,更是一种精神食粮——《论语》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句话莫过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论语》)。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孔鲤虽死,然其德不泯;人固有一死,然其能哀其重而不改其善;人固有一善而不骄其勇”(《论语·为政》)。所以孔子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像孔鲤那样“忠孝廉耻勇”,否则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就难以达到;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像孔鲤那样懂得尊敬自己的父母与老师、知恩图报、忠孝廉耻等等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2、颜渊
颜渊,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颜渊是孔子最小的学生,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典范,也是君子所该具备的道德素养的一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颜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为他“忠孝廉耻勇”,所以他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崇高,深受教师的爱戴与信任。
3、子贡
子贡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大夫、《春秋》作传。孔子称他为“子贡”。作为春秋时期鲁国人的代表之一,子贡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不受约束。但他一生追求和平,曾劝谏鲁桓公任用贤人而被杀害。
四、孔孟之道在当代的意义仁
儒家学说在当今中国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人们的道德准则,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孔孟之道却在人类发展和人类道德文明的进程中受到了一定威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文化艺术逐渐被社会接受和利用,一些传统文化濒临灭绝而遭到人们的继承。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社会文化危机现象不足为奇,但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道德规范随着时代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或机械地延续下来。孔孟之道不仅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和方法,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道德,儒家学派、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在人类道德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孟之道更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孔孟之道,它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观念、传统美德、道德规范,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依然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代中国人也需要孔孟之道来教诲自己,同时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尤其要注意学习古代圣贤之道、先贤之道、圣贤之道以及自己道德修养上的提高方法和经验技巧;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学习当代中国人所需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华。
2、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孟子说:“人而无恩,何以报之?”孟子主张“有恩必报,有福必至”,孟子的思想是积极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认为人类要想获得永恒的幸福,就必须不断地、不间断地去满足人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自然,对自然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礼记·礼运》中,孟子对自然及其现象的看法是:“君子敬则民敬之;小人畏则民畏之;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他主张“君子爱自然,以自然为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强调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又保护好人类自己。
3、人文主义精神的精髓
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包含着很多宝贵的东西。儒家重视人的价值、理想和追求。孟德斯鸠指出:真正的文化,不仅是人类之精神,而且是人类本身的精神。在它上面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人类美德及其追求,在人类之身上都可以到。孟子将其归纳为四点:仁、义、礼、智、信。在孔孟思想中,仁、义、礼、智都是仁爱之本。孟子提倡“仁政”,把仁义精神上升为仁政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