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词,巧妙系起语文教学纽带
作者:吉敏玲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第12期
作者:吉敏玲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第12期
【教学片断】
(学完《十三岁的际遇》后,有个学生举手提问。)
生:老师,作者在北大不是已经整整生活了两年吗?为什么说“我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北大呢?”既然熟悉为什 么又会陌生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惊讶学生阅读如此之细心,如此之敏锐,我乘机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究竟矛盾不矛盾。)
师:矛盾吗?大家怎么看?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就此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
生1:我认为矛盾,因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才十三岁,考虑问题可能还不全面,写作时没
有注意。
生2:我认为不矛盾,十三岁的孩子应该知道“陌生”和“熟悉”是一对反义词,她是有意这么用的。
生3:哪有生活了两年还陌生的校园呀,估计她真的是一个“书呆子”,平时只顾钻研,很少走出教室。
(面对学生激烈的讨论,我做了适当的引导。)
【教者反思】
什么是矛盾词?教学中抓住相互矛盾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矛盾词是指意义相对或相反、词性相同、语音形式大体对称的一组词,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关系在语义中的反映。矛盾词的特点在于语义上的对立性,其矛盾的结构所带来的不调和性往往给读者带来疑惑惊奇。如果在教学中善于抓住矛盾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法则,揭示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矛盾,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精确性和生动性的认
识,更利于学生对文章要传达的感情的认识。尤其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体会某一情境下的特殊感情,巧妙地抓住这些矛盾的词语教学,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纽带。
1.抓住“矛盾词”,易于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形象。
《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是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的,她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教学片断展示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着去帮助或告诉学生答案。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我让学生到文中到体现“熟悉”的句子,再哪些地方又体现“陌生”,学生很快到体现这两个特征的句子,再去思考探索“熟悉”和“陌生”是否矛盾。问题迎刃而解,“熟悉”是说自己在北大已经整整生活了两年,学到一定知识并对北大的许多方面都比较了解;“陌生”是说北大的精神,北大浩瀚的知识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自己还没有学完,还有更多的领域还没有涉及或领悟透彻。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在学生的探究中让我们看到一个思想日渐成熟,求学急迫的“老生”形象。
2.抓住“矛盾词”,易于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特征。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中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中的“极普通”和“不平凡”这对矛盾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白杨树的陌生的反义词是什么“极不平凡”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说它“极普通”?让“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时候激起课堂的热情,让他们在比较中生出智慧的火花。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很普通,但是它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气质、象征意义不平凡,所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把“极普通”和“不平凡”这一对“矛盾词”辩证统一地用在白杨树身上,揭示出白杨树的“不平凡”的特征。普通寓于不平凡之中,“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极普通”和“不平凡”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抓住这一矛盾,让学生从表面看似矛盾的语言结构中,揭示出白杨树的特征,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
3.抓住“矛盾词”,易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和“活”是一组矛盾词,既然“死”了又为什么还“活”着?这不是典型的矛盾吗?我利用这个矛盾词串起全文教学的脉络,打破课堂的平
静。如何理解一个字或词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鲁迅的精神,引导学生明白此处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的感情,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的感情,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这节课学生经历从无疑到有疑、从流畅到停滞的过程,有的环节甚至给人以“涩”的感觉,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恰是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一旦有突破,课堂就会出现说不出的流畅、自由。教学时我把握住这组矛盾词,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爱憎的情感,即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
这些表达初看会让学生迷惑之极,难以理解,但结合上下文和语境以及写作背景后会发现简短的矛盾结合体现出的是深刻的意义张力。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矛盾词,巧妙地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纽带,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点拨和化解,那么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帮助学生透过这些“矛盾词”领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精髓。
(作者单位:海安县隆政初级中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