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勿让精神缺席陈林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性质核心要素[1]1,可谓旗帜鲜明,这使其很快成为一个高频词组,专家、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并在实践中出现了以“语用论”和“创作训练”为表征的两种时兴的教学。但若悉心观察,并对这两种“热”教学进行“冷”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语言文字运用,不能单一强调“实践”意味很浓的教学,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方案的学习,不能让精神缺席。
一、热探:两种时兴的语言运用教学
(一)崇尚“语用论”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海林先生曾把近代语文教学发展的两大浪潮称之为两次“觉醒”:由义理本位向语言本位的转移,称为“语言的觉醒”;再由语言本位发展为言语本位,直至明确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教学,则是“语用的觉醒”。他认为,语文教学的全部奥秘都在“语用”这一语词中,语文教学的全部可能性都包含在“语用”的内在丰富性上。[2]与之呼应,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最近也发出了“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的强烈呼吁。这使大家不由探讨起时下比较流行的“
语用学”理论来,相应地,在课堂上则加大了对“文本怎么写”的研究力度:一是更关注文本中句子、词语“所指”和“能指”的解释;二是更关注句子的语法运用和词语选择;三是更关注文本的叙事结构;四是更关注文本的“体式”。这一做法让语文教学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阅读应用课”[3]的专题研究。不容否认,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矫治了语文教学“得意而忘言”的弊病,强化了语文教材的“范文”作用,提高了学生对言语表达形式的关注程度,从而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作了“知识”上的准备。
(二)崇尚“创作训练”
勿自“新课标”颁布以来,以“读写结合”为表征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盛行,潘新和先生等著名教育专家提出的“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的教学主张,也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他们认为,读完(即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即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想象和感想说或者写出来,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4]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要积极钻研文本,努力发现文本“空白”,捕捉语言生长点和创作点,多让学生进行创作表达训练。实践证明,以“创作(或表达)训练”为旨归的语文教学,在一程度上让学生在“游泳”中提升了“游泳”的能力。
二、冷思:两种教学同忧一种缺失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1]1,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单一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就会走向“实践”的极端而造成某种缺失。
诚如“语用论”所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语音形式、词汇等,这使得对语言功用的规律性认识成为可能。但我们也知道,语言同时与思维粘合在一起。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的思维方式由于其话语情境、周围环境、个人性格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想要真正穷究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几乎不可能。一个作者抱怨老师跟孩子讲自己的文章时说:“我这篇文章,并不是按老师所讲的那样写的。”这就是有力的证据。胡塞尔在他的《纯粹现象学通论》中也曾指出:每一种语言现象都是一种实质。[5]而语言现象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可言,那些统一理解“文本怎么写”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语言生命的 害,将“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形式、将“总—分—总”段落或篇章结构从一年级讲到六年级,扼杀了不知多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也要知道,语用学实际只是一门研究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怎样说话”[6]的学科,研究的内容更多是“日常会话”。如果硬要将语用学知识用到语文教学中,那就是学习文本文本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怎
样与读者进行对话,或者是学习文本中人物之间如何对话。这种“唯语用”的“实用性”“应世”的语文教学,很容易造成“为语言和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课堂,显然缺少了文本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精神乃至生命对孩子的润泽。
一味地强调第二种教学,也会产生同样的缺失。比如一位教师执教《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在多个教学环节设计了语言创作训练。教到“小鸟天天为大树唱歌”“大树天天听小鸟唱歌”时,让学生想象“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小鸟都是怎么唱,大树都是怎么听的”;教到鸟与树对话时,就让学生加“提示语”;教到“鸟儿寻此时在想什么”;教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时,继续让学生想象“鸟儿些时在想什么”。一节课下来,学生脸上明显露出了疲惫。显然,第二种做法将语言仅仅看成了一套可以任意训练的信号系统,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伽达默尔认为,语言“乃是原型的摹本”,“语言,就是世界观的表达,人的自我表达。以语言为基础、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乃是:人拥有世界”。[7]如果人不想表达,如果人没有处于世界之中,如果人游离于世界之外而失去自我,就没有语言。没有表达都主动参与,没有表达者世界观的精神性引领,强行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一定是机械的,为训练而训练的。
三、调和: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应关注精神的参与
毋庸置疑,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应从关注精神开始,那么,我们该如何做?
(一)文本阅读实践,理解“写什么”更重要
当我们说《红楼梦》这本小说写得真好时,我们通常指的是文章的内容;当我们说这篇文章写得真感人,我们通常指的是小说的意义。文本首先打动我们的,一是文本的内容和意义,也就是文本写的是什么。不能否认,作者一定先拥有了一种意义,然后进行选材,最后才根据意义和选材来运用语言文字的。因此,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不能直接切入对文本语言文字运用的研究的。在这方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值得我们学习。于老师每教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及其渗透出来的意义。比如他最近在从教50周年纪念活动中执教的《祖父的园子》,就在“写什么”方面下足了工夫。于老师在课堂中首先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看到了园子里的什么?第二,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其从教50周年之后,曾一度引起很多专家和教师的困惑——语文教学能如此简单?但细细分析,又觉得其背后的道理不简单!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学生都喜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能够明显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心理学家贝斯特在《认知心理学》中也这样说,知识一得从知识背景中提取。[8]没有背景的知识是空泛的,是没有精神、没有生命的。于永正这样做,就
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产生的背景,让学生接受文本和作者生命的滋养,从而自觉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事实证明,在这个过程,学生很愉悦,也很感动,同时对文本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势下,于老师也没有轻易与学生探讨“文本是怎么写的”,而是继续采取一种“精神性”的做法——读:把喜欢的段落读出来,读出“喜欢”来。不仅让学生读,老师也读,让学生看着读,使学生很容易地走进了文本的言语组织,感受到作者的思维方式,最终内化了文本语言。
(二)语言文字运用,激发动机更重要
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对语言学习过程的描述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他这样描述道:人在婴儿阶段,先是对某种声音产生了敏感,进而开始模仿;后来,在他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就发出类似的声音;再后来,他发现自己所发现的“”虽然父母亲能理解,但与实际的音节有差别,于是,他便慢慢地进行纠正。[9]因此,很多人认为人对语言的运用学习是一种纯模仿的过程,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婴儿对语言的学习,是因为生命动机的驱动,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一个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没有一种像婴儿一样的对语言的生命欲求,语言文字运用自然会是被动的、工具式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激发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动机。
一是通过学前调查,了解学生对文本所形成的“前见”。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任何人阐释任何一件事物,都会带着自己的“前见”,这种“前见”是融入了这个人的生命的。[10]“新课程”再次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语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的“前见”形成“视界融合”,让他们在自我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重情感,他会更看重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教学如果涉及情感内容,学生可能更感兴趣;有的学生更重理性,希望探索事实的根源,教学如果能照顾他们,学生同样产生学习时机。学习的动机有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内驱力自然会形成。当然,注重学前调查,力求与学生形成“视界融合”,绝不是忽视教师对课堂内容的组织和控制。教师作为读者,对文本也会产生“前见”,教师的参与能够引导他们感受文本魅力,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形成亲和力,同时产生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愿望。
二是力求发现文本中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因素。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在他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一书中认为,学生只有感觉到语言记录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系时,才更有学习内驱力。[11]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课文,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他们就会更加关注文本,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文本语言文字运
用的审视。比如《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很多教师从“林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入手,最终只是让学生懂得了文本是如何写林肯富有宽容心、孝心和爱国心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这一情感了,到了六年级,还在探讨这样的话题,自然会没有什么兴趣,教学很容易陷入枯燥乏味,自然也不会使学生产生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动机。一位教师敏锐地认为,文本写的其实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人面对诘难的过程。六年级的学生,随着交际对象和范围的扩大,交际挫折经常会发生,他们需要像林肯这样面对诘难的智慧。于是教师这样组织课堂:先让学生回忆,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别人对你取得成绩时的讥笑或者不信任?然后将问题联系到所学的课文:孩子们,不仅仅是你们,一些伟大的人物,在他们成就伟业的历程中,也经常遇到不怀好意的嘲讽,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让我们一起读《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看看你会受到什么样的启发。这样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钻研文本的积极性,他们在探究林肯如何行动的同时,也深深懂得,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建基于一个人高尚的德行操守,与此同时,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动机也被激发出来。课堂结束的,教师还让学生进行“实战演习”:教师现场“诘难”学生,让学生勇敢面对。事实证明,有了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显著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