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路径探析
232
WISDOM EXCHANGE 区域治理
作者简介:徐雯瑛,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编号: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XWC20);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红心工作室(1921)。
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路径探析
*
西安外国语大学  徐雯瑛
摘要: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外语类高校的外语专业涉外性强,学生接触异域文化范围较广,且毕业从事外语外贸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外语类高校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文章以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调研为基础,以厚植外语类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为重点,探析外语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外语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路径探析中图分类号:X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2-0232-0002
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外国语言专业大多以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为基础,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接触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且毕业从事外语外贸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多。综上,在外语类高校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必要、紧迫且关键。
一、外语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
在外语类高校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因此,调研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背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外语类高校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了解程度和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实施现状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线下调研的方式进行。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这一外语类高校为例,调研采取整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每个年级、每个学院抽取2个班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回收问卷,防止调查对象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并通过随机抽样、重点访谈的途径补充问卷内容,以综合探究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经过数据分析可见,从学生层面讲,
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在同一学院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显著强于低年级;在不同院系中,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高于欧洲学院、英文学院等外语类院系,但英文学院等外语类院系学生的安全敏锐度、家国意识、风险防控意识等更为强烈。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掌握层次上,不同院系同一年级的学生差异不大,但也集中于宏观层面的了解,缺乏系统具体的知识积累,且学生对国家安全相关知识的求知欲不甚强烈。在对危害总体国家安全热点事件的认识方面,低年级学生的态度更为激烈,使命感更为强烈,高年级学生在方式方法和解决思路上更为客观理性。从学校层面而言,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依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宣传栏教育、形势政策课程等,相关知识的系统性教育尚不完备,教育成效尚在积极探索中。
总体而言,外语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不甚理想。一方面,学生自身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不足,且学习内动力缺乏,对国家安全这一重大问题的责任感较弱,容易受他国文化的影响,安全意识淡漠;另一方面,高校在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课程体系化建设缓慢,该课程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不足,且尚未从接受性的科学角度分析学生情况,高校应立足校情尽快探索具备可行性的国家安全教育路径。
二、外语类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难点分析
外语类高校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做好外语类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创新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观教育路径是研究重点,如何紧密结合外语类专业课程学习、融入课堂思政要素是研究的难点。
创新教育路径作为外语类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应立足校情院情,立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全局角度进行探索。黄东升认为,“促进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的培育策略在于注重宣传解读、尊重学生主
体、强化持续教育和回应现实诉求”[1]
“尊重学生主体”,围绕主体开展制度宣传、持续教育和回应诉求,针对性更强、更易产生求知共鸣,学习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对于外语类院校来说,女生总体基数较大,因此要结合男女生比例情况、性格差异、接受程度和兴趣点等方面综合设置教育方案。但对学习主体的具体分析只是创新教育路径的一个方面,要在认识客观主体的基础上,以课程教育为基础,以实地调研为补充,以知识竞赛为促进,通过情感交流促进情感共鸣,催生主体本身的创新力,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简言之,创新教育路径必须掌握受教育主体的特性,以教育形式创新带动教育路径创新。
作为外语类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
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
难点,如何紧密结合外语类专业学习、结合课堂思政要素是急需探索的方面。针对这个问题,沈海涛认为应该“注重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国家安全教育功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协同效应”[2]。这其实是从两个方面去解决国家安全教育结合专业课这一难点问题,高校一方面要以育人为根本不断加强实践“三全育人”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同课堂思政相结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元素,充分联系国家安全相关知识,让二者在有机结合中落地生根、深入学生内心。对外语类高校而言,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很多中外语言学和文学的比较内容,可借此挖掘安全教育相关要素,但这对专业课教师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为依托,还要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储备,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结合自身教学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案。基于此,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共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结合专业课和思政元素这一国家安全教育的难点问题。
国家安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在实践过程中不同院校存在着不同的实施重难点,但教育总是存在着某些相似的规律性,如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储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等,要在实践中出加强外语类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切实可行的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于外语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改变外语类高校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了解程度不深、学习动力缺乏的现状。
开车污的 女生越疼男生越来越快 段子动
三、外语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在探析国家安全的教育实施路径方面,外语类高校应持续加强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并从学校体制机制入手,在建设完善中融入创新元素。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自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各高校以其为纲领,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这与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契合的。换言之,爱
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相辅相成、共
同促进。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青年学子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
强危机意识,为建设平安中国、和谐世界
立大志;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
育是提升青年学子爱国素养的重大举措,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
年接力奋进,他们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坚持
底线思维,在矢志奋斗中强化使命担当,
以实践报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
开展外语类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培
育其国家安全意识,有益于厚植外语院校
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在日后工作岗位
上提高政治站位,维护国家利益。在爱国
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中,外语类高校应以
党史学习教育为背景,借助红歌赛、微党
课、党史知识竞答、红观影等多种鲜活
池贤宇整容
的形式,寓知于行,寓情于心,使爱国主
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在相互促进中成为
广大青年学子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
觉行动。培养高理论水平的国家安全教育
者。基于实地调研情况可见,将国家安全
教育紧密结合外语类专业与课堂思政是一
大难点,但它也是创新外语类院校国家安
全教育的关键突破点。郑文栋认为,“依
靠高校辅导员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
行为管理以及社团组织建设与推进总体国
家安全观教育实践活动相融合,是建立大
学生正确国家安全观的有效实践路径”。
由此观之,在外语类院校中,因其语言类
专业的特殊性,仅依靠专业课教师是远远
不够的,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必
须培养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的国家安全教
育者队伍,这支队伍应以高校思想政治辅
导员为纽带,以专业课教师、班主任为核
心,其他行政人员为补充,在高校形成大
思政、大培养格局。对外语类高校而言,
高理论水平的国家安全教育者梯队建设是
第一步,要在此基础上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通过开展网络学习、专家讲座、教学竞赛、
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预判教育教学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学生特点、价
值需求和接受规律为遵循,切实提升国家
安全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建立健全外语类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
系。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
体国家安全观,设立“4·15”全民国家
安全教育日,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
外语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必须因时而进,
以教育者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育体系建
设为关键。赵伟提出,在国家安全观教育
方面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建设,应构建三大
课堂体系建设,即“基础理论体系、形势
发展体系、安全制度体系”[3]。他是从国
家安全的基础知识学习、忧患意识培养和
法治社会构建三个层面指明了体系建设的
方向。对外语类院校来说,高校应不断加
强军事理论、形势政策的课程体系建设,
从课程内容和课时设置两个方面进行保质
山东会考成绩查询2013保量的提升;不断加强主题班会、团日活
动和党课学习的频度和覆盖面,充分发挥
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模范
引领作用,以树立模范、表彰先进的激励
手段促进体系建设完善。外语类院校学生
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外
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更新升级,
更好践行立德树人,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高校青年学子国家安全教育是思想政
发展党员的程序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牢固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
要任务。通过对外语类高校大学生总体国
家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和教育路径探析,可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从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理论水平的国
家安全教育者、建立健全外语类院校国家
安全教育体系三方面着手,完善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东升,刘武军.大学生总体国
家安全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培育策略
[J].高教论坛,2018(7):121-124.
[2]沈海涛,李旭,王寅申.“总
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
教育教学体系探析[J].化工高等教
育,2018,35(4):95-98.
[3]赵伟,史婧.大学生总体
国家安全观教育路径初探[J].新西
部,2019(12):127-128.
[4]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
夏日乐悠悠女主角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网站,2018.
2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