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集体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教学难点: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进行猜想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课件出示表格,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4、引入新课: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想
1、复习相关旧知“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1)师: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
(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可请1——2名学生代表他们的小组上台述说,并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图——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形展示出来。
2、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要求每个小组将推导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叙述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并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图——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展示出来。
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要求每个小组将推导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2)展示推导过程。请1——2名学生上台叙述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3)全班归纳总结: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将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1立方厘米正方体的过程,并在示意图下醒目地写上: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3.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2)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已的想法是正确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三、巩固深化,归纳方法
提问:除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外,计量液体的体积还使用什么单位?
回顾它们之间的进率学生试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解释为什么1升=1000毫升。
四、全课总结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一练”。
1.完成练习七第2题。
完成练习七第3题。
一毫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3.完成练习七第4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进率→相邻的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进率→相邻的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其换算,学习了长、正方形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又学习了体积的概念以及常、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些都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的重要基础。面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过面积单位的基础上,用摆方格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其推导的方法与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方法相同。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效果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已经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对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相互转化而设立的。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传授,我对其效果做了以下分析: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2.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
、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3.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4.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单位的统一,让学生自觉养成习惯。
2、平方、立方加强区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刚学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急于求成出现错误。
3、课堂练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
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测练习:
针对此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评测练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从学生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2)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已的想法是正确呢?
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中进行
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地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地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一练”。
1.完成练习七第2题。
2.完成练习七第3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