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历史重要有图片
运河历史
 运河是人们因政治、经济需要而人工开凿的地表河道。中国修建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出于战争、运输与增强国力的目的,开始大规模兴建交通设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就出现于这一时期。这期间修筑的运河规模相对较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春秋末期吴国开凿的邗沟和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鸿沟。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而鸿沟则沟通了淮河与黄河。
 
鸿沟位置示意图
先秦时期运河示意图
两汉、三国时期运河示意图
 
    秦朝统一后,为进一步平定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西汉时,因西北用兵需要,又于关中平原开凿漕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由鸿沟、黄河和漕渠组成的东西运河系统。 东汉末年,曹操(155—220)因北征乌桓,开白沟、平虏、泉州三渠,从而又形成了一条由邗沟、汴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连接起来的南北运河系统。
 
隋永济渠示意图
 
北宋汴渠示意图
 
隋炀帝统治时期(604—617),开通济渠、永济渠,同时拓宽和整修了古代的刊沟及江南运河,构筑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北宋定都开封,以汴渠东通江淮,西通黄河,再由黄河北接永济渠。开封东北有广济河通今山东半岛,西南有惠民河通豫南,东南有蔡河通淮水支流。
    元代时,汴渠已淤成平地,遂先后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从而将隋的南北大运河裁弯取直,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京杭大运河。
 战场系列之鸿沟()--鸿沟最早是条运粮河
    和虎牢关相比,鸿沟遭受的战争磨难要少的多,但它的名气却一点也不比虎牢关小。 因为在这里进行过的一场战争,曾经成就了刘邦的汉王朝,也曾让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一步步走向末路。
        就因为刘邦和项羽在这里中分了天下,在中国象棋上才有了楚河汉界,在人们的心目中,鸿沟才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障碍。
  如今走在鸿沟两侧的汉霸二王城上,一低头也许就能发现古代的兵器铜镞、铁镞,站在黄河岸边,一抬头又会很容易地看到那匹仰天长嘶的战马,仿佛又进入到那个左冲右突、互相撕杀的年代。
  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
走进汉霸二王城景区,往西走不多远,就可看到一条大沟,由大沟北行很快就可看到黄河,这条大沟就是人们常说的鸿沟,其实历史上的鸿沟位置究竟在不在这里,目前还没有一个有力的证据,这条大沟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广武涧。
  目前的广武涧宽度为800米,深200米。楚河汉界古战场管理委员会一位姓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刘邦和项羽打仗时,沟可没有这这么宽,当时最多有80米,因为当时两军还互相喊话呢。
  广武涧边有一个村庄,村庄的名字就叫鸿沟村,和鸿沟村一样,在西边汉王城和东边的霸王城上的两个村庄也和古战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别叫做汉王城村和霸王城村。霸王城村的村民们还很有经济头脑,为自己村里种植的大葱起了一个很有古战场特的名字霸王葱
  荥阳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万卿说,在汉王城和霸王城的城墙上,还常常可以捡到铁镞、铜镞等古代兵器。霸王城村的一位村民还说,前几年他们村里的人确实也拣了一些,买给了游客。记者怀着好奇心,几次在城墙上搜寻,都没有发现。
  对古战场最直接的印象应该是立于霸王城城墙附近的那匹铁马了。那匹铁马是当地人为了吸引游客,建造的一个人工景点。马是用生铁浇铸而成的,高九米,重达19吨。战马正仰天长嘶,战马脚下的地上,铸着残箭断矛和盾牌。残酷的战争创伤,让来到这里的人,立即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杀气。
  鸿沟最早是条运粮河
  在汉霸二王城景区内,看到的广武涧并不长,实质上是一个大沟。记者第一次见到广武涧时,就有一个疑问,如果这里就是鸿沟的话,刘邦和项羽是怎样利用这样一个大沟来中分的天下。
  荥阳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万卿说,现存的广武涧肯定不是原来的鸿沟,是也只能是鸿沟的一部分。鸿沟最早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开凿出的运河,但当时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中分天下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陈万卿副局长还说,文物部门经过考证发现,最早在这里修建城墙的时间不是秦末,而是在战国时期,目前发现的文物和青铜器,甚至包括城墙的建筑特,都跟韩国吻合,是一种区别于汉代平夯的环底夯实。
  说起鸿沟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战国中期的魏国。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随着国内大臣的势力增强,晋国开始动荡起来,到战国初期,几个有势力的士大夫家族把晋国分成了三个国家,这样就有了韩、赵、魏三个国家。
  魏国是韩、赵、魏三国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国家,它最早的地盘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随着势力的扩张,魏国在黄河南岸,今天的延津、原阳、开封一带夺取了大片的土地。这样魏国的疆域就有了东西两部分,中间被韩国和赵国隔开。
  公元前339年,魏国又把都城从安邑,即从山西的夏县一带迁到大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既然疆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就要有一个连接的通道。
  荥阳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万卿说,当时鸿沟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有了通道之后,才能迁都,所以鸿沟的开凿要比魏国迁都大梁要早一些。公元前361年,魏国投入大量人力,在荥阳县北的黄河南岸开凿水渠,引黄河水进入圃田泽,一是作为作为运河,运输粮食等物资,二来作为水利工程,灌溉沿岸的田地。
  刚开凿的水渠叫什么名字,在史书中有几种说法,《竹书纪年》称大沟;《史记·河渠书》称鸿沟;《汉书·地理志》称狼汤渠;《后汉书·郡国志》称鸿沟水;《水经》称蒗荡渠;《水经注》称:蒗荡渠渠水
魏国迁都大梁那年,也就是公元前339年,魏国引圃田泽的水东流,把大沟运河延伸到大梁城北,然后又绕过大梁城东,折南而行,经杞县、太康,在今天周口淮阳境内注入颍河,再经颍河下流注入淮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中分天下的界线也是这条长达数百公里的人工运河。
  鸿沟开凿以后,不仅使济河、淮河和黄河互相贯通,构成了鸿沟运河系统,而且,还灌溉了大片农田,形成了鸿河流域农业丰产区。
  在后代,鸿沟又经历了疏浚、整修、扩展和改道,名字也更换了不少,如在汉代称为狼汤渠、鸿沟水、渠水,隋朝时又改名为通济渠,唐朝又叫广济渠,宋代又叫做汴水或汴河。名字虽然又多种叫法,但在郑州、荥阳、中牟境内,这些运河的河道基本与鸿沟的位置相合。
  陈万卿副局长说,广武涧究竟是不是鸿沟的一段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随着黄河的逐渐南移,在历史上,鸿沟从黄河引水的引水口也曾移动过几次,最初的位置目前还很难确定。
  鸿沟水曾竟淹了开封城
  战国末期,国力日益强盛的秦国加快了统一中原的步伐。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贲率领部队攻打魏国,当时秦国军队兵器精良,英勇善战,魏国的许多城池如秋风扫落叶一样被秦国占领,很快秦国的军队就攻打到大梁城下。
  大梁城作为魏国新建的都城,修的相当坚固,秦国攻城的军队一次次被魏国的守城的战士击退,秦国军队伤亡也比较惨重。
  就这样攻打了三年,大梁城仍然固若金汤,王贲也有些泄气。这时秦王赢政想了一个十分歹毒的主意,用魏国人开凿的鸿沟把黄河水引入大梁城,大梁城内顿时一片汪洋,哭声一片,人员死伤无数,大梁城不攻自破。
  因为历史的远去,我们现在已不大可能猜测当时魏国人的想法,但在魏国人中肯定有人痛心疾首:原本就不应该开凿这样一个鸿沟,自己国家开凿的鸿沟竟然成了灭国的凶器。
  鸿沟何时上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上为什么有楚河汉界,鸿沟究竟在什么时候跳上了中国象棋?有一种观点说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制造了象棋,是中国象棋的祖师。
  韩信是如何制造的象棋,他在什么背景下制造了象棋?在《英華書院 2001-2002 年度棋刊》中记载有这样一个传说,说韩信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后,便遭到了吕后的迫害,被关进了大牢,其中有一个狱卒非常敬重他。有一天这个狱卒对韩信说:将军能否教授我兵法,这样你打仗的才能也可传给后世,将军也可扬名。
  韩信婉言拒绝了这个狱卒,但这狱卒并不死心,对韩信死缠硬磨。韩信经过仔细考虑,最后答应三天后再谈。
  狱卒三天后准时来到韩信面前,只见地上画了一个大方框,分敌我两阵,各画有32个小方格,中间一条界河,界河内写着楚河、汉界,一边摆着16张小红纸片,上写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样;另一边摆着16张小蓝纸片,也分别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
  狱卒看了一会仍弄不明白韩信摆出这些小纸片是做什么用的,就问: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韩信回答:你可不要小看这些方格和纸片,它们可能容纳千军万马的战争哩。这16张小纸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时只要文武結合上下一玫,通盘筹划,配合有方就會千变万化,百战百胜。狱卒见韩信这样说,便扑通一声跪倒在韩信面前,算行了拜师礼,之后整天整天地学习兵法。
  不久韩信就被害死,狱卒毅然地辞去了公职,潜心研究兵法,为了方便,他把棋盘画在纸上,并削木为子代替纸片。因为这东西为木头做成,又因为用棋子布阵,打仗又不是实战,所以就称它为象棋了。
  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这个传说一点都不可信。其实在战国时期,对象棋就有了明确的记载,但当时的象棋和现在的象棋差别相当大,每一方只有6棋子。一直到北宋时,象棋上还没有河界,鸿沟在南宋时才正式上了中国象棋,这在宋代的《事林廣記》中棋谱上可清楚地看到。
古战场系列之鸿沟(中)--刘邦被困荥阳城
作为当时的一条运河,鸿沟成了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中分天下的界线。那么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是如何来到广武山的?他们在这里究竟又进行了怎样的战争?
无论是在汉王城村,还是霸王城村,人人都能给你讲上一段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的故事.
漫步在汉霸二王城景区内,也许你看到的一个土包或一条沟壑都隐藏着一段历史,也许你每走一步,脚下的土地里就埋着几俱战死沙场的尸骨。
  楚汉相争最初为争王
  因为秦国国力的强盛和军队的英勇善战,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速度可以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和高额的赋税,农民起义军的发展速度同样可以用秋风扫落叶这个词来形容。
  在秦末首先举起起义大旗的是我们郑州老乡,登封人陈胜。在陈胜起义的两个月后,出身楚国贵族的项羽和叔叔项梁也在会稽郡,即今天的苏州一带起义反秦。
  刘邦当时是泗水亭长,一个相当于今天村长级别的官员。他一看秦王朝大势已去,也率领100多位农民在芒砀起义,并自称沛公。芒砀的位置在今天的商丘永城东北 。陈胜率领的起义军很快遭到了秦军的血腥镇压,陈胜也被自己的手下杀害。陈胜死后,项梁、项羽叔侄便立楚怀王的孙子为起义领袖,仍称为楚怀王。
  不久后,楚怀王就命令宋义和项羽领兵向北,救援赵国,进攻咸阳;命刘邦领兵向西入函谷关灭秦,约定谁先入关谁就做王。
  刘邦随即率领军队向西进发,在公元前206年到达位于今天西安市东的灞上,当时秦始皇已死,秦二世看到刘邦来攻,早已吓的心惊胆战,便出城投降,盛极一时的秦王朝宣告灭亡。
  项羽在半路上杀掉了宋义,自己掌握了军事指挥权,直向函谷关进发,但他进关仍比刘邦晚了一步,故刘邦应称王,但他依仗自己手中有四十万大军,自封为西楚霸王,并操纵楚怀王分封诸侯,把刘邦封在巴蜀和汉中地区,都城设在南郑,也就是今天的汉中。刘邦当时看到项羽凭借势力分走了九郡的土地,而自己被分到了边缘地带,心里自然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
  刘邦当然不会甘心,他在汉中听从了张良和萧何等人的计谋,率兵东进,开始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四年楚汉战争。
  刘邦联合各路诸侯东伐楚国,一举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项羽当时正在山东与另一诸侯田横作战,听说都城被占,立即回师,与汉军进行了激战,结果汉军大败,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以及儿女都做了项羽的俘虏,其他诸侯也纷纷投降。
  荥阳城外打起持久战
  刘邦被项羽打败后,就一路向西狂逃,公元前2055月,刘邦率领残兵败将到了荥阳,才停下脚步做暂时的休整。
  据荥阳市地名办公室退休人员张明森介绍说,当时刘邦退守的荥阳城可不是现在的荥阳城,而是位于荥阳市西北的郑州市古荥镇。在古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筑城,城墙呈长方形,目前大部分还都有保存。
  刘邦为什么要退守到荥阳城休整军队?这就要谈到荥阳城的重要位置。在地理位置上,荥阳南靠嵩山,北临黄河,汜水穿境而过,这里自然地成了洛阳的门户和进入函谷关的咽喉;在防御工事上,由于荥阳位置的重要,历代占领者都进行了修筑,防御工事相当坚固;在后勤补给上,荥阳西北有著名的粮仓敖仓,敖仓所储存的粮食足够几十万大军一两年食用。为了粮食供应更有保障,刘邦还命令兵士在荥阳城和敖仓之间修筑甬道,专门运输军粮。
  此时汉军丞相萧何也已经知道刘邦兵败退守荥阳的消息,就在关中地区大量征兵,送到荥阳,韩信得知消息也带兵赶到,汉军兵力大增,又恢复了战斗的士气。
  广武城位于荥阳城附近的广武山上,对于固守荥阳有着很好的屏障作用,刘邦就派樊哙、陈平驻守,准备迎击追赶来的楚军。
  项羽心里也十分清楚荥阳对于作战双方的重要性,自然不希望刘邦驻守在这里,就乘胜追击,企图从刘邦手中夺取荥阳城。此时的刘邦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楚军和汉军在荥阳城东进行了一场激战,楚军战败,无法西进,形成了两军对峙的局面。
  要彻底打败对方,首先要切断对方的后勤补给线,项羽就派兵去破坏汉军修筑的从荥阳城到敖仓的甬道,刘邦一看形势不妙,就加大了兵力,对甬道进行分段保护。期间双方发生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项羽是个急性子的人,一看攻不下甬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加派兵力把汉营团团围住。刘邦知道硬拼拼不过楚军,就派人去个项羽讲和,想割荥阳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项羽不答应这个条件,项羽的谋臣范增主张立即包围荥阳,项羽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楚国大军把荥阳城团团围住。
  陈平巧用离间计
  离间计是三十六计之一,在古代的战争中经常被使用,效果往往非常明显。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荥阳城内已有一年多时间,并且城内外粮食供应通道也已被切断。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同样使用了离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导致范增被逼出走,汉军的形势也有所缓解。
陈平是河南原阳县人,曾在项羽手下做谋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就投奔了刘邦,成为西汉初期定国安邦的主要谋臣。
  一天,他来到愁眉苦脸的刘邦面前,劝说刘邦说:其实楚军没有什么可怕的,在楚军中,只有老臣范增智谋非常高,又非常忠于项羽,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范增除掉,就能少许多麻烦。
  然后陈平让刘邦给他四万斤黄金去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刘邦采纳了陈平的意见。陈平派人带着这些黄金到了楚营,向一些楚军中有权有势的将领行贿,让这些人散布谣言:在项羽的手下中,范增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项羽分封时,范增却没有获得封赏,心里非常不满,暗地里与汉王进行了商议,要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砀”谣言迅速地在楚营中传播,并很快传进霸王项羽的耳朵里。
  谣言听多了,假的也就越来越象真的,项羽开始怀疑起范增来,有些重要的事也不和他商量了,对他说话也越来越不客气。
  为了彻底孤立项羽,陈平还想把范增除掉。于是他又设了一计。有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故意派人在使者的房间准备好十分丰盛的酒饭。使者刚一进屋,就被请到上座,陈平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范增)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惊讶地说:我们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你们原来是霸王的使臣,这酒饭可是专门为亚父派来的人准备的。随后便让人撤去上等酒席,然后把使者领到另一间极其简陋的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表现地满脸不高兴,并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项羽的使者回到楚营后,便把在汉营的遭遇完完整整地告诉了项羽,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了汉王。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此是的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过了几天,范增也听到了他私通汉王的谣言,并且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于是他就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下了,这都是您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形成的,希望您好好地干。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就请准许我回家养老吧!
  正在气头上的项羽见范增这样说,也不挽留,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范增一路走,一路想着自己为项羽立下卓著战功最后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就十分伤心,吃不下,睡不着。当时范增已经75岁高龄,还从没受过如此大的委屈,当走到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时,气得背上生了毒疮,从此一病不起,并很快离开了人世。
  项羽手下最后一个也是惟一的著名谋臣,就这样被陈平略施小计给除掉了,自此项羽用兵便开始连连失误。
  在气头上赶走了范增的项羽,听说范增在半路上死去,心里不禁涌上一种伤感,静下心来,想到的全是范增的好处,又想到范增在临离开之前还建议他加强进攻荥阳城。到那时项羽才想到这是刘邦设的离间计,来害范增,便对汉王刘邦更加恼怒,派大将钟离昧对荥阳城四面进攻,日夜不息。
古战场系列之鸿沟(下)--楚汉鸿沟中分天下
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荥阳、成皋一线是主要战场,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大的战斗70场,小的战斗40场。那么刘邦和项羽又是怎样到达广武山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救走刘邦纪信遭火烧
 在郑州市古荥镇有一个纪公庙村,村内有座庙,庙的名字就叫纪公庙,庙的大殿内立有一汉朝大将的塑像。这位大将就是汉忠烈侯纪信,他为了让刘邦脱身,扮做汉王向项羽诈降,才得以让刘邦趁机逃离了荥阳。项羽见到纪信后,知道上当,愤怒地把纪信活活烧死。
 纪公庙村村民说,在纪公庙东百米处原来还有一个周苛庙,但目前庙已被毁,在庙的位置上盖起了民房。据《史记》记载,周苛,也是刘邦的大将,在刘邦逃离荥阳城时守城,城被攻破后,被俘,但他拒不投降项羽,项羽大怒,把周苛扔进滚热的油锅内,烹炸而死。
  纪信被焚和周苛被烹都发生在公元前203年,当时刘邦已被项羽率领的楚军围困了一年多时间,刘邦心情非常烦躁。一天,纪信来到刘邦面前说:现在荥阳城的形势非常严峻,大王再呆下去恐怕会有危险。我和大王的高矮胖瘦都差不多,我请求扮成大王的模样去楚营投降,欺骗项羽撤军,大王可以趁机逃走。
  刘邦假惺惺地推辞了一阵,便同意了纪信的想法。当天夜晚,刘邦就让陈平来2000余名女子,穿上铠甲,手棍棒各种兵器,随穿着汉王王服,坐着汉王车驾的纪信出了荥阳城的东门,向楚军投降。楚军听说后非常兴奋,纷纷跑到东城门观看汉王。就在这功夫,陈平等大将带领数十人保护着汉王刘邦骑马向西逃,在临出城门时吩咐大夫周苛留守荥阳城。
  等到纪信走近,项羽才发现坐在汉王车驾上的人不是刘邦,项羽生气地问纪信:你假扮刘邦出城,他现在在哪里?纪信说:我们大王早已离开荥阳城了。
  项羽得知自己上了当,就一股脑地把怒气撒到纪信身上,把纪信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然后在周围架起柴草,将纪信活活烧死。
  藏进枯井逃过一难
  在荥阳市广武镇当地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刘邦逃出荥阳后不久,项羽的军队就向西追来,匆忙之中刘邦躲进一口枯井中,才逃过了楚军的追捕。
  但记者在汉霸二王城景区内转了个遍,也没有到这口枯井,也没有到刘邦藏进枯井后,他的马所藏身的藏马沟
  荥阳市广武镇旅游办公室主任陈成玉说,这口井就在鸿沟旁,原来曾进行过挖掘,但没有确定的位置。当时刘邦藏马的藏马沟位置也很难确定,现在在鸿沟附近有许多沟壑,究竟是哪一条目前还无法考证。
  陈成玉还讲述了刘邦当时避难的一些情形。项羽得知刘邦逃走,就派兵紧紧追赶,不一会儿就追到了广武山上,正在这危急时刻,刘邦发现路边有一口枯井,就慌忙下马,跳进井中躲避,马跑到西边沟中藏身。楚军正追赶着,忽然不见了前面的人影,就遍地寻。最后到一口枯井,怀疑刘邦跳进了井中,但查看后发现井口的蜘蛛网还完好无损,不像有人跳下,将士们不死心,就又往井中扔了一块土块,一对白鸽从井中飞出,他们认为井中不会有人,就收兵回营了。楚兵走后,刘邦的战马从沟中返回,到枯井口低头长嘶,附近的百姓闻声赶来,用绳把刘邦拔了上来。
  据当地老百姓说,在郑州市中原区沟赵乡枣陈村东北,上个世纪60年代前还有一座蜘蛛庙,传说这座庙就是刘邦登基后,为了纪念枯井中的蜘蛛救驾而修建的。
  刘邦进驻汉王城
  汉王城在广武涧的西面,由于黄河水的冲刷,城墙已被冲毁了大部分,目前还剩620米南城墙。刘邦究竟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筑城的,还要从他逃出荥阳城开始说起。
  当年,汉王败走荥阳后,南走南阳、叶县一带和英布联合,趁项羽东归攻打彭越之际带兵北上,在虎牢关打败终公,占领了成皋城。
  当年,项羽兵围成皋,迫于双方兵力的悬殊,刘邦从北门逃出成皋城,由玉门渡度过黄河,同驻在修武一带的张耳、韩信军会合。就在这时,得胜的楚王犯了一个错误,他只知道派军占领荥阳、成皋,却疏忽了守敖仓。
  历史上的敖仓地处今汜水镇口子村以东、王村镇以北的广武山及山南的广武原一带。商朝时期,这里的农作物已有禾、黍、麦、稷等品种,物产丰富,具有优越的生存条件。为此,商朝帝仲丁迁于嚣()”。至秦朝,秦始皇在敖城东建一粮仓,俗称敖仓。
  真是无巧不成书,汉王聪明的谋士郦食其很快就捕捉到了楚王的这点疏忽,献计汉王出兵占据了敖仓。
  公元前203年,汉将彭越在梁地(今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处)进攻楚军,项羽领兵迎击,刘邦久等的良机终于出现了。他迅速屯兵成皋,欲趁项羽不在,痛痛快快的和楚军打上一仗。无奈楚军紧闭城门,就是不出阵交战。原来,项羽临走时曾叮嘱过守城的大司马曹咎:如果汉军来挑战,你切不可和他交锋,半月内我就会平定梁地,再回到成皋。敌军坚守不出,这边可急坏了汉王,怎么办呢?骂阵!记者以前听说过善骂之人能将人骂死,没准当年汉军的骂阵之人就隶属这一级别,因为在楚军阵前连骂数日后,终于激怒了曹咎。盛怒之下的他已将项羽的叮咛忘的一干二净,毅然带兵渡汜水河和汉军做战。不料正中了汉军的圈套。楚军刚渡过一半,汉军就兵分三路掩杀过来,楚军大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曹咎想无法向项羽交差,就自杀了。刘邦重新占领了成皋。
  刘邦项羽隔涧对话
  项羽从梁地赶走了彭越,这时却听到了成皋城失守,镇守大将曹咎自杀的消息,急忙领兵又回师荥阳。当时汉军正在荥阳东围攻楚军,听说项羽领兵赶到,刘邦急忙命令兵马撤离,退守到汉王城。项羽率兵紧急追赶,驻扎在霸王城,两军隔着鸿沟对峙。
  在对峙期间,楚军还采取挖地道的形式偷袭汉军,但未能成功。现在在霸王城铁马下还可看到楚军偷袭汉军的偷袭洞。
  就在这时,彭越再次进攻梁地,想切断楚军的粮食通道,项羽知道后大为恼火,就在霸王城内修筑了一个高台,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对刘邦大声喊道:你如果不马上投降,我就立即烹死你的父亲。刘邦不动声地说:我和你曾是拜把的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一定要烹死你的父亲,请分给我一杯肉汤。项羽闻听大怒,想立即杀死刘邦的父亲,被手下的大臣劝住。
  在霸王城内的铁马南20米处,目前还可看到一个高台,相传那就是项羽要烹死刘邦父亲的地方,现在称为太公亭。
  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楚、汉两军在这里对峙了很长时间,没有决出胜负。项羽对刘邦说:现在天下战乱不断,百姓长年累月无法过上安宁的日子,都是因为我们两个,咱们不如单打独斗,来决定胜负。论力气和武功,刘邦都远远比不上项羽,他当然不敢答应和刘邦单独决斗,就说:我不愿意和你斗力,只愿意和你斗智。并趁机宣读了项羽的十大罪状。
  在汉将中,楼烦是一个神射手,在刘邦宣读项羽十大罪状时,他连连向楚营放箭,每次都能射中一人。
  项羽大怒,张弓搭箭,向刘邦射去,正射中刘邦的前胸。刘邦慌忙退回城内。
  不久后,汉将彭越和韩信又在楚军的后方不断地骚扰,屡屡袭击楚军运送粮草的军队,无奈之下,项羽和刘邦只好约定平分天下,以由荥阳为起点淮南为终点的古运河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以东归楚,项羽归还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从此休战,这就是历史上流传甚广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的故事。
  以鸿沟中分天下后,项羽就领兵回师徐州,不料,汉王刘邦并没有遵守中分天下的约定,项羽前脚走,刘邦后脚就开始追赶,在垓下,楚军被汉军紧紧围住,项羽突围后,在乌江边自杀身亡。
固陵古战场——淮阳柳林——曹河境内固陵沟
固陵,即今河南准阳西北三十多里的柳林,这儿是当年项羽、刘邦争雄的古战场。
    诸侯统帅项羽为什么垓下别姬?弱小的刘邦为什么能一统天下称王?王道?霸道
河南淮阳境内的固陵古桥

    项羽,下项人,世代为楚将,封在项城 (今河南项城),因而姓项氏。
在项棋上,有楚汉之界。这个界线指什么?原来指的是淮阳西北30里的鸿沟。
    固陵在哪里?原来在河南淮阳西北鸿沟附近的柳林。
    固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是淮阳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但渐被历史风尘淹没,首先回顾以下当时的历史。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项羽大破秦军,召见各路诸侯。诸侯进了辕门,都跪倒在地,屈膝向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作了诸侯上将军,所有诸侯军队都归顺到项羽部下,项羽成为诸侯统帅!
    正如所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本来比较弱小的汉王刘邦渐渐强大起来,形成能与项羽抗争天下的楚汉相争之势。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之后,刘邦虽先入关,为争天下,从长远大计,刘邦却不再提该自己称王,而是发展自己的实力,暗暗坚决要以武力打败项羽。
    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得人心。项羽由于不会用人,又杀人如麻,无仁慈之心,势力越来越弱;而汉王刘邦的势力则越来越大。到了汜水一战以后,项羽的兵力已经很溃乏,粮食已断。因为项羽扣押了刘邦的父亲作人质,刘邦派陆贾说服项羽讲和,项羽不理。刘邦又派侯公去说服项羽放人,项羽才答应。楚汉订立和约,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地,鸿沟以东之地为楚地。项羽同意。于是,楚汉撒兵。
    那时候,张良和陈平劝刘邦:“如今汉已有天下的大半,诸侯也都已归汉,而楚兵处在兵疲粮绝之际,不如在楚兵溃乏无力的时候,趁机攻取。若不利用此机会而放走了楚兵,岂不是养虎为患?
    刘邦采纳了张良、陈平的意见,在汉王五年,刘邦出兵追项羽至阳夏(今太康)南停军,约期会合韩信和彭越共击项羽。刘邦到了固陵,但韩信和彭越没有赶到。楚汉两军大战于固陵,汉军大败。后来,韩信、彭越援军赶到,聚于垓下,合围项羽。所以就有了项羽霸王别姬一幕,项羽结束了自己壮烈的一生,刘邦一统了天下,这就是汉高祖刘邦。
    下面,我们首先从记载上考证一下固陵。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 引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至固陵不会。
    《地括志》说:固陵,县名也,在陈州宛丘县西北四十二里。
    《河南通志》说:固陵在陈州西北三十里
    《太平环宇记》说:固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一丈二尺。按《史记》云:“项羽南走固陵,即此陵也,今俗呼为谷陵。
    《元和郡县志·卷八·河南道·陈州》说:固陵县西北四十三里,项羽败·南走固陵,此也。
    《一统志·卷一七十·陈州府》说:固陵故城在淮宁县西北,旧日固陵
    《陈州府志·卷九·古迹》说:藕台城西北四十里,旧志以为古固陵之地。”“但不知何以名曰藕台,且其地有鸣马台,亦末详其名之义。
    典籍记载及地方志书记载,都准确地说明了固陵的位置,在县城东北。古时有大小,说的都是一个地方,这就是淮阳县西北齐老乡的柳林。
    考古学家、博物学家、地方史专家骆祟礼先生,曾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发现如今的柳林,仍较周围的地形高出五、六尺,这显然是历史上多次黄水泛滥、黄沙沉积的结果。
    今柳林之西一里,有一条小河,名曰固陵沟,南北走向,长约十里,北接老运动河,南入新运河。河名以固陵命名。
    柳林当地的著名绅士钱延文,号曰固陵居士。连人的名号也以固陵命名。
    当地齐老村《齐氏家谱》说:“明洪武间,自刑家沟迁于固陵集北八里许庄。而齐老村正在柳林北八里。
    从考古发掘证明:
    197011月,柳林北十余里马庄,出土的明代戊午年 (公元1558)明故处士殷君墓志铭:“万历正统间距陈西北回十里许,呜马台躬相土择居,遂籍为陈人。
    1970年春,柳林北八里齐老村,出土清康熙四十七年 (公元1706)十二月二十二日墓志铭记:“始祖讳刚,自明成祖时卜居陈,数传荣,迁于城西北固陵遂家焉。
    198312月,柳林东一里,出土明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1596)墓志铭记:“佳城郁郁,固陵之东。
    不论从文字记载,不论从考古发掘,都说明今淮阳西北的柳林,就是《史记》所说的固陵。
    柳林是一座历史古城,至今号称三里长街,在1949年以前,还有城门,为砖砌。现存城垣南北长1220米,东西宽240米,是个少有的大寨。南日南寨,北日老寨,中日中寨。南寨有四门,日朝阳,日乾元,日通济,日保安。中寨有南北二门,日中和,日天一。若寨也有二门,均日忠义,只是加方向之别了。从其规模看,固陵当初相当不小了。
    柳林目前残存的城垣,部分地段残存有末代瓷片。从南寨西门外一米高的路土断崖分析,曾历经两次黄水,一次为黄沙,次为淤土。由此可以惟断,固陵在历史上曾为黄水所淹没,在宋代又曾经复兴过。
    至于固陵古城,那就埋在今柳林之下了。这就留给未来的考古工作者研究发掘证明了。
    今去柳林,思古之幽情,想当年之固陵,环顾柳林之周围, 望一马平川之野,透过迷茫之尘雾,可见当年项羽、刘邦数十万大军血战狼烟,数万将士拼杀的古战场上,可闻刀剑影中的狂呼呐喊。固陵古战场遗址,留给了后人什么思索?
    项羽一度成为立于众诸侯之上的三军统帅,拥军百万,却败在了曾是一介平民的刘邦手里,从固陵大战始,败走该下,终演霸王别姬。项羽不敢见江东父老,自杀身亡。而刘邦却成了一统天下的开国皇帝。
    :“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社会生活人民心理是什么呢?当我们走柳林,思固陵,目睹固陵古战场的时候,又作何思索呢?
    行王道?行霸道?
                            鸿沟综述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修成后,经过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过中牟北,开封北而后折向南部,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向南进入颍河,一条向东进入沙河,二条又分别汇入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开通济渠,即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堵塞了。
楚河汉界这个词语中的河界指的就是鸿沟。
  典故:当年楚汉相争,打仗八年,曾以鸿沟划地为界,东楚西汉。楚河汉界由此得来。
  鸿沟这个名词到了今天,就引申为两个人在思想上有分歧,价值观有距离等。如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