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乐府是⾃秦代以来设⽴的朝廷⾳乐机关。它除了将⽂⼈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泛。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兰诗
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亦⽆所思,⼥亦⽆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军书⼗⼆卷,卷卷有爷名。阿爷⽆⼤⼉,⽊兰⽆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声,但闻黄河流⽔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头。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
万⾥赴戎机,关⼭度若飞。朔⽓传⾦柝,寒光照铁⾐。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归来见天⼦,天⼦坐明堂。策勋⼗⼆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兰不⽤尚书郎,愿驰千⾥⾜,送⼉还故乡。
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弟闻姊来,磨⼑霍霍向猪⽺。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伴,⽕伴皆惊忙:同⾏⼗⼆年,不知⽊兰是⼥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诗简介
《⽊兰诗》⼀⾸的北朝民歌,⼜名《⽊兰辞》选⾃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学(《⽊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兰诗》讲述了⼀个叫⽊兰的⼥孩,⼥扮男装,替⽗从军,在战场上建⽴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畏的精神。
翻译/译⽂
织布机声⼀声接着⼀声,⽊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想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书,知道可汗在⼤规模征募兵⼠,那么多卷征兵⽂书,每卷上都有⽗亲的名字。⽗亲没有长⼤成⼈的⼉⼦,⽊兰没有兄长,⽊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母呼唤⼥⼉的声⾳,只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燕⼭)脚下,听不见⽗母呼唤⼥⼉的声⾳,只听到燕⼭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奔赴战场,像飞⼀样跨过⼀道道的关,越过⼀座座的⼭。北⽅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光映照着战⼠们的铠甲。将⼠们经过⽆数次出⽣⼊死的战⽃,有些牺牲了,有的10年之后得胜⽽归。
归来朝见天⼦,天⼦坐上殿堂(论功⾏赏)。记功⽊兰⼀等,得到的赏赐千百⾦以上。天⼦问⽊兰有什么要求,⽊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匹千⾥马,送我回故乡。⽗母听说⼥⼉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兰)。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回来了,霍霍地磨⼑杀猪宰⽺。打开我闺房东⾯的门,坐在我闺房西⾯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裳,当着窗⼦整理象云⼀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常惊呀:我们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兰是⼥孩⼦。
提着兔⼦的⽿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起并排着跑时,⼜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2.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陌上桑
朝代:汉朝
⽇出东南隅,照我秦⽒楼。秦⽒有好⼥,⾃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中明⽉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有好⼥,⾃名为罗敷。”“罗敷年⼏何?”“⼆⼗尚不⾜,⼗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何愚!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东⽅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识夫婿?⽩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络马头;腰中⿅卢剑,可值千万余。⼗五府⼩吏,⼆⼗朝⼤夫,三⼗侍中郎,四⼗专城居。为⼈洁⽩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皆⾔夫婿殊。”
古诗简介
府 《陌上桑》是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南
朝徐陵编辑的《⽟台新咏》也收载了该诗,题为《⽇出东南隅⾏》。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相和歌辞》。
翻译/译⽂
太阳从东南⽅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天在)城南边侧采桑。⽤青丝做篮⼦上的络绳,⽤桂树枝做篮⼦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朵上戴着宝珠做的⽿环;浅黄⾊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的绫⼦做成上⾝短袄。⾛路的⼈看见罗敷,放下担⼦捋着胡⼦(注视她)。年轻⼈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以期引起罗敷对⾃⼰的注意。耕地的⼈忘记了⾃⼰在犁地,锄地的⼈忘记了⾃⼰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吏回答:“是秦家的⼥⼉,⾃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问:“罗敷多少岁了?”⼩吏回答:“还不到⼆⼗岁,但已经过了⼗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随从⼈马⼀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马后⾯跟随⼩⿊马的那个⼤官就是,⽤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黄⾊的笼头;腰中佩着⿅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五岁
在太守府做⼩吏,⼆⼗岁在朝廷⾥做⼤夫,三⼗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岁成为⼀城之主。他⽪肤洁⽩,有⼀些胡⼦;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步,从容地出⼊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千⼈,都说我丈夫出⾊。”
3.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战城南
朝代:汉朝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安能去⼦逃?
⽔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不获君何⾷?愿为忠⾂安可得?
思⼦良⾂,良⾂诚可思:
朝⾏出攻,暮不夜归!
古诗简介
《战城南》系乐府旧题,属汉代《铙歌⼗⼋曲》之⼀,是⼀⾸民歌。这⾸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翻译/译⽂
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战死在野外,⼫体不埋葬乌鸦来啄⾷。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声!
战死在野外没⼈会为我们埋葬,这些⼫体哪能从你们⼝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事,那南北两岸的⼈民将如何交往?
⽆⼈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保卫国家都⽆法实现啊!
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战⼠,那些忠良将⼠实在令⼈怀念:
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同回来。
4.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芳树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
绿树始摇芳,芳⽣⾮⼀叶。
⼀叶度春风,芳芳⾃相接。
⾊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古诗简介
《芳树》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诗,是乐府⿎吹曲辞的汉饶歌⼗⼋曲之⼀。萧衍此诗咏写春天的绿树。前四句写树⽊由开始抽芽到因沐春风⽽叶密花发,此四句纯为写景咏树。四句之间隐含着时间的推递关系。“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两句承接上⽂,由叶转写花朵,并与下句构成顶真,更写出花⾊之明艳。最后两句是寓意深长的结尾,繁密的花⾊所引起的种种⽆⼈可体会的情思,点明⼥主⼈公对远⽅情郎的相思之情。
翻译/译⽂
转眼间树⽊就变绿了,微风过处,散发着满树的芳⾹。这芳⾹并⾮⼀⽚叶⼦所能发出来的。⼀叶经历春风,众叶都开始散发芳⾹,芳⽓相接,才有这般春风醉。只是秋天⼀来,树⽊的叶⼦就要变黄枯萎了,颜⾊也在秋风的相逼下呈现出衰飒的样⼦,众花也纷纷⽽落。满眼都是黄花堆积,看到这般萧瑟的情景千万不能想太多,勾起了年华易逝的感伤怎能让⼈⼼情舒畅呢?
5.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折杨柳歌辞
朝代:南北朝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客⼉。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不解汉⼉歌。
健⼉须快马,快马须健⼉。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古诗简介
《折杨柳歌辞》是《乐府诗集》所收篇⽬,共五⾸,收⼊横吹曲辞梁⿎⾓横吹曲,内容相贯,主要为征⼈临⾏之际与其情⼈相互赠答之词。折杨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送者、⾏者常折柳以为留念。是对唐代⽂化风俗有重⼤影响的乐府⽂学作品。
注释
①捉鞭:拿起马鞭。捉:抓、拿。
②蹀座:偏义复词,取“座”义。蹀:⾏;座,同“坐”。长笛:指当时流⾏北⽅的羌笛。
③擐:系,拴。
④羁:马笼头。
⑤逐:跟随。
⑥孟津河:指孟津处的黄河。孟津:在河南孟县南。郁:树⽊茂密状。婆娑:盘旋舞动,此指杨柳随风摇曳的样⼦。
⑦虏家⼉:胡⼉,古代汉族对北⽅少数民族之贬称。
⑧跸跋:快马飞奔时马蹄击地声。黄尘:指快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别雄雌:分⾼低、决胜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