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该不该发泄?
怒气该不该发泄?
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特别的场景,一位年轻的日本男性选择了一份很不寻常的工作,他在热闹的市区中摆了个摊子,任何人只要给五美元,就可以戴上手套,往他身上捶打五分钟,而他,保证不还手。
靠挨打赚钱?生意好不好?
听说他生意兴隆,就连极为自制、害怕与众不同的日本人,都难忍满腔怒?火,愿意付钱出气筒。
这个“受气包”老板说,有这个主意是为平时忍气吞声已久的人们,提供一个发泄愤怒?的管道,他觉得挺有意义,因此即使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身上也有过多次骨折,他仍然乐此不疲,把它当成一份功德无量的工作来做。
而在影片中,刚打完人就接受访问的客户们反映,一阵捶打之后,心中的怒?气的确消了不少,“下次不爽时,肯定会再来”,其中一名男客户说。
如此的做法,对于愤怒管理,到底好不好?
心理学家们把你我生气时的反应分成三大类: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消极但具攻击性的生气反应,以及肯定而自信的反应。
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行为,例如辱骂对方,以及肢体暴力等等。
消极但具攻击性的反应,则是为了抗拒对方,或阻止对方达成目标。例如保持沉默,故意迟到拖延,讽刺嘲笑对方,故意把事情做错等等。当我们敢怒不敢言时,这些“绕个圈子”的行为就成了表达不满的另一种反应。
肯定而自信的生气反应,是不以伤害攻击对方为目的,而是为了成功地解决彼此关系及达成共同目标的反应模式。例如,心平气和的沟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把话说回来,不论是打真沙包,或是打活人沙包,这种生气的反应都是攻击性的做法。你一定也听别人说过,气闷在心里不健康,抒发出来才是最佳良方,对吧?
事实上,这些“把气发泄出来”的建议,其实会让你学会如何更加生气。
因为表现生气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表现愤怒?的反应,就会是你我的沟通
模式之一。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沟通方式,就会强化而成为一种沟通习惯,下次再出现类似状况,当然就顺理成章,很自然地用同一种方法回应了。
最近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不知节制的发泄怒气,也许暂时感觉不错,但接下来当事人往往会觉得更焦躁不安,这是因为在动口动手之后,我们会害怕对方报复(他一定不会就此罢休),或是担心自身权益受损(他把我开除了怎么办),要不会产生罪恶感(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伤害对方的事),因此发泄怒气,往往会导致更大的压力。
就算是打沙包,一个既不会报复、也无法伤人的对象,这个做法也值得商榷,因为如此做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你的怒?气并非因沙包而起的,对吧),同时你还在为未来可能会感受的愤怒,培养极具攻击性的反应习惯,哪天一不留神,就极可能转成攻击当事人。
所以持续性的发泄,对自己的EQ毫无帮助,只会不断地加重及提醒自己心中的愤怒及伤害。
那该怎么做才好?
研究愤怒管理的专家们认为,面对愤怒,重要的不是想法子消除怒气,或是逃避生气的不悦,
你我最该做的,是要借力使力,让心中的怒气成为自己的助力,而非阻力。
有效的愤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做自我察觉。有三个问题值得你我在生气的当下去做自我思考:
(1)我现在有什么感觉?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
(2)当下的愤怒在告诉我什么事?
(3)我该怎么做,才能达成我的目的?
发泄
举例而言,一个想出去和朋友喝酒的男人,发现老婆不让他外出,心中觉得火冒三丈时,动粗绝对是不智之举,若想改变生气处理的方法,可以按照上面三个问题来思索:
(1)“我觉得很生气,因为她不该管我这么多。”
(2)“我会这么气,表示我很在乎自己的自主权要受到另一半的尊重。”
(3)“我的目的是要她尊重我的决定,伤害她并不会达成这个目的,所以我该告诉她,我出去玩并不代表不爱这个家,而是……”
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学会面对发怒的自己,也就学会了帮助自己,从而才能去感受真正的幸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