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的治泻9法发泄
中医腹泻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施治。明代李士材曾总结出治泻九法,先生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1.渗利法: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胀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苏沈良方》有这样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请太医院里的国医,丝毫没有效果。
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很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了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这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
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欧阳修讲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用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最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方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6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明朝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名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水泻,非常有效。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水泻的秘诀,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革薜。萆薜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
2.升提法: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搏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邵氏闻见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证,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李延昱《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得了腹泻证,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的更加利害。
后来李延星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证,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李延是的药。可是越停病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也看不出风邪,仅从
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证表脉,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3.清凉法: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古方治热泻,用黄芩汤,即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四味药,水煎服,效果很好。《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人口,咽喉就有针刺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得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予黄连9克,自芍6克,甘草2.5克,一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寿世保元》还载有一方:有个病人,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药方,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
4.疏利法: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
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象行水管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却又不断地使水向外溢出。所以这样的腹泻,必须象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道里的废杂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杂物的办法,叫做'疏利法'。《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三十年之久,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里,用礞石滚痰丸与服,三付,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愈的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粘浊物质,这样的病人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可能带有这样的粘液。肠中有象痰一样的粘浊物质所致成的腹泻,中医叫做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肠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加味,也很有效。还有伤食致成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
这样的腹泻,常嗳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腹泻证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有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象我们用过的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时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
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用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邪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
简述如下。泻下黄赤、粘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粘口臭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泻下如白冻,或谷食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