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的“不绝回响”——说说钟、铎、铃、铙的故事。
汉代郑玄为《周礼》作注时归纳道:“金,钟镈也”。传统中国乐器有八音之称,即按照材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共八个大类,这其中居于首位的金类多为礼乐器或军乐器。
先秦有独钟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金属器物的问世普遍较晚,但仅从形制而言,钟类乐器不见得迟于丝竹土石。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陶质的钟,高度明显超过腔径,并带有可悬挂的短柄,这是钟的基本特征,也被视作后世青铜钟的前身。陶钟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通过敲击发出简单的乐音,但陶土毕竟易碎不耐频繁碰撞,因此留存至今的极为罕见,进入礼制文明后渐被淘汰也在情理之中。
铙的纵长和横宽较为接近,大型青铜铙插在木架上敲击。
青铜冶炼技术走向成熟后,人们开始仿照先前的陶钟形制,烧制更为坚固耐用,声音更为浑厚悠扬的铜钟。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古乐钟为商代的铙,通常为双弧合瓦形,横向和纵向长度接近,通过外壁棒击产生乐音,常见为大小逐次变化的一组,小的可以手持,大的只能插于木座上。狭义上的钟出现稍晚,由倒插朝天改为口部向下悬挂,根据悬挂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甬钟(斜挂)和钮钟(垂挂)两大类。
造型独特的羊角钮钟,历史相当悠久。
列器各专称
所谓的甬就是指钟体上方的中空短柱,其根部的一道凸起环箍叫做旋,上有挂绳的环钮叫旋虫也叫斡,可以配合调节,后人用斡旋一词比喻解决矛盾,消除不和。钟体弧面分为长短不同的两段,较长的上段为钲,较短的下段为鼓,凹入的下唇为于,内壁的浅槽为隧,最下端尖锐的部分称铣。单个弧面左右各有九个分成三排的乳突称之为枚或景,三排之间的两层刻花叫做篆,钟腔上端截面谓之舞,枚并非纯装饰,科学测定发现能使音淳厚优雅。
典型甬钟各部件名称。
成组的甬钟就是我们熟悉的编钟,起初仅有三枚,稍后出现了五个一组的编钟,商代妇好墓中就出土过五件套编钟。编钟的布置遵循礼制中的乐悬制度,最高等级的天子编钟采用四面吊挂的宫悬,次一等的是三面挂钟的轩悬,限于诸侯,再次一等的两面编钟为判悬,对应的是大夫,士人只能用单面的特悬。周代王陵未经考古发掘,因此我们难以一窥全套宫悬的面貌,感受不到上古时代的环绕立体声,只能从现有的诸侯编钟展开考察。
延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