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舞蹈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生舞蹈教学
[摘要] 舞蹈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舞蹈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兴趣  节奏  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的功能是使儿童在接受舞蹈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动作协调的基本能力,在舞蹈过程中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这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干扰多,又活泼好动,而舞蹈练习,能使学生既动身又动心,可以充分的给孩子们动的空间,变化多样,好的舞蹈还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因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孩子喜爱节奏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而女孩子则喜爱节奏较慢,动作柔和的舞蹈。此外,舞
蹈练习还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正确姿态,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趣,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小学生应如何进行舞蹈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初次接触舞蹈教学的启蒙阶段,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孩子觉得困难,应该使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能让学生跟老师愉快地进行合作。
在教材上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选择具有鲜明特的民族舞蹈动作和儿童所熟悉的歌(乐)曲进行编排,如《娃哈哈》的儿童舞蹈反映了新疆民族风情,也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有关新疆民族的知识,丰富他们舞蹈语汇,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
(二)充分发挥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
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音乐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自我流露的方式,原始人表达情感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也许就是各种声调的呼叫加上肢体动作,这就是音乐、语言、动作、舞蹈的统一的雏型。所以,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因此,他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他从孩子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这些方面是一个“不可分离开来的领域。”因此,奥尔夫就“致力重建他们之间的天然联系。”因为语言,舞蹈和音乐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三者同出一源,密切相联,所以在儿童舞蹈教学中,不仅是教会孩子们的舞蹈动作,而且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艺术的同时逐步了解音乐世界。寻机会给他们讲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节拍、乐句、乐段、速度、力度等,但有别于音乐课堂教学,如“节拍训练”通过呼吸唤儿童的姓名或花草,鸟虫以及动物名称,结合声势,舞蹈游戏与小品练习,使孩子们对音乐中不同节拍有一个明确概念。
要告诉孩们音乐是舞蹈的“好朋友”,会引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一个优美准确的舞蹈动作示范能激起儿童对舞蹈的极大兴趣,而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学习中使孩子们逐步懂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在舞蹈的教学中,当孩子
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合音乐,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舞曲,可以边听边略加分析,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重复听音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通过重复,使孩子们熟悉了音乐并开始喜欢它们,每重复一次印象会更深,通过多次的聆听和动作的练习,音乐和舞蹈熟悉到好像成为儿童自己的“东西”,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学、训练、排练。音乐和舞蹈的互补,使孩子们艺术表演才能得到进一步提。
(三)让学生了解基本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人体的基本节奏,就是用身体活动的自然动作,进行音乐基本节奏和速度的练习。这些动作应该以学生自己已有的体验为基础,绝不是把教师的节奏强加给学生,这些动作分为十个方面:拍手、列队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唱。如“拍手”,这是最容易表达节奏的形式,通过拍手训练学生感觉任何节奏和跟随速度变换的能力。“列队行进”与“走”是不一样的,行进时需要膝盖抬高,脚步有力,而走的动作更趋于平稳,“列队行进”必须用双拍子的音乐,而“走”就不一定。“奔腾”与“单脚跳”不能混淆。“单脚跳”是先一只脚放在地面上,然后用同一只脚做一个单脚跳,两脚轮流
着做,而“奔腾”的动作是一只脚在一个重拍上触到地面之前,在空中做一跃,因此它需要一个准备,在音乐中被称为弱起节奏,所以使人联想到奔腾的马的音乐总是弱起的。
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他在教材的每一进程中都列入许多“节奏、旋律练习”。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他认为,在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如果脱离节奏,就会面目全非,甚至不成其为旋律,节奏训练是从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他一开始由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入手,让儿童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都可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尽情的自我表现
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舞蹈教学更应时刻牢记这一点,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一遍遍重复练习,如舞蹈排练中个别动作没做好,老师要求把整个舞蹈从头到尾练习一遍,某同学某个动作没做好,也要求全体孩子都跟着一起做,时间长了,孩子们疲惫不堪,这种简单,反复的训练会使感情割裂,让儿童无休止地接受他人强加于己的东西,动作不再是来自儿童内心或外部印象的第一反应,变得机械枯燥,难以实现舞蹈教育
的目标。如果一节课内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做,想一想,调换一种学习形式,重新调整学习状态,能更好促使儿童大脑活跃、兴奋,让孩子们“有的放矢”的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有所择重地练习,这样孩子们学习更加主动,效果则更好些。
舞蹈对培养学生身体协调与韵律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每学年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音乐教师可与体育教师互相配合预先编排,在全校推广。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第一、校园集体舞的动作与队形不必过于复杂,以简单易学为佳。
第二、设计队形与动作时可结合当地民间音乐与舞蹈动作,规定大致的队形框架与音乐,给各个班级的队形与动作创新留下余地,有民族歌舞传统的地区在集体舞比赛时可以在规定若干段音乐的基础上,每个班级编排自己创新的集体歌舞。
第三、音乐教师在赛前要与班主任或其他相关教师配合,利用一至两节音乐课分别对每个班级进行初步的动作教授和队形排练指导,并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对动作,队形的创新提供参考性意见。
(五)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十分重要。
在教学中应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中建立起来的,在老师真诚平等的鼓励声中孩子们会快乐的接受和愉快的进行舞蹈,在孩子们的心中老师的地位会随之提高,并且快乐的进行接受舞蹈教育,同时为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上,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姆指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尤其是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多鼓励少批评,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做个别辅导,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舞蹈教学自然的融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
结束语:总之,在低年级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位置和孩子们放平,在坚持不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
小学生舞蹈致谢:感谢李瑾老师在整个论文的写作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也感谢在论文写作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同学和朋友。
[参考文献]《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舞蹈》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