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百草丨人参之乡识“人参”,膝盖底下出“黄金”
识百草丨人参之乡识“人参”,膝盖底下出“黄金”
人参,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人参这种“人形”的草本植物,在六十年代以前,在国人心中还带着几分神秘彩。
关东老参客们的传奇总能引人遐想,关内民间对其认识甚至涉染迷信,诸如主贵之人方可野外见参;见参之人须大喊“棒槌”,人参才不会“遁形”等等。
然而短短几十年功夫,随着家庭种植,人参撩起了神秘面纱,除了古以有之的入药外,更是走进了平民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由于其人参产量多、规模大而被称之为我国的“人参之乡”。
人参被公认为“百草之王”,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属大补元气、抗癌的'灵丹妙药'。
从根到叶,从花到果,人参都含有大量的人参皂甙、人参酸、人参宁和各种维生素,不仅是滋补强身良药,而且对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等症均有疗效。
山参
在成文已两千多年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于人参的说法:“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由于人参喜阴,多生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但产量少,而且极难被发现,造成价格及高,致使许多古人知道人参其妙,却用不起人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过千余年时间的演变,人们从最初的“放山”采参(野山参)到现代人培育种植出的人参名为园参,经摸索出一套完整的人参栽培体系,并形成了特有的“人参文化”。
人参也不再是帝王和巨贾们的专供,而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抚松建有全国唯一的人参博物馆,镇馆之宝为生长近200年的野山参标本,还有重达2斤7两的“园参王”。
此外,全球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也坐落在此,每年人参收获的季节,来自全球的客商、药企代表都会云集于此。
人参之乡识“人参”,膝盖底下出“黄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