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平台在妇幼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公众平台在妇幼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份收治的1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分组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措施,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中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幼健康教育中运用公众平台,成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公众平台;妇幼健康教育
前言
随着手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卫生教学方式也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卫生宣的最好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妇幼健康宣传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工作。而在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很多老年妇女都想要再怀孕,都会由于年龄因素的作用,导致她们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所以必须进行重新生育的评价,并且在妊娠后还要进行严格的监控。本文通过单位建立公共,使妇幼人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到所需的健康护理知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份我院收治的1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分组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500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39岁,她们的平均年龄为(32.03±7.71)岁。观察组的500例产妇中,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31.47±6.54)岁,对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措施,主要方式为:患儿家长接受责任护士给予的常规健康宣教,采用的方式也是常规的口头宣教方式;
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家属在接受责任护士给予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增加了由责任护士申请公众平台及时推送的相关健康宣教信息。患儿家属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公众平台的作用(将发送入院宣教、检查目的和配
合、围手术期的配合等相关知识)指导家属加入平台(扫一扫二维码加关注)并产生首次互动。并对比平台在当天两组的新用户数量及净用户数量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n=500)其中完全掌握有400人,掌握90人,未掌握有10人,掌握率为98.00%;对照组(n=500)其中完全掌握有300人,掌握有100人,未掌握有100人,掌握率为80.00%;
(X2=6.783,P=0.000)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变化(P<0.05)。
3.讨论
母婴保健意识是影响居民生活品质与总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健康增进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社会化网络已经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同时也给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士提供了新的机会与挑战[1]有意义的号。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健康传播成为医院的新职能,在新媒体形势下,有实力的医院通常会创办杂志和网站等自媒体,来传播保健知识,扩大医院影响力[2-3]。但是就目前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而言,其实大部分人都喜欢从简短的手机资讯中获取知识,因此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可充分利用人们的这一知识需求,构建公众平台,开设多个栏目,发布疾病知识、保健知识,供人们阅读,弥补自媒体信息发布周期长及互动性不足的缺点。还为医院中工作人员之间及医护人员之间和被服务人员之间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而且,在医院内,护理人员也可以应用这一平台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指导,提升患者病症认知水平,督促其加强健康管理[4]。在此基础上,信息化、智能化医疗成为了未来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利用进行健康
教育,让健康教育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无味,同时也让健康教育的发展空间加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为广大人民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从而保证医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公众平台实行健康宣教的观察组中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远远大于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的对照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公众平台对产妇实行健康宣教,可以使其快速掌握各种健康知识,并增强其母婴意识,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实时、及时反馈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医院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沈调英,王兆钢等.应用平台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J].浙江预防医学, 2016,28 (1): 90-92.
[2]孙桂红,以平台为载体实施儿科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10下362-363.
[3]马远珠,陈延冰,吴潇满等,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公共卫生的目标:当代健康促进和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 2014, 30 (11):1023-1026.
[4]吴双胜,杨鹏,李海月等.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 (4): 607-61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