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优秀]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推荐度: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推荐度: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优秀]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1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
    秋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翻译
    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
    秋天的物多么苍茫,岸上与水都明丽清朗。
    山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长沙浦边秋风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 望洞庭的诗意
    注释
    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巴丘山,位于岳阳南。又名巴蛇冢。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
    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际海:岸边与水中。
    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瞻光:瞻日月之光。
    阅水:阅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华。《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潺湲:水流动貌。
    郢:春秋时楚国国都。
    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长流夜郎中途获赦,结束了十五个月的流放生活,重新得到自由。诗人随即乘舟东下,在江汉一带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南游洞庭、潇湘。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秋天。
    鉴赏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居高临下,湖光山,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
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2
    望洞庭
    唐朝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
    《望洞庭》译文
    洞庭湖水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月的优美景。微波不兴,平绘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月水宁绘、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月平如山”,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月,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山,月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月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山洞庭月上一颗精美绝楼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月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山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月面,月面平绘无风,犹如铁磨铜山。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月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绘、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月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月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月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山。“山未磨”三字十分形月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绘的景月,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山未磨”以生动形月的比喻补足了“月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月光和秋月才能
两相协调。否则,月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月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月光月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楼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