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送金条 噱头还是实惠?
基金分红是好事还是坏事买理财产品送金条 噱头还是实惠?
作者:暂无
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0年第6期
    文I本刊记者王超凡
    认购一份理财产品,即可获得实物黄金金条。世上有这样“白送”的好事吗?
    如果认购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获得金条,而且即买即得,对你的吸引力大不大?乍一听,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兴趣。
    近日,深发展银行推出一款兼顾黄金投资和信托贷款的产品——“金娃娃”2,010年l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个人投入8.2万元认购该理财产品后,即可获2根10克、成为99.99%的金条。这款产品获得投资者的热捧,仅用S天就全部售罄,比销售截止日提前将近l周时间。
    金条真的是白送的吗?为了弄明白买理财产品送金条究竟是噱头还是实惠,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人士。
    据了解,该产品采用黄金+信托投资的分层设计,个人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金条,
剩余部分加入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设立的“中融一深发展融发7号单一资金信托”,向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放贷款,期限1年半,此部分收益率约40%~48%/年。
    深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假如投资者购买产品时,金条价格为250元/克,20克金条需5000元,那么投资82万元则将剩下77万元用作信托贷款投资,银行和信托公司定好4.3%的年化收益率。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央行利率未作调整,借款企业如期归还本息,77万元的信托投资资金将按年收益率4.3%来计算收益,投资者到期可以拿回本金,又可得2根金条,但金条价值随着金价涨跌而波动。最坏的情况是借款企业根本就无力还款,投资者的本金将会全部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有两种情况可能造成产品收益下降。一是借款企业提前还款,信托收益将按43%的年收益率,以贷款实际天数来计算收益,因理财期限缩短,到期收益将会缩水。不过由于银行提前支付了金条,投资者的收益将随借款企业借款时间的长短和金价的变动而浮动。二是央行在投资期限内降息,信托投资的收益率也将随之进行调整,采取分段计算收益。
    记者熟悉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表示:  “从产品结构上看,这款产品并没有做太大的创新调整,仅仅是将两个理财产品融合到了一起,投资者购买产品时,等于购买了一份实物黄金加一份银行信托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将这看作两份投资,分别获取不同收益。分拆开来看,这两类产品在其他
银行中都可以买到。表面看是买产品送黄金,其实购买黄金的钱是投资者自己掏的。用真金替代收益是否划算,要看黄金价格。如未来黄金价格大涨,可能比原来纯粹用人民币计算收益划算;如黄金大跌,可能还是原来用人民币计算收益来得划算。”
    可见,深圳发展银行只是将“金娃娃”的预期收益,提前用金条的方式支付给了个人,并非白送。投资者实际上等于花钱买下了金条。
    事实上,银行卖理财产品送金条并不是新鲜事。深圳发展银行曾在两三年前推出过同样送金条的“金抵利”理财业务。当时银行规定,投资者只要到深圳发展银行网点存56万元保证金,就可获得l条成为99.99%的10克金条。在当时,金条也不是白送,也是投资者预先得到的理财收益而已。产品甚至还受到“涉嫌变相吸收储蓄”的质疑,因为这款产品募集的资金没有确切的投资方向。
    一位业内人士不客气地指出,用金条做理财收益的产品,改头换面后又出现,眼球效应多于实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