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核心知识点
有★是要背的五道大题
第一章(第一、二讲)八个问题 主要单选、多选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反侵略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6、为什么能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
斗争。(根本原因)
7.失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
8、民族意识的觉醒:魏源 《海国图志》
“从睁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物质方面的学习,制度方面的学习,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
第二章(第三、四讲)
1、太平天国
①1853年定都天津,标志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式成立。
②转折点:天津事变(由盛到衰)。
③失败标志:1864年,天津陷落。
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后期颁布,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资本主义新方
案)
订书机结构⑤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的根本原因(三个无法):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客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
2、洋务运动
①洋务运动事业的兴办:
近代工业(两个最大一个第一):
军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兵工厂)福州船政局(最大造船厂)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南洋,福建)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军事,工艺学堂)
②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失败
原因(“缝衣服”):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败性。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三章( 第五讲)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
①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政党)
③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①武昌起义(第一个成功的革命活动)
②《临时约法》: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宪法性质(单选)
3、孙中山为挽救共和所做的努力
①二次革命:导火线:宋教仁被暗杀
②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反封建。
③1915—1916,护国运动。
④ 1917—1918,护法运动(其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4、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客观);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根本)
第四章(六、七讲)
1、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保险分红
①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 1915年创办《新青年》
②口号:民主与科学
③五四运动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④五四标志着: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最系统【李大钊】(单选)
3、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党提出的纲领及目标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国共合作和大革命
①1923年中共三大,同意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②大革命失败原因:4.12,7.15。(单选)
③教训(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五章(八讲)
新道路的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三义一会)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八七会议
重点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并选举出翟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常委;提出“杆子政权”
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道路的可能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单选)
良好的众基础,全国形式继续发展【客观原因】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的政策不错误【主观原因】
第六章(九讲)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
①1935 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瓦窑堡会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1935一二九运动,标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④1936 dnf炮师加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⑤1937.9国民党 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的庐山谈话,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 中国全国抗战。(两个标志)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能
将战胜的神话。
②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论持久战》背景:亡国论、速亡论 内容: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日本发动的退步,野蛮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进步、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
③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8月,洛川会议。
④敌后游击战的战略地位: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敌后游击战是辅助的;相持阶段,游击战是主要作战方式;游击战为人民军队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3、抗日根据地建设:政治方面:三三制原则。经济: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文化:反主观主义以建设学风,反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最主要:主观主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七章(第十讲)
1、(单选)国民党发动内战标志:194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序幕:1947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五四指示》(由抗日减租减息改变为耕者有其田)、《中国提地法大纲》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众基础。
4、第二条战线(含义: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背景: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5exo资料、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新政协《共同纲领》
★6、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力量以及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1927形成官僚资产阶级)
性质:反动势力,革命对象
主张即建国方案: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结果: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广大人民的唾弃,其反动统治根本上被推翻
②民族资产阶级:性质:中间势力,民主革命力量
建国方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其方案脱离中国实际,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
终也承认这种方案行不通
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性质:进步势力,民主革命主要力量,代表:中国共产党
建国方案: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共和国,经过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结果:全国人民拥护,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失败的原因:
1 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特点决定了它没有勇气和能力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诗意网名
2 时代条件: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 革命形式:国民党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力量的存在。
第八章(第十一讲)
1、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标志着半半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③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本完成
意义:
1 国家统一基本完成,人民政权基本建立,中共成为执政党,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
2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的领导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了新纪元。
2、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期)
过渡条件:中共成为执政党,各级政权建立(政治);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国营经济建立(经济)
步骤: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农民进入互助合作道路。
3、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单选)
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并举(单选)
4、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剥削制度被消灭(多选)创举:赎买政策
第九章
1、《论十大关系》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2、中共八大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内容,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推进的方针,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问:近现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对国家出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结局如何?
答: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864年天津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肩负反帝反封建的重任。
挽留感情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兴办新兴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金现代化。但由于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但遭到顽固势力的镇压,最终失败。说明自上而下的改良斗争在中国行不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