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风云——香港赌片与商业片再续前缘
2021/7上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
澳门风云——
—香港赌片与商业片再续前缘
阴李姝润
摘要:1989年12月,王晶执导的《赌神》上映,登顶年度票房冠军,成为改变香港电影史的重要一棋。201
4年至2016年,王晶再一次作为“赌”系列电影的导演,以《澳门风云》三部曲斩获26亿票房。文章从《澳门风云》系列电影切入,探究由王晶导演的香港“赌”系列商业片电影的产生背景,以及王晶“赌”系列电影概述,《澳门风云》电影的展开手法,并对赌片电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加以讨论。
关键词:王晶赌片商业片澳门风云香港电影王晶作为香港电影圈中最著名的商业片导演,
“香港鬼才导演”“娱乐之王”等都是世人给予他的头衔。在他30多年的电影生涯中,几乎兼职演艺圈所有职务,也几乎涉足了香港影坛所有类型的片种,几度引领香港不同时期和不同电影类型的潮流。王晶从1981年《千王斗千霸》开启了引领香港赌片电影的新潮流,以“赌”系列商业片引发香港影坛对电影娱乐性
和利润性的追求。
香港赌系列商业片的产生背景
香港传统文化。香港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的岭南文化,与儒家传统和内陆所保有的守旧农耕文化有所区别,岭南文化以其更开放的视野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氛围。自战争以来,西方的海洋文明强势植入香港,在中西文化发生的碰撞之下,香港逐渐形成了其功利、
通俗的独特现代文化。近代以来,由西方殖民者控制下的香港对大陆内地所倡导的厚重历史感和承袭传
统文化的传统逐渐摆脱,快速地接纳着现代文化资源。由于缺少深厚历史文化给养,香港长期呈现出一种功利化、大众化的现代商业文化。在此文化背景下,香港传媒业极度繁荣,大量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涌现。香港报纸上广告投放占据较多版面,来获取最大利润。香港媒体大篇幅报道娱乐新闻,标题辛辣夸张,引人入胜,以迎合大众娱乐心理。
除了传媒业,香港的宗教习俗和生活也日趋功利化。香港的教派和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无论是商人还是警察,都供奉自己信仰的神灵以祈求保佑,祷告除了平安健康以外,更多的是祈求旺财和事业兴隆。许多港人还迷信风水,把个人事业兴衰枯荣都和风水挂钩,相信所有人世方位都由风水控制。《新报》在每日专栏中刊登当日的宜行与禁忌,见有名的看相算命先生甚至要长期排队。
“马雀”文化也是香港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指,“雀”指打麻将。每年的马会是香港的一大盛事,港民大多或多或少地选择押注,并密切关注赛马情况。同样,麻将押注现象也被展现在许多的香港电影中,许多嗜赌如命的人整天泡在麻将馆中,以获得由运气眷顾而来的金钱和获胜的娱乐快感。大众化、普遍化的迷信及娱乐行为下掩盖着商业化的本质,功利主义风尚日益猖獗。
消费主义盛行。在西方社会中,消费社会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至中后期时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工业社会发展后,生产力足以提供大量的物质财富供人们消费和使用,人类陷入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中。然而,物质资料仍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供不应求的消费刺激下主导生产发展,使社会
形态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香港也在西方殖民扩张时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员,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形成大众消费主义。由此,在电影界以获利为主要目的向大众销售的商业文化正在强烈地冲击着不能满足大众市场大批量生产要求的文艺,商业片对文艺片的排挤愈发严重。
王晶“赌”系列电影概述
回顾王晶的影坛经历,其参与制作的影片达200多部,电影取材涵盖赌片、武侠片、警匪片、爱情片、三级片,涉猎广泛。在他“赌”系列电影导演初期,《千王斗千霸》集搞笑、赌、功夫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是王晶执导的开山之作,名列1981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的第九名。由此奠定基础后,王晶逐渐尝试更多的题材,虽然很好地体现了王晶执导商业片的才能,然而并没有使其获得显著的名声。
王晶电影事业的全盛期伴随着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一起到来。1989年王晶推出的《至尊无上》和《赌神》开创了香港电影史上长达十数年的赌片风潮。随后,王晶乘胜推出
《赌侠》. All Rights Reserved.
声屏世界2021/7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
等10部赌片,这一时期成为王晶“赌”系列电影的高产期。
然而,
在1997年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与经济紧密相联的香港电影遭到重创。此时正值香港回归后,依托着内陆市场的广阔需求,大量香港电影人“北上”谋求新的发展,王晶就是其中一位。王晶在此阶段没有局限于电影业,也向电视剧行业扩张,但在向内陆推出的影视片中没有他最经典的赌片,可谓是小心翼翼的试水阶段。而在香港方面则继续推出《雀圣》等赌片,并在影片基调上加以创新。从2009年开始,王晶加快了进军内地电影业的脚步,在部分影片中少量展现了香港电影的“赌”文化。真正在内陆实现“赌”系列电影延续的是2014年面世的《澳门风云》,春节档的三部电影使王晶成功实现赌片的内陆转型。
《澳门风云》电影的展开手法
《澳门风云》与王晶以往的“赌”系列商业喜剧片不同,为了迎合内地观众的要求及通过制片审核,王晶对电影进行多次删改。在《澳门风云》系列电影中,王晶在保留赌片一贯的策略中也加入许多创新手法,为“赌”系列电影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王晶的赌片在有效的凸显赌元素的基础上,以喜剧基调
作为搭配,融入拼贴、嘲讽、重复、巧合等手法,在向观众输出赌博刺激的同时也极力渲染喜剧笔墨,将惊险与爆笑巧妙结合。时隔20多年,《澳门风云》再请“赌神出山”,在电影中,王晶带领观众重新回顾香港经典赌术的绚烂技巧,但大大减少了赌博的故事情节,在电影中增加人物感情戏,扩大故事情节架构。如《澳门风云2》中,“魔术手”石一坚在与国际集团DOA 的博弈中意外遇到一生挚爱莫愁,却发现莫愁才是DOA 幕后黑手。与以往的赌片不同,影片在延续第一部“江湖奇侠与香港警察联手打击犯罪”
故事线的同时,拓展故事脉络和叙事内容,在凸显精湛赌术的同时也展开反派的报复、凄美的爱情和温馨的亲情。
对于赌片,王晶在人物形象方面也有所改进。在1989年的《赌神》中,周润发扮演的赌神总是很酷的样
子,固定的黑风衣、白衬衫和大背头,搭配标志性的动作:吃巧克力和转动翡翠戒指。而《澳门风云》中的发哥则更加生动有趣,赌牌时总挂着贼兮兮的笑容,会以口技模仿声来戏弄与他合作的警察,会和牛牛讲粗俗的玩笑。王晶彻底将“赌神”拉下神坛,使之成为鲜活的、
耍宝的人。此外,在表现形式上,王晶在影片中添加了新时代的热点和发展标志,如《澳门风云》中的机器人傻强、手机遥控的远程安保系统,牌桌上的斗地主和打麻将的风格也随着内地观众喜好而改变。以新的元素和赌术混搭使用,
展现了一场多元化的视听盛宴。
王晶赌片电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
赌王家产虽然由王晶导演的大量
“赌”系列电影,绝大部分都收获了高卖座率。然而,
对其赌片电影的质量却始终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包括《澳门风云》在内的贺岁商业喜剧片在支持者看来,富有欢乐、热闹,为新年的带来生气。而批评者则指责“赌”系列电影元素复杂、剪辑混乱、情节不完整、低俗无趣又毫无逻辑。不论如何,从收益效果来看,王晶导演的赌片总体而言是成功的,既有经济上的获利,又有文化传递意义上的非凡成绩。
在香港异常发达的商业社会影响下,商业电影一直以来长期占据香港影坛的半壁江山,电影用多种元素堆砌出的场景和内容实际上是对香港市民文化的反映。王晶的赌片电影能将多种世俗文化巧妙杂糅,“赌”系列电影以市井阶层的赌牌日常为文化根基,融入社会主流娱乐信息,兼容言情、动作、科幻、搞笑、黑道。虽然其中不乏低俗情,但也正是通过王晶的镜头反映了香港真正的主流消费心理,有效地向外界传达香港社会大众文化的真实需求。
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输出的载体之一,赌片也成功向世界宣扬香港自身的独特魅力,将香港文化推向全球。王晶的“赌”系列电影以粤语为主要表达形式,融合香港当下流行语,体现香港本土语言特。在《澳门风云》系列电影中,王晶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香港发达的都市文化、威胁经济秩序和人身安全的香港黑道以及为维护世界治安而英勇付出的香港警察。赌片不仅仅富有娱乐效果和审美意义,也在向世人昭示着王晶身为香港人的文化骄傲与自信。
虽然有不同于文艺片的胡闹和混杂,不可否认的是,王晶的赌片对香港电影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口味新鲜,富有生气。尽管大多数人希望王晶的商业喜剧片能够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更加考究,为观众负责。笔者认为,不限于“赌”的题材,王晶的个人风格独一无二,
既然他仍在享受自我、无视“烂片导演”的头衔,那便随他去。他选择了无视口碑,未来就以票房说话吧。(作者单位:弘毅学堂人文科学实验班)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