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
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
红警技巧   一、新媒体运用的基本情况
  (一)什么是新媒体
要了解新媒体这个概念,先了解什么是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成为媒体。在对媒体的划分中,按其产生的先后有这样的五种媒体,分别是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我们通常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划归到新媒体的范畴。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宣传、引导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它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所以被称为新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
拍一拍功能在哪里设置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体。当然对于新媒体的具体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还属于众说纷纭的阶段,各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新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其信息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包含多媒体与超文本,融合个性化与社化等特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虽然大家对新媒体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都认识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广阔前景和丰富的应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的特点
综合不同的观点,我们发现新媒体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内容定制化:受限于技术发展的水平,传统的媒体的受众往往是面向全体大众。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受众发面突破了许多限制,可以说,新媒体做到了受众的细分化,甚至将受众具体到个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受众用户分组化,新媒体运营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实施不同的策略,针对性地发布不同的咨询。同样在用户层面也是一样的,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收到
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定制化满足了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突破了传统媒体用户只能被动接受阅读或者接收无差别的不感兴趣的内容有了巨大不同。
2.选择多样化: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从丰富的新媒体中,每个用户都可以接受信息,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形式丰富化:新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新媒体的内容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丰富内容形式。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可以进行非常简便的信息检索,可以非常方便地查历史内容。六级听力分值明细
4.发布及时化:与广播、电视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信息发布的及时化。由于内容定制,甚至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推送。由于信息
瞬息万变,发布及时化可以让用户及时跟踪自己关注的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此外,由于移动网络和各种手持终端的使用,使得这种及时化的信息传播更具有实际意义。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三)发展新媒体的原因
我们关注新媒体,发现新媒体的受众发展速度速度极其惊人。借用网上的一些数据,我们知道关于受众发展速度的一些对比资料,收音机额用了38年才将受众普及到5000万人,同样的受众规模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在如今的校园里什么新媒体都不使用、不关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新一代的大学生和新媒体打交道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新媒体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逛街...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博、看新闻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日本留学流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已经基本普及,基本处于人人都有的状态。新媒体的信息量大这一特点更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通过手机、电脑打发像等车这样琐碎的
时间,看看短信,上网浏览下网页,与好友聊下QQ,分享一下身边的新鲜事情这些已经基本与当代大学生形影不离。
新媒体的日常使用频次高。新媒体因为它的携带便捷,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实时性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逐渐替代着传统媒体。人们可以再新媒体上浏览想了解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而以往媒体的局限性使得大家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最近几年出现的微博,所打造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上微博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它的零发布门槛引来很多人的追捧。
绝大数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现代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新媒体来聊天,使用搜索引擎,上社交网站。新媒体日益代替传统媒体,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
(四)发展新媒体的实例
日前教育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大学召开。教育部高
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出席会议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冯刚在发言中强调: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理论研究,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重点研究如何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论研究的层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研究,主动掌握新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动权。17所院校的代表结合各自学校的实践探索,交流了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思考,并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了研讨。这是一则关于新媒体在高校中运用的新闻,它展示了新媒体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李林英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明与普及,社会的虚拟化倾向日趋明显,虚拟的生存空间,是新媒体带来的客观存在。李林英和她的同行们承担了一项有关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课中的应用的课题,该课题选取全国部分高校的近2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显示,网络终端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体。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网络与自身的学业需求结合起来。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第一行为,过半的大学生连接计算机网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QQ等聊天工具,不少的大学生则首先打开人人网首页,这说明大学生热衷于网上交往形
式。新媒体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密的组词
通过上面的这样一个调查我们发现,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检索需求,也解答了他们对现实问题的一些疑惑,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一种“神器”。但是同样有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感较前几代有所下降,对网络的不信任感会延伸到现实社会中。新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张扬了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例如许多新媒体允许用户进行转发,转发的过程就是一种对信息的选择,在转发的过程中,通过“赞”“喜欢”这样的情绪化的操作,反映自己的价值判断,此外还可以通过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涉世未深,当他们将这些能力与精神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时,不免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还可能沉溺偏狭的个人世界,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这些都是社交化网络媒介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高校现有理论课教育模式受到影响。传统教育注重单向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状态。借助新媒体环境,可以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在庞杂的信息流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是摆在高校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今的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机遇。新媒体使得每个人成为媒体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技术的变革应该引起教育模式的变化,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方面,要提倡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模式的创新也会带来教育效果的变化。高校要建立新媒体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融入原有的教育生态,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实中存在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不当使用。比如,有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人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消极的人生观,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有的人对网络依赖过度,情绪、人格受到影响等等。对此,她建议,应该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从学生、教师中招募优秀的青年骨干,在新媒体上对广大学子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行为规范的引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