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篇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
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
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
参考答案:
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
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 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5.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6.不畏寒冷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篇二」
原文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乎?”答⑤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⑥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
注释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②请:请教。
③子:您。
④所以:的原因。
⑤对:回答。
⑥退:回去。
⑦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⑧顷岁:近年来。
⑨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⑩工:精,妙。
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_____,又名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
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__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④又以报关尹子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土和于读什么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寇、御寇、道、清静无为②《愚公移山》智叟、愚公、移山
2、①请教②问③的缘故,表原因④介词,把
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4、“退而习之三年”且“守而勿失”。
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篇三」
古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秦士录 宋濂
1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2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3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4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5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