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2019.3
·学术
田应成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重庆丰都408200)
摘要: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时,我们要引领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有亲和感的学习氛围中形成文化素养,积累真实的感受,并将这些作为媒介生成学习的动力。在参与体探究时,
在参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时,学生积累下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丰富的情感、个性化的思想,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由此可见,体验对于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感也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背景
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9)03-0039-03DOI:10.13525/jki.bclt.201903012
1038
作者简介:田应成(1966—),重庆丰都人,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语文特级教师,重庆市丰都中学校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研究方向: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教学探索
2019年3月语文教学通讯
Mar.,2019第1038卷第3期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Vol.1038No.3
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本学科的专业优势,为我们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方法,拉近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本学科的知识能够
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时,传统文化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
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文化。
在引领高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学生会对其产生强烈的亲和感,这种情结是其他文化资源不具备的。在此期间,学生还会生成民族自豪感,他们会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当前,我国的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对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高中学生而言,这些文化冲击对于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需求,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为高中学生营造一个绿的、优化的成长环境,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
康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实现教育目标,我们就要用好传统文化这一教学资源,并借助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积累最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充满正能量的
“论点和论据”。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借助传统文化实施体验式教学进行分析。
一、明了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
为什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高中学生会陷入一种苦学的困境。在笔者看来,就是因为高考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过于巨大,
他们肯定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对于高考的价值,所以,教师与学生虽然心底排斥这些学习模式,但是仍然苦苦坚持。在笔者看来,当我们肯定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背景存在积极意义时,我们首先就要发现并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只有这样,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积极地探究与应用。因此,在我们借助传统文化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
39
语文教师要仔细研读传统文化经典,不仅要自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还要将这种感悟分享给学生。如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汉字和词汇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能够将文字的音、形、义完美地结合起来,它能够用最简练的方法传播最丰富的思想情感。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词汇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这一优势,为学生创设一种人文化的学习环境。如传统文化中的典故、成语、格言、对联、谜语、歇后语等,都是语文知识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养成、三观建立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就高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了困惑,对即将走入的社会心存畏惧。笔者认为,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感状态,让学生的心胸变得豁达乐观。这些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是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华,对高中学生的发展必然会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再有,通过观察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饱含的艺术元素不仅仅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即使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持续产生着积极影响。如先秦诸子百家、两汉辞赋、唐宋小说、宋元戏曲等,都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而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及富有中国特的民风民俗,对于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时,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
体验式教学,自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对于习惯吃文化快餐的高中学生而言,这可以促使他们由内而外发生转变,让他们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文化人”。
二、构建文化生活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强烈,其精神状态甚至会影响到高考结果。如果学生内在情感的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享受学习。基于此,笔者建议,我们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要注意借助传统文化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文化氛围,满足学生构建情感世界的内在需求。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有一个情节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笔者并没有让学生直接阅读素材,而是先简单介绍了《牡丹亭》的具体情节,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各自表达了自我感受。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之间出现了很多分歧。笔者并没有马上肯定或否定,而是引领学生阅读素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乐曲能够让孤傲的林妹妹感慨缠绵、心动神摇、如痴如醉,甚至站立不住、眼中落泪。对高中学生而言,他们都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他们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同样的乐曲为什么会让不同的人产生分歧?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借助小组之间的讨论,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林妹妹和杜丽娘一样,同是伤春之人。笔者认为,这种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生成最真实的情感,能够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情感碰撞,将心比心地产生情感共鸣。虽然未必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们却可以对他人的境遇生出宽容之心。通过观察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发现可以作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的类似资源数不胜数。实践中,我们可以构建开放式课堂,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所学与学生的生活积累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在分享与感悟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掌握学习方法。
三、融入情境创设
相比其他学科,笔者认为,语文学科要想实现高效化教学,要想展现学科魅力,就要进行情境创设。在这一方面,传统文化同样可以发挥极大的助学价值。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中的所有作品都着力于表现人类的思想活动。那么思想情感如何被感悟?如何被分享?如何将其内化?在笔者看来,这些都需要在特殊的情境下借助想象力、借助感官,通过细心品味实现转化。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进行情境创设,注意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生成一种强烈的情感
40
2019.3
·学术
体验。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搜集了相关的影片资源,并对其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进行了积极的解读。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氛围与当前文化氛围的差异,让学生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明了杀死祥林嫂的“元凶”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中的各个形象,包括祥林嫂自身,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思想情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客观观察自己与社会的发展,体验团队合作,解决自己成长中的相关问题,而不再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以权威为中心。笔者认为,让学生阅读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知识和道理,了解传统文化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生研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也是他们改变自我的过程。
四、积极开展问题教学
在笔者看来,让学生参与问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生成体验式思维。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建议,我们要注意应用赏析结合的教学方法。“赏”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时间细细地品味,用心去感悟。教师在其中可以是讲解者,帮助学生进行提炼,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还应该是资源的提供者、问题的诱导者,或者是问题的提出者。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会经历思考的全过程:从观察感悟,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到形成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辅助与支持。即使是高中学生,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不依赖任何媒介。而在“析”的过程中,学生更要积极思考,进行心灵、思想、情感的碰撞。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关注学生语感的形成,而语感的形成就是借助外在资源,经过丰富的体验和训练形成内在能力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信息做出准确的预判,并积极地进行反射。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要选择好资源实施问题教学,用资源去碰触学生的心灵,引发思想与情感的震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这一教
学过程中,传统文化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笔者在教学《中国古代诗词欣赏》时进行了相关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解析相关的概念来欣赏作品,品味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元素积极进行论辩,真正做到“恍然大悟”。如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读》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进行词句释疑,而是让学生去把握孔子的思想深度,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当前的文化思想进行对比,把握孔子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在此期间,笔者还让学生动笔写一篇最能体现孔子精神的小说。面对当前人们对于孔子文化精神的争议,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论辩孔子的精神形象。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一个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高拔执著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出
现在学生的心中。在此期间,讨论活动一次次掀起高潮,学生将思想和情感全部投入其中,对于“仁人志士”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赏析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关注学生问题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想养成有极大的帮助,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对于当前处于各种文化思潮冲击中的高中学生产生了一种极大的思想震撼,而这种整合问题的体验式教学对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巨大。
综上所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视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土壤,让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境界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允.浅谈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J].成功(教育),2013(1).[2]郝志宏.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D).
[3]黄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4]张国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体验型”课堂模式应用剖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
(编辑:李小叶)
41
2019.3·学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