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1)北宋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格局,延续千年的军事要塞
陕北延安是近代重要的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982年被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在历史名城分类中,延安被归为近代史迹型,但其建城历史相当悠久,自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数千年的文物重重叠叠,民俗文化独具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延安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清代延安府肤施县。
延安建城起始,消失的高奴县
从地理上来说,陕北因位于陕西北部而得名,最初没有这个建制。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延安后,将原本的中央苏区划分为陕北省和陕甘省,抗战爆发后合并为陕甘宁特区。战争时期说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包括今日的陕北、甘肃庆阳和宁夏东部,现在陕北地区则专指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这个区域的地貌以黄土高原为主,自古就是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汇的前沿阵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兼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
清凉山上俯瞰延安城区。
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到:“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简单几句就勾勒出延安昔日的生活场景。其中的米酒以陕北当地的大黄米为原料,也叫黍子,是最早的五谷之一,西周时期陕西地区就开始大量以黍子酿酒了。油馍也叫油圐圙,过去延安方言管圆圈的东西叫圐圙,来自于蒙古语中的营地一词的音译,现在外蒙乌兰巴托的前身就叫大库伦。不过汉字这个写法很有意思,两个口中包含了四方和八面,有了一种安全感,这是两种文化在汉字上的直观体现。窑洞是陕北地区的代表性民居,脑畔上的脚步声则说明这个窑洞是靠崖式的,一家窑洞的顶上往往连着另一户的平台,是一个半开放式住宅。
杨家岭靠崖式窑洞。1038
先秦时期,陕北一直是畜牧区,活动于这里的有一支白狄(翟)部族,以游牧兼狩猎为主,传说他们经常穿着白的衣服。《史记·晋世家》记载,“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当年晋文公在继位之前,曾长期流亡在陕北一带。三家分晋后,这里最初属于魏国上郡,后来割让给秦国。战国后期,延安一带农耕业得到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有了常驻居民。秦昭王时期,在延安城东设立了高奴县,城址位于尹家沟一带。高奴县是延安建制之始,距今已经超过两千二百年,筑城代表了农耕文明的向北推进。
清前期延安府辖区。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实力强大,高奴县一直稳步发展,经济繁荣。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当时这一带自然环境似乎比现在优越,延安的母亲河延河古称区水,南北朝时叫清水河,泥沙含量并不大。汉代虞诩《请奏复三郡疏》中也有“水草丰美,上宜产牧,牛马衔尾,羊塞道”的描述。到了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自顾不暇,中平六年(189年),高奴城被匈奴攻陷,高奴县废,从此延安一带落入北朝政权手中。
牡丹山下木兰坟。
始建于唐代宝塔山,全国最著名的宝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延安一带的行政区划比较混乱。公元407年,朔方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国,这个政权仅短暂存在了二十多年,其间他在延安城东的周家湾村附近修建了一座城池用于屯兵,俗称赫连城。此后北魏时期在此城立广武县,隶属于东夏州,西魏时改东夏州为延州,取山延绵不绝之意,改广武县为丰林县,宝塔山最初的名字就叫丰林山。
丰林县故城遗址。
著名的《木兰诗》最初是一首北朝叙事诗,后来延安民间将木兰附会为北魏太武帝时期的一位女子,参与了征伐柔然之战,后人还在延安牡丹山下修建了一座木兰坟。且不管木兰其人是否存在,诗中的情节确能反映出南北朝时期延州一带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隋朝统一天下后,改延州为延安郡,取“边陲久安”的意思,从此延安这个名字登上了历史舞台。大业二年(606年),分丰林、金明二县置肤施县,后在清凉山上修建了肤施县城,作为延安郡治,从此州、县合一,肤施作为附郭县延续到民国初年。肤施县本是秦汉旧县,得名于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子肤施,当年赵国联军灭了中山国,曾将他迁到今绥德县境内,秦汉以后改为肤施县,汉末废弃。
清凉山上的石窟,最早开凿于隋代,宋代形成规模。
唐代初年,延安郡改为延州,设总管府,下辖肤施,延长,临真,金明,丰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门山十县。唐代前期,武力强大,社会稳定,延州境内太平无战事,经济文化繁荣,佛教逐步兴起。现在延安的地标建筑宝塔山岭山寺塔,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年),已经是一座千年古迹了。抗战时期,日本军机多次轰炸延安,这座宝塔成为空袭的航标,当时边区地方政府曾计划炸掉宝塔,被中央下令禁止了,古塔遂得以保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