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李 逸
《伟大的历程》观后感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伟大的历程》是中央电视台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拍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它讲述了从1978年至2008年三十年间我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其间很多鲜为人知的艰辛。
三十年,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成立之初的那般羸弱,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开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军事力量不断增强,文化逐渐走向世界——中国已然成长为一个世界大国!这一切,无疑得益于改革开放,它为新中国发展打下了最鲜明的时代烙印。
改革开放,就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即改革经济。当时,也就是1978年,刚结束不久,此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贫苦,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财政赤字;加之之后,中共内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和执政危机,整个国内形势不容乐观。相比之下,国外很多国家则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样的国情下国家想要改革经济,单从表面着手无异于杯水车薪,而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严峻形势,开始尝试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来。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行的计划经济为我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无可置疑;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日渐显露出来——首先,政府对国
内经济的控制程度过高,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经营决策权被政府垄断,企业缺乏自主权,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一切以计划为纲,不再能适应消费体多元化的需要,这极大的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瓶颈;此外,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带有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必须平均分配,这自然就导致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社会生产效率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国内的经济发展就显得后劲不足。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本身的供求机制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因而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性质如此看来,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继续实行计划经济必然面临奔溃。但想要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也并非易事。社会主义
体制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且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很多人观念上就过不去;而且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但实际上,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存在天然的对立。1979年11月,在一次会见国外友人的谈话中指
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毅然坚持搞市场经济。我国由此开始了在市场经济体制道路上的摸索。
1978年,改革率先在农村试行,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土地制度改革,昭示着先前平均分配的农村公有制一去不复返,改而实行按劳分配,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到1984年底,我国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粮食总产量更是创造了纪录,相比于改革之初,保持了近5%的年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进入初步的试验性阶段:政府对国营企业放权让利,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放宽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之前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的到恢复和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逐渐起步,这也为后来民营企业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国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突破了改革初期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初步展现了市场经济的魅力。
1984年,在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经济改革重心开始向城市转移,开始了国企改革,重点搞活国营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首先是企业所有制改革,由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型;其次是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然后是产权制度改革,开始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大加快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国企改革之后,工人积极性得到调动,企业生产效率增加,工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这有利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期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确立了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重大认识问题。经过八年艰苦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终于实现了思想理论的全面突围;同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讲“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市场取向的改革终于在这次大会上跨越了最后一道藩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式确立。
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和优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新突破,推动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
这期间,改革重点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成功结合起来——这对于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制度建设中实现体制创新。正如所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世界上还没有先例,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和艰辛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那些合乎市场一般规律的成功经验和合理做法,我们正在积极学习和借鉴。但从根本上说,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时间做出了最好的回答。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体制成功地实现了由公有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而且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使之趋于完善和成熟。总言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同时在理论上,它基本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另一方面,从市场机制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被抑制的消费与投资需求得以释放,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支撑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驱动我国完成了四大转型——由政治主导转型到经济主导,由封闭式经济转型到开放式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这也印证了改革开放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性。
当然,我们也不可盲目乐观,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毕竟还不完善,而且改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贫富差距扩大。早在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在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这表明国内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且资料显示,我国基尼系数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的贫富差距会继续分化。此外,我国经济主体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低效性,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