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评价标准
种草养羊技术手册
一、种草养羊的好处是什么?
1种草养羊是现代农业的需要
中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我们正处在这么一个伟大的历史年代。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到底怎么搞?什么是农业的现代化?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发展的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的内部结构来梳理这种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事实,即:种草养畜,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本质。
1.1“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器化”都不是现代农业
“机械化”,中国的多数地区的一个农业工人或者农户买一台拖拉机不在话下,应该说都买得起了。所以农业机械化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但我们的农业仍然是落后的,所以说机械化是现代化这是不对的。那“水利化”呢?中国和印度的水利化程度是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我们的水浇地占耕地总面积一半,在全世界占第二位,而且我们的水库、水渠在全世界是最多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水利化程度很高,但我们仍然不是现代农业。关于“化学化”,“化学化”这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绝对不是化学农业。没有一个国家把“化学化”当作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准。“化学化”不仅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而且它破坏了农业生态,大量使用农药,土壤状况会大面积恶化,食品质量也会越来越低,而且水也
遭到污染。西方国家的土地不提倡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大量施用有机肥。在美国、日本,农业使用的有机肥占75%以上,使用化肥的主要是棉花、纤维等,人类食用的小麦、米、稻谷等绝不允使用化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少量或停止使用化学肥料,促进更多地使用有机肥、生物肥。至于“电器化”,中国农村98%都有电了,那我们是现代农业吗?不是。
1.2现代化是一项生产力的标志
农业的“四化”我们都实现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现代化是一项生产力的标志,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农业水平,这是世界公认的。现代化必须要和国际接轨。那什么是农业生产力呢?农业生产力就是农业四大要素的组合。
1.3农业生产力就是农业“四大要素”的组合
四大要素:第一是土地。农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在土地上生产,它以土地为本,它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力的第一大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中国更多地追求土地回报率,提倡“吨粮田”,是非常片面的。第二大要素是劳动力。第三大要素是资本,就是用于农业的投入。第四大要素是智力,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四大要素的不同比重,就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把农业现代化分成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阶段。
1.4传统农业的本质是靠大量的活劳动力、片面追求土地回报率,而没有追求劳动生产率
中国现在还处在传统农业阶段。按照四大要素的不同比重,传统农业是以活劳动力为本,也就是说农民多、土地少、资本少,科学技术更谈不上,所以我们把传统农业也叫做劳动密集型农业。靠大量的活劳动力,一个人几亩地,表现出来的单位面积产量似乎特别高,总产量也高,但是在这种规模下,单位面积产量越高,可能越证明落后,越证明是传统农业。其实,更多的人并没有计算农业的投人、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农产品的最终售价。可以框算,现在,如果中国农民的月工资是300元/人,一个家庭把这7200元(全年收入)
作为成本,能有哪家农户赚钱?有时,土地单产越高,农民的负效益就越大。为什么中国农民这么穷?是因为农民不计工资。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最高呢?美国生产1公斤玉米成本是0.32元,而中国的成本在0.8元左右。美国的农民生产成本那么低,导致工资和收入要高于城市里的中产阶级。这就是我们片面追求土地回报率,而没有追求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农民收入的高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转移农业劳动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1.5现代农业——就是资本密集型,就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就是转移农业劳动力
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农业。什么叫资本密集型呢?就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当对农业进行投入时,一定要调查研究投入的资本能代替多少劳动力,投入1台拖拉机能顶替多少活劳动力,而投入的同时,必须把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如果投入了1台拖拉机,却并没有转移劳动力,那宁可不投入,因为越投入,成本越高,就抬高了农产品的价格。前苏联在解体前,拖拉机保有量和马力数在全世界最高,比美国高多了,可是美国是现代农业国家,前苏联却不是,为什么?前苏联的拖拉机根本不怎么用,一年四季用不了几次,基本闲置。那么,劳动力怎样转移?
1.6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一步。
劳动力怎样转移?按照世界的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分四步: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叫做农业内部的转移。农业内部的转移就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转移农业劳动力,所以可以这样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怎样转?往哪转?具体地说,就是把大量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去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当今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是全世界的规律。这既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也牵涉到加工的多样性。
第二步,是向着农村的食品工业、农村的建筑业和农村的第三产业转移。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产业是食品工业,食品工业被世界公认为是永不衰败的产业,除此之外,所有的产业最终都可能要衰败。因为人永远要吃,而且是吃得越来越好,吃得越来越精,所以食品工业是永无止境的、不会衰败的。正因为这样,所有发达国家都把食品工业当成国民经济最核心的产业,而且食品工业80%都建在的原料产地,建在农村地区。而中国恰恰相反,食品工业多数建在消费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地区。也就是把农业原料从农村拉到城市加工,变成食品消费,废品就留在城市造成污染。现在生产、储运、包装条件变了,更要强调将加工厂建在原料产地。
此外,如果食品工业不发展,就直接牵涉到农民的利益,农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这个基础作用不是体现在传统农业上的,而是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上,现代农业的基础作用要体现在市场上,体现在食品工业上。食品工业发展了,农业的市场解决了,农民生活才能提高,这是农业的基础。所以,食品工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它不仅带动农业,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类吃的问题。食品工业80%的原料来自于畜牧业,没有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没有草食动物,就没有食品工业,没有食品工业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作用就不能体现。
第三步是向大中城市转移,那里可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这本来是第三步,但中国人错误地把它当作第一步来走,好像劳动力一转移就必须进城,认为农民不能进城就不能转劳动力。中国应该大力搞第一步、第二步的转移,第一步转移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第二步转移是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建筑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第四步是回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中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不愿意在大中城市住了,愿意到乡下生活。现在人们都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目前,乡村产
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了,城里人有的小轿车、电视机,乡下都有了,但新鲜的空气、美丽的大自然城里却没有,所以城里人都向往到小城市或者农村生活。现在国外大城市,如巴黎,人口绝对数越来越少,现代人们的观念逐步转变了。
1.7现代农业的四个基本标准什么?
现代农业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国际的经验,国内外比较公认的标准是:
第一,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必须下降到20%以下;
第二,用于农业的中间消费(即投入物)必须达到当年农业净产值比重的40%以上。
同时认为,一个农业劳动力来自于农业的收人要养活10个人以上,比如说,一个人的最最低生活保障每月200元,一年2400元,那一个农民的收入必须达到2.4万元以上。养活10个人的指标是很科学的,我们应该尊重这个科学指标。
1.8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是如何构成的?“小农经济”指的是什么?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传统农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为了吃饱肚子,所以,传统农业又叫自给自足的农业,也就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并不是局限于生产规模小——因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不是规模大小,而是在是否形成了商品经济和树立了效益观念。所以,传统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一是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美国、法国、西德在1945年以前是传统农业阶段,在整个农业结构中粮食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1%,可见,在传统农业阶段,西方国家的农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有了余粮用来干什么呢?就拿来喂猪。二是以猪为主的畜牧业。整个农业一个是粮,一个是猪。
目前,中国农业结构也是以粮为主和以猪为主,中国的猪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呢?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而中国人吃的猪肉却占世界总量的56%,喝的牛奶仅占世界总量的1.33%,吃的牛羊肉只占3%,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猪产业发展已经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与我们的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不协调了。
总而言之,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的,现代农业是效益农业。效益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传统农业结构完全不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把现代农业结构的几个层面剖析一下。
1.8.1种植业
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种植业是以人工牧草为主的。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其中荷兰达到63%以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达到61%以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为56%和60%。这些数据说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人工牧草作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为什么要以人工牧草为主呢?这是由它的效益决定的,人工牧草是适应在目前的经济技术基础之上的、集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和高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作物。
人工牧草作为主导产业有哪些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是经济效益好。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计算单位产量都是以生物量为计算单位的,所以计算产量都要把它换成生物量,生物量的代表就是蛋白质。种植人工牧草,平均每年每亩地蛋白质产量是200公斤以上,在中国的南方水热条件更好,如果种植人工牧草,每亩蛋白质产量应该在300公斤以上。而种粮食的蛋白质有多高呢?按平均400公斤计,水稻的蛋白质含量6%,玉米8%,以平均7%计算,亩产蛋白质仅28公斤,加上秸秆亩产蛋白质7公斤,平均亩产也就是35公斤。显而易见,种植牧草的蛋白质产量是种植粮食作物的4~6倍。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营养体农业”与“籽实农业”的最大的区别。
第二个好处是它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如果你种的是粮食,粮食被人直接吃掉了,这是巨大的浪费。如果种的是草,人不能直接吃,经过牛羊来转化,然后人再将牛羊加工成牛
羊肉、牛羊骨、牛羊毛、牛羊血等,经过粗加工、细加工,每增加一道工序,就增加了一道就业,增加了附加值。所以,我们说现代农业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扩大农业产业链和食品工业产业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第三个好处是人工牧草的生态效益好。种植人工牧草,使土壤增加肥力,使生态保持平衡。这既是生态效益也是社会效益。同时,种植牧草可以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的平衡。
发展人工牧草,环节多,产业链长,产业化程度高,就业机会增多,如养奶牛、肉牛、羊就有很多系统,有防疫系统、人工受精系统,有收购奶、加工奶、加工肉、加工毛、加工皮等系统,每个系统就是一道工序,每个工序都有增加值,就有就业机会,是很长的产业链,这就是产业化,就是我们的社会效益。种植人工牧草的好处很多,所以发达国家称人工牧草为“上帝赐给人类的绿黄金”,是“通往现代农业的桥梁”。
1.8.2养殖业
所有农业发达国家的畜牧业都以草食家畜为主的畜牧业,而猪和鸡占畜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猪、鸡和粮食一样属于高资本高技术密集型,美国的肉鸡出栏一年17亿只,中国每年出栏40亿只,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肉鸡生产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国。中国40亿只鸡需要几百万人来养,甚至上千万人来养,而美国的17亿只是几十个人养,美国最大的肉鸡饲养场一次存栏2千多万只,一年出栏l亿多只,所以是高资本高技术密集型,养鸡的都是畜牧业博士。我们要与美国竞争,就需要高资本、高科技密集。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一点,不考虑我们中国目前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很显然我们要吃亏的。因此要尽早知道这种产业要求什么:一个是资本,一个是科技含量。这两个都要达到非常高的高度。养猪和养
鸡一样,生存还勉强可以,但要和国际市场竞争是不行的,因为咱们的成本高,肉质还不好。
1.8.3农业产业结构的内部比例
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农业都要以畜牧业为主,这是规律,发达国家大都是60%~70%,有的国家高达80%~90%,尽管美国畜牧业比重为52%,比重偏小,但美国耕地78%都是直接为畜牧业服务的。
2石漠化地区生态呼唤种草养羊
2.1什么是生态平衡?
所谓生态平衡,从本质上说是在生态系统内,所拿走的东西与投进的东西差不多相当,可以至少使它自己得到恢复,这就叫生态平衡了。绝不是保持原始的种,保存着原始的植被,就叫平衡。天然的东西、原生的东西是宝贵的,是遗传物质基因库,或者可以说明别的自然科学里的问题,但是对于农业生产(包括林业、大农业)来说,原始的东西常常不是十分可取的,我们要去改造它。就以林来说,也不是原生的植被就是丰产的森林,也需要人们去改造、去抚育。所谓生态平衡就是使它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或接近平衡就可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材料说明,原始的阔叶林里,我们的老祖先原始人靠在这里采集狩猎生活,1平方公里只能养活0.8人,连一个人都养不活。因为养不活,我们要把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提高,这才有了农业,人才对原生的生态系统开始进行加工,使它生产更多的东西。
在维持高水平的生态平衡里,草是一个纽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保持生态平衡,制止水土流失,种草是有效的。
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草也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林的功用在于地上,可以利用空间吸收一些大气的降水,如下雨时,通过茎叶枝干,到达地面上,挂在上面的一部分大约占降水量的30%,速度降低了,冲刷力减弱了,径流量减少了,这个作用很大。另一个作用是在土壤深层,它的根比较深,可固结土壤,枯枝落叶也可涵
牧草种植
蓄水分。但是它的缺点是在地面上一般约50~60厘米内起作用,而地面下40~50厘米作用不如草,在这一范围内草的保护作用是最完善的。草细而密,可以帮助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还可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我们知道草不管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实际上是“一岁一枯荣”,多年生牧草也是这样,到冬季就“死”了,到春季再长出新的枝叶、新的根。所以草的生长、衰老都很快,制造有机物质也就多,这就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有良好的空隙性、透水性。因此,对防止水土流失来说,草与林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不能取代谁,但草相对能够更充分利用能量,扩大初级生产范围。
2.2森林生产的有机物质比草多吗?
现在讲生态平衡,常常有个误解,说森林生产的有机物质比草地多,其实,树生产的有机物质量与草基本相同,这是有实验根据的。为什么好多人感觉树和草生产的东西不一样多呢?总觉得草小得多,少得多。树的生长是年年积累的,十年、几十年、上百年积累的。草是很快地长起来,每年衰老死亡,它的生物量不能像树那样逐年积累。但每年单位面积的产量与树木基本相等。但草可以年年萌生,或者一年长几次。从这个意义来说,从生物量的产量来讲,尽管产量差不多,但是草周期短,营养物质多。树叶不是不可以吃的,荒年连人都可以吃嘛!可是,拿树跟草比,对牲畜来说就差远
了,它的蛋白质、可消化营养成分都不如草,所以在南方如果在适合的地方种草不是吃亏的事情,它的农业效益不比林差。我们当然不能说林就不如草了,林有林的用处,草有草的用途。从发展畜牧业来说,草用处更大些。
由于草种类繁多,南方至少在1000种以上,适应的范围也大,生产的范围也就扩大了。同时,因为种类多、范围大、不同特性、不同生态特征的草类都有,所以它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知道好的生态平衡不光是要平衡,还要有稳定性。1年生产3年东西,以后连续3年不生产了,这就很不稳定,这样的农业很难计划、很难适应人们的要求。而草的抗灾能力比较强,对不利的气候条件,对虫害病害都有比较好的抵抗能力,所以它比较稳定。有了草,使农业生态系统增加了稳定性。畜牧业生产中家畜有了草,还可以把农业生产中人们所不能利用的废弃物全部利用起来,如果没有草作补充,光是农业废弃物如麦麸、糠秕虽然是牲畜可吃的饲料,但单吃这些也不行,它还需要草。没有草,即使光喂粮食都是不行的,从生态平衡来说,草是必需的。
2.3西南地区发展以现代草业为龙头的草地畜牧业势在必行
西南岩溶地区水热资源与新西兰相当,适宜种草。新西兰草地资源的60%改造成人工草场,靠科学的集约化放牧,羊毛产量居世界第二,奶产品占世界贸易量的60%。我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资源是新西兰的2倍,可以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草地畜牧业。20年来引种新西兰优质牧草和牛羊生长良好,岩溶地区具有改良草场和放牧养畜的自然条件。
2.3.1、草是农林牧业联结的纽带,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种草郁闭快,能保持水土。豆科草和豆科灌木有固氮作用,可改良土壤。在恢复乔——灌——草植被组成的过程中,草具有先导性。发展优质牧草,开辟本地草市场,搞订单草业,效益很好。种草还可以促进林业发展。林草结合,能加快林木生长,还可在林间养禽或刈割养畜,增加植林户和林业队伍收入。种草又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冬闲田种草既增加收入,又提高地力。我国的试验表明,用20%~30%的耕地种草,粮食单产、总产都可提高,还增加草业收入。改良草场是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就传统畜牧业的生态负荷而言,目前该地区牲畜存栏数接近饱和,不能轻言规模扩大。然而,天然草地约15亩承载1个羊单位,改良草地1亩1个羊单位;传统畜种羊的出栏率约为30%~40%,牛约为15%,改良畜种羊的出栏率可达90%以上,牛可达40%,即同样面积草地,存栏数可以提高10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