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长城文化带乡村振兴模式及其途径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王庄村为例
摘要: 长城文化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文化意义,其位于生态涵养区内,且作为京津冀的分界又同时具有着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对长城文化带内的乡村进行保护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着战略意义。本文结合长城文化带和村庄方面的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王庄村为例,结合文献及现场调研,聚焦生态文明视角下文化遗产推动的乡村规划问题,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开发、产业发展转型振兴,三者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的乡村振兴策略,为长城文化带周边类似村庄的发展建设提供模式借鉴。
关键词: 长城文化带;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村庄规划;
一 引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部分提出,长城文化带属于三条文化带之一,在其保护范围之内的城乡建设,既要优化生态环境,又要展示长城文化,还要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而位于长城文化带内的村庄,不仅肩负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使命,其振兴发展也有具有着重要意义。
遗产旅游让人们感受到国家文化和历史发展,提高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旅游价值,而生态旅游则更多强调保护
如何在农村致富环境资源、挖掘资源内涵,加强社区与生态区的连接。生态旅游具有普及性、专业性、保护性和原始性,但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有时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提升的主要因素[1],在以乡村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中,要将村民生产、生活与生态旅游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村民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组织[2]。而在乡村规划中,往往要注重乡规民约[3]、多中心治理[4]、民间组织[5],重视现代与传统的并存,展现建筑、民风、民俗[6-7],重视人力资源[8]、完善村庄产业结构,才能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 研究对象
核心研究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王庄村,村庄位于石城镇的东南部,密云水库的西部,占地面积约340.92公顷。
2.1 文化特征
场地位于位于横贯北京北部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文化带(密云段)的西南部,靠近军事防御布局的石塘岭关,村域范围内有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公园内现存有长城遗址,仅有一处紧挨社科院的出入口,公园每年会定期举办节庆活动,例如中秋赏月节、九九重阳登高节等。村域周边聚集着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拥有着长城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多种民俗文化。
2.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密云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北京重要水源保护地,场地位于密云区的浅山生态示范区和西部生态涵养区,王庄村东边是水库一级保护区,紧邻水库西线旅游干线密关路,是去桃源仙谷、黑龙潭、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精灵谷等景区的必经之地。王庄村整体处于山区,地形起伏错落,区域内海拔673米-155米,地形高差518米。
2.3 产业发展特征
村庄经济以一产为主,无第二产业,三产规模较小,品种单一。产业特不突出,第三产业未形成规模,产业发展较低端。第一产业以林果种植为主,主要有梨树、核桃树、栗子树等。村内有蔬菜观光采摘合作社,并建成一处农业大棚。村庄中部已有部分旅游接待产业,主要经营餐饮、住宿等,但产业较低端,无法形成规模,在周边区域无竞争优势。
三 王庄村乡村振兴实践应对
结合相关上位规划要求及王庄村现状发展情况,确定以“长城保护、社区参与、生态转型、持续发展”为规划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治理,建设绿荫环绕的生态村庄、自然休闲的山水村庄、环境优美的宜居村庄。
实现以长城保护为基准,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营布局、营产业、营生态、营生活、营乡风的五步营造乡村规划与整治。
3.1 营布局
以“浅山向深山发展、利用现有城市道路、白河河流景观、长城文化带”为原则,选取梨树沟村、水堡子村、王庄村、石城村、河北村、张家坟村共7个村与镇区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村主路等,共同形成特鲜明的乡村生态旅游圈。
一村一品生态旅游带:梨树沟村发展乡村风情旅游;水堡子村进行精品采摘活动;王庄村开展长城文化、 自然生态教育服务;石城村提供旅游集散、石城鱼拓;河北村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张家坟村进行红文化生态旅游;黄峪口村开展养蜂科普生态科学。依托旅游带建设自行车道,在每个村庄设置休息驿站,定期举办骑行拓展赛事活动。
“普通村-中心村-镇中心”的空间结构:以石城村为镇中心,梨树沟村、水堡子村、王庄村、河北村、张家坟村6个村为中心村,其余村为普通村发展。
“普通镇-中心镇-市中心”的空间结构:以密云新城为中心镇,冯家峪镇、石城镇、溪翁庄镇、西田各庄镇、
十里堡镇为普通镇,联动白河休闲旅游产业带,与市区形成普通镇-中心镇-市中心的空间结构,联动周边区县旅游项目,加强区县旅游合作交流。
联合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打造“一心两轴多片”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一心:指的是靠近密关路王庄段入口广场的旅游配套服务中心。
两轴:指的是水库-长城生态景观轴和密关路旅游观光轴组成的“十字轴”。东西向横轴密云水库-云蒙山长城生态景观轴是以水库保护区和遗址公园林区组成的东西向景观轴线,并将村域主要片区联系。南北向的密关路旅游观光轴为沿密关路南北向的旅游轴线,串联村域南侧的水堡子功能组团和北侧的石城村功能组团,将村域生态涵养区与其他片区分开。
多片:总的分为长城文化展示区和生态涵养区两大片区,其中长城文化展示区又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游览区、民俗体验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生态游览区起到保护区与民俗体验区之间的生态缓冲作用,民俗体验区即村落环境协调区。旅游综合服务区设置在两轴交汇处,成为王庄村生态景观及文化旅游的重要枢纽。
图1:村域规划结构图
3.2 营产业
(1)三产联动发展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和长城文化旅游业为市场的产业结构。
一产:农林种植,包括立体农业和果蔬采摘,形成主题园区,重点发展栗子种植产业,打造乡村品牌;二产
以本村特的栗子农产品加工和长城文化生态文化系列手工纪念品生产;三产以长城文化体验、山水农林景观、农业加工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业,以农乐休闲社区为主题的餐饮业,以及以风情民宿体验为主题的旅居业。
一产利用村外围耕地,引导村民高效种植,将果蔬种植与生态涵养林充分结合;二产、 三产充分利用村庄内的空置房屋与闲置用地,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文化的旅游、餐饮、民宿产业;一+三产以沟峪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区域开展生态休闲旅游、林草种植、生态修复等活动,带动郊区经济,促进农民致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