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清明节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
大班清明节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
大班清明节教育活动教案1
  一、教案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二、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清明节放几天假三、教案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四、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 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五、总结
  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大班清明节教育活动教案2
  一、设计意图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三、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一,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五、活动结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