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变与文化传承
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19日/第004版
文化
简体字的能指和所指是统一的,并未像秦汉之际那样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但那个时代文字影响思想文化甚至政治的情况,还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汉字演变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李土生
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繁体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陈寅恪先生就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结构中蕴含着先民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学习并使用繁体字对于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另外,繁体字从结构上体现了汉字之美,所以人们在书法中常喜欢用繁体字。繁体字更容易区别词义,更方便连通古代文献,浩如烟海的古籍都是用繁体字写作的。
不容否认,繁体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确给认读、书写、记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简化字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繁体字
中国汉字的演变难认、难读、难解、难查、难记等缺点,如“龟”的繁体字“龜”,“灶”的繁体字“竈”。简化后的“龟”保留了原来的象形特征,“灶”的会意特点使意义更为明了。但是汉字简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就是信息的“减化”。比如“災”字,最初的意思是水灾和火灾。水来火将蒸发,火起水以灭之。这个字本身不仅表明水、火之灾是古代社会最牵动人心的自然灾害,而且还寄予了先人期望以“水”将“火”灭,“火”将“水”蒸发,有灾免灾,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表现出先人造字的智慧。可是简化字的“灾”字,却是“家”中起“火”,无“水”以灭。汉字的简化出现了一些形义不适的现象,比如“親”字去掉了“见”字,亲人见不了面了。“愛”字有心,以心相愛,简化后“爱”已无“心”了。“會”字本义为会合,简化后,人云为“会”,“云”表示说,意为开会只说不做,或上“人”下“云”,只听上面人在说,成了一言堂。“協”本表示众人齐心协力,简化后成了一人出力,无法体现出协调、协作的意思。“護”字是全力保护大自然,简化后只能“护”自己的小门户了。更有甚者,心脏的“臓”简化成肮脏的“脏”,意为心变肮脏了。如此等等,与造字本义相去甚远了。
问题更多的是将读音相近的繁体字合并为一个字加以简化,也就是“一简对多繁”,造成了人们学习理解字义时的混乱。比如“干”像武器之形,本用于进攻,后用于防御,本义为盾牌,引申指捍卫、触犯;“乾”从乙倝声,“乙”表示向上,“倝”表示日始出,“乾”本义为天,引申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幹”指主干,“榦”从木倝声,本指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后来这几个字简化合而为“干”,就显得有些乱了。
有的简化字比原字意义更明了
因为繁体字看起来美,更容易区别词义,就要彻底废除简化字而恢复繁体字,显然是不合适的。一般所说的繁体字实际
上是古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阶段。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汉字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文字演变的方向是由繁趋简,这是无可置疑的。最能体现汉字之美的是大篆、小篆,最能体现造字之意蕴的是甲骨文,显然恢复到上古时代的大篆、秦始皇时代的小篆、商代的甲骨文都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古人早就进行汉字简化了,有的简化字比起原来的字意义更明了。比如“塵”改为“尘”,表示小土即为“尘”。“體”改为“体”,表示以人为本。“療”改为“疗”,表示把病了结。
“淚”改为“泪”,表示眼里流出的水。“過”改为“过”,表示行为失去分寸,意为过头,等等。宋元以来,民间流行着被后来人称为“破体”、“小字”的通俗简体字。1922年钱玄同提出汉字简化方案,就注意到了这些“破体”、“俗体”、“小字”。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就收录了部分“破体”、“小字”,又有人呼吁推广“手头字”,也就是流行于民间的俗字、略字。1935年通过的《简体字案》,将现行的俗体字、宋元以后小说中的俗字、章草、行书和草书、《说文解字》中的笔画少的异体字、碑碣上的别字等作为“固有的比较实用的简体字”。
到了今天,简化字通用了近半个世纪,已经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已经有了成熟的配套字库、激光照排系统等,这时如果马上废除简化字,不仅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我国几千年丰富的文化典籍靠汉字(绝大部分是繁体字)流传下来,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不认识繁体字必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现在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理古籍,主要的就是化繁为简,而在转化过程中,有不少东西失去了。
简体字并未造成文化断裂
目前看来,简体字的能指和所指是统一的,并未像秦汉之际那样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但那个时代文字影响思想文化甚至政治的情况,还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两汉时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历经秦火战乱,原始儒家经典被毁灭殆尽,到了汉朝初年,一些儒生将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和解释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就是今文经。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在文字上有很大差异,文字上的差异又起于对经典的理解的差异。两派之争一直延续到清代,古文经学发展成乾嘉学派,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并最终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如何解决实际应用和文化传承的矛盾?“用简识繁”是汉字使用与发展的中庸之道。所谓“用简”,就是在认读、书写和印刷上用简;“识繁”,是在有限范围和阶段内认识繁体字,以利更广泛地阅读,以便传承古代文化。
相关链接
《繁耶?简耶?让历史作出回答》(2009年3月21日4版)
《汉字发展的方向:从俗从简》(2009年3月22日4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